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巢青年「:你是否也正在經歷二十多歲特有的孤獨

空巢青年「:你是否也正在經歷二十多歲特有的孤獨

孤獨感是如何產生的?

孤獨感在怎樣地影響我們?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嗎?

究竟該如何應在關注自我價值的同時避免孤獨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呢?

在人的一生中,除去你老年喪偶之後獨自「苟活」的那段日子,二十多歲這些年大概是你認識孤獨,體會孤獨,應對孤獨最重要的一段時光了。

而隨著城市化和個人主義思潮的發展,現代社會更加強調個人自由,個人權利,和自我實現。自1980年以來,美國獨自生活人口數量增加了30%(Miller,2011),在中國,北上廣深也生活著數以萬計的以自主選擇為主的空巢青年。所謂空巢青年就是,與親人分隔兩地,單身,租房,獨居,學生或初入社會,他們還總自嘲說,自己就是哪天洗澡摔倒死在家裡,也要過個十幾天才能被人發現的那種。而那些因為工作或學習需要獨自在海外生活的留學生,無疑是一群距離更遠,孤獨感更真切的「加強版本」。

6年前,我獨自來到美國,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換了新的城市,離開了大學時的朋友,除了一些已成家的同事以外一直沒什麼機會認識新的合得來的朋友,前男友也回國發展並給我留下了一句「孤獨是一種修行」,這句話不幸應驗,我便過了一年這種比起國內「空巢青年」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生活。我大部分時間享受極了獨處的時光,每天上班下班,一個人健身,讀書,做飯,上網課,也會為自己買花買酒買蠟燭。這一年裡,我讀了最多的書,也進行了最多關於自己,關於世界,關於我和世界的關係的思考,在認知層面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年。

前幾天和幾個女性朋友聊天,我們一致認為比起戀愛,單身的獨居狀態更能讓我們高效地進行自我提升,變得成熟。之前一個火爆的知乎答案提到過人生的均值回歸,就是說無論你是受到他人,環境,還是運氣的影響暫時到達了某種狀態,你終究會回到你的均值上來,這個均值就是你內心深處的渴望,你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而獨處,便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時間和空間讓你去找到這個均值。所以說,我認為年輕人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體會一段時間人生位數不多的孤獨時光,並不是一件壞事。

但也總有那麼些時候感覺自己像是生病了,為什麼在我實在想找個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拿起手機卻發現沒有這樣一個人。在家裡開著電視,只是為了房間不要安靜得可怕。好不容易微信響了,卻發現是騰訊充值到期提醒。獨處時間過長為我帶來過真真切切的焦慮,抑鬱,自我封閉等負面情緒。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孤獨這件事,希望對大家更好的把控孤獨,保持健康的獨居生活有所幫助。

獨感是如何產生的?

孤獨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發現自己的社會關係不如想像中的那麼豐富多彩和富有意義的一種痛苦體驗。我們需要豐富多彩的社會關係,因為人類有一種強烈的歸屬需要(need to belong) ——與他人建立持續而親密的關係的需要。當人類的歸屬需要,自主感和能力感三者保持平衡的時候,人就會覺得幸福(Deci & Ryan,2002; Patrick & others, 2007; Sheldon & Niemiec, 2006)。幸福感是感覺與人有聯結,自由,而又有能力。雖說大部分「空巢青年」的獨居是一種自主選擇,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空間和精力管理和完善自己,我們也常常將其自我解釋為「我一個人是因為我還有很多事要做」「社交就要做出妥協和讓步,可我不想」來合理化我們的獨處,但我們極容易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失去歸屬需要和自主感之間的平衡,從而不足的社會聯繫和情感聯繫、未被滿足的歸屬需要會讓我們感到社會排斥所帶來的疼痛。

然而獨處(物理意義上的一個人呆著)和孤獨感並不能完全等同。即使身處熱鬧的聚會,卻發現和身邊的人格格不入,沒有共同語言,你依然會感到孤獨。相反,此刻我一個人坐在家裡寫這些文字,但我思維活躍,閱讀文獻的時候甚至覺得那些作者心理學家都和我在一起,我想像著即將要和你們分享這一切,絲毫也感覺不到孤獨。孤獨感是感到被某一群體排除在外,不能被周圍的人喜歡,不能和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並得到理解,像個異類一樣與環境格格不入(Beck & Young, 1978; Davis & Franzoi, 1986) 。

獨感在怎樣地影響著我們?

或許你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下了班或是從圖書館出來,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禁裹緊了自己的外套。在我狀態不好,被孤獨感吞噬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很冷有趣的是,這件事也得到了科學的證實。在一項實驗中,被要求回憶自己孤獨或被排斥的經歷的人(比如室友們都出去了,只有自己被留在宿舍里)感知到的室內溫度比那些被要求回憶被社會接納經歷的人低了大約5度。孤獨也會對應激激素和免疫功能造成影響,不但會增加抑鬱和自殺的風險,也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病,認知退化和睡眠問題。而這一切都是在你不知覺的情況下逐漸產生的。

長期孤獨的人會處於一種惡性循環中,並選擇一種消極的解釋風格。他們總認為自己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並且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不能控制的(Anderson & others, 1994; Christensen & Kashy, 1998; Snodgrass, 1987)。他們也更傾向於用消極的態度看待他人。研究表明,孤獨者與他人在大學裡做室友是,更容易對室友形成負面認識(Jones & others, 1981; Wittenberg & Reis, 1986),出現看別人哪哪都不順眼的狀況。一旦歸屬需求遭到阻礙,這種需求往往會變得愈發強烈,而消極的預期會讓他們不願意採取行動,以免遭遇更多的社會拒絕,從而陷入惡性的循環中。如果你發現自己討厭做自我介紹,害怕接電話,在參與集體活動時感到困難,那麼你很有可能屬於這一範疇。(採訪了10個身邊長期獨居的留學生,9個都有這些癥狀)

獨的人是可恥的嗎?

事實可並非張楚想的那樣。長期以來,大家總是標榜社交中的一呼百應、左右逢源,而承認自己過得非常孤獨,反而成了一件略有恥辱並且困難的事情。我也曾經一度無法接受一個人到餐廳去吃飯,我總感覺周圍的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說「你看那個人一個人誒,好可憐」,其實任何對他人內心活動的揣測,都是你自身想法的投射。前幾天我第一次一個人去餐廳認認真真地吃