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要不要精益求精?

我們要不要精益求精?

行かないで

 EARLY TIMES~KOJI TAMAKI IN KITTY RECORDS

玉置浩二 

00:00/06:22

不知道聽誰說的,在人工智慧強勢登場的未來世界裡,人類的審美能力將變的至關重要。

大數據和演算法無法取代這種建立在人類大腦內的「特殊演算法」,而這也是人類很難真正意義上被擊敗的制勝法寶。

「審美」,這個充滿了形而上意味的辭彙,似乎成了人類面對計算機最後的尊嚴。

那麼問題來了,「審美」到底是什麼東西?

1.孔雀的尾巴

達爾文在完成自然選擇的理論框架建設滯後,有一個問題始終讓他覺得難以理解,那就是雄性孔雀拖在身後的「華麗」的尾巴。

按照生物進化論的思想,所有的物種在殘酷的自然選擇面前都會逐漸進化或變異出一套相對而言適應力較強且經濟實用的身體機制。

可孔雀卻並非如此,雄性孔雀拖在身後的尾巴華美異常,但其實是具有許多明顯的劣勢的。

例如:尾巴加重了它的負擔,影響了其行動的速度和效率,還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天敵和寄生蟲的侵擾,等等。

事實上,從實用的角度來講,漫長的進化周期應該將這類基因篩選淘汰,而今天留下的應當是短尾巴的孔雀。

同樣的問題不只存在於孔雀的身上,還有鹿的巨大而華麗的角也是這個道理(見於《進化思維》,克里斯·布斯克斯著)。

對於這樣一個明顯有悖於生物進化思維的生物現象,達爾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因為審美。

其實在小的時候,我曾經聽老師講過孔雀的尾巴,當時得到的答案是「為了恫嚇天敵」。

但其實達爾文早在上百年前就反對了這種觀點,因為這個理由沒辦法讓尾巴上形成華麗而規則的幾何圖樣,而是會呈現混亂且任意的色彩。

產生現在這個狀態的原因,只有可能是雌性孔雀的「性選擇」的結果,即雌孔雀選擇那些尾巴漂亮的「帥哥」,放棄那些尾巴難看的「屌絲」,最終導致漂亮的尾巴在一代代的繁衍中變得越發美麗。

所以,生物學家們由此得出結論,在這個星球上,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審美」這一神秘情感的物種。

2.什麼是美?

如果要談論審美,必然要涉及到美的含義。

而古往今來的各種文人墨客對這個簡單的文字及其背後的意義下了無數個解釋。但事實上,生物學家對這個形而上的辭彙,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美是一種特別難忘的感覺。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美作為一種源自本能的美好體驗,有大量的被表達的需求。

但在那時,我們的語言還非常貧乏。所以對於各式各樣能帶給自己良好感覺的事物,我們通通都冠以「美」的定義——美食,美女,美景等等,不一而足。

而當我們的語言體系發展到足夠複雜的地步時,大量運用「美」來形容事物的習慣卻早已經固定了下來。

由此,美成為了一個最被廣泛使用的形容詞。

而在工業化時代到來之後,人類的審美卻不斷發生巨大的變化,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工業化的生產使事物可以被大量複製,使其失去了稀缺性,而稀缺性恰恰就是美的必要條件之一

鄭也夫先生在書中認為人們對物的審美變化很快,但對人的審美變化很慢,是因為「物的美」便於複製,「人的美」很難複製,可以保持稀缺性。對於這個觀點,我只想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叫韓國。

人類社會對於美的追求被稱為「時尚」。時尚的美感會因為過多人的選擇和模仿失去其稀缺性。

因此,為了滿足人們顯示個性,吸引眼球的心理需求,商家們不斷製造一個又一個的流行趨勢,來推動「時尚」的不斷發展。

而人們對於時尚又如此執迷,所以時常會有「丑」的時尚誕生。

生物學家的這個觀點則告訴我們,追求時尚的本質其實就是追求稀缺性

除了稀缺性以外,生物學家還發現另外兩條「美」的標準,即對稱和平均

大自然中,雖然美的事物並非個個都對稱,但包括人在內的很多動物都是對稱的。

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對稱的馬和人跑得很快,對稱的花會產生更多的蜜。甚至於身體對稱的男子的性生活都比其他男子早開始三,四年,而伴侶數更是他們的兩倍多。

而關於平均的美,最早則是由達爾文的表弟,以優生學聞名的高爾頓率先提出的。

他曾經收集了很多罪犯的照片,然後將照片的各項數值的平均值合成出一張照片,發現更好看了。

19世紀有一段時間,英國校園裡也曾流行這樣的遊戲。在1979年,人類學家西蒙斯提出:美即平均。

生物學家對於這一現象的解釋是:因為進化壓力對群體中的極端的個體是不利的。「美」必須具備一定的通貨性質,才能讓物種中的多數成員相互具有吸引力。

「出眾的美其實竟然是平均化,這一認識深刻而神秘。」鄭也夫先生如是說。

3.美的功能

在孔雀的群體中,尾巴的美是一種性吸引的手段,而事實上,美最重要的功能實際上就是完成吸引。

生物學家認為在一個族群中,只要具備某一種主要的偏好,在後代的逐步繁衍中就會得到持續不斷地強化。

也就是說在初代中微弱的審美優勢,會在時間的行進中不斷加強,直至成為主流。雄性動物則為了獲得異性的青睞,就進入了一種奢華的競爭領域,哪怕這個層面的競爭是無用而且累贅的。

而在人類當中,美之吸引的競爭最需要發生在處於生育期的年輕人之間。進化因此讓年輕人具備了兩個特點:1,青春期最美;2,青春期最盲目,因為盲目,更容易被吸引。

對於第一點我們很好理解,而第二點仔細想想也在意料之中。人們常說初戀的時候還不懂愛情,那是因為青春期的性吸引本身就是盲目的,哪怕對方不是美,也會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藝術大師羅丹說:「人的體貌最美的時間非常短暫。」也正因為如此,青春作為每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易逝的時光,才讓無數人為之神往和懷念。不過我個人並不贊同,在這裡不做解釋。

4.過猶不及

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複雜的生存環境需要生物有較為寬泛的適應力。而由於審美的發展,過於挑剔實際上是不具備生存優勢的。

鄭也夫先生的朋友李寶臣是貴族出身的美食家,他曾經這樣自嘲道:「美食家的味覺其實是畸形的。」

在人類食譜中,「吃嘛嘛香「才是最健康的象徵。過分挑食都會被當成疾病來對待。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過於發達的味覺和過分的追求精緻,其實都是畸形。

而人類社會中,對於食色之美的過度追求則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年齡。青年時代盲目且旺盛的慾望使不那麼美麗的事物也能產生吸引力,年長之後慾望下降,需要更高的美才能產生吸引。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社會因為種種原因,所造成的晚婚現象在事實上悖逆了生物世界的自然傾向。

二,階級。更高的階級擁有更大的權力。上層階級的權力使其可以有更大範圍的性資源可以選擇,於是對於美的要求也大幅提升。

看到一,二這兩個理由後我在想,人們常常感概自己曾經因為一些簡單的成就就獲得快樂,而現在坐擁許多也無法擁有相同的快樂,認為純真的年代一去不復返。

實際上套用這兩個原因來解釋的話,就是因為年齡的上升和權力的增加,雙重提高了人們對於美的要求,因此才導致無法因為同樣的事物而獲得同樣的快樂。而過去的純真,用俗話說,就是「少見多怪」。

三,藝術和媒體。充斥在網路媒體以及各種藝術作品當中的美,將美的極品展現在了觀眾面前。許多沉溺其中的人,美的興奮閥值被大大提升,成為了夢幻中的審美主義者。

第三個原因警醒了這樣一件事情。

我曾經在中學時代就聽到很多人對於男生的手淫行為到底會不會危害健康而發生爭論。一方認為手淫對身體會造成很大傷害,所謂「一滴精,十滴血」;而反方則認為這完全是偽科學,手淫無害。

現在看來,雙方觀點都不完善。手淫行為本身對身體的確不會造成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傷害。

但由於手淫本身需要色情影像作品作為刺激輔助,大量觀看這樣的作品導致手淫著的興奮閥值被大幅度提升。

有研究指出,許多長年手淫者在現實中無法與女友進行正常的性愛,但在觀看色情作品時,則異常興奮,其中尤其以日本男人這種現象最為嚴重。雖然這不是手淫導致的,但不可否認,手淫的需求是觀看色情作品的重要動力。而這種過高的興奮閥值,最終將嚴重傷害一個男生正常的戀愛生活。

5.警醒

人類在青春期最美,短暫而珍貴。人類社會因為文化的原因導致的晚婚晚戀,是對青春之美的浪費。

但另一方面來說,性成熟之後適當的禁慾期對於鍛煉耐心,學習自控,很可能會有助益。鄭也夫先生認為未來的人類社會中,男女交合的年齡會逐漸提高。

孔雀的審美導致雄性在競爭中發展出美麗而無用的尾巴,如果這種競爭無休止的發展下去,無疑是有害的。

人類社會中種種鋪張浪費的炫耀,或許也有著這樣的理由。

「傳統的學術觀念小看了非理性在生物乃至在人類社會中的位置,非理性的研究可以進入行為學的殿堂」

孔雀的尾巴實際對於社會學家是一個巨大的警醒,對審美無休止的追求是否使人類社會陷入一種非理性的危機之中。

鄭也夫這一觀點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人對於女性「小腳」審美,實際上就可以理解為一種畸形審美,同樣歐洲人對於芭蕾的熱愛實際上也是另一個層面的審美畸形。

但這就導致了一個悖論:文明的發展伴隨著人類生存能力極大提升,以及自然適應和改造能力的巨大進步,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文化及審美上的精益求精,這無疑是精緻的文明國家相比較粗糙的原始部落強大的重要原因。

從整體上看,粗糙和野蠻的原始部落無疑是力量弱小,適應力差且文化和科技落後的;但在個體而言,潔癖,挑食和要求過高的人又無疑會在現代生活中處處掣肘。

在不同層面上對於同一事物的觀察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就好像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在微觀尺度上不起作用一樣。

我們到底該不該精益求精?這個問題永遠沒有固定的答案。也正因為如此,孔子的中庸之道,才是深刻而偉大的。

Ps:本文的所有主要觀點均來自神似祖先一書,其中夾雜我個人許多理解和體會,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都是我個人理解的錯誤,希望大家包涵。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夸克星人 的精彩文章:

他和恐龍妹的虐戀,改變了一個文明的進程

TAG:夸克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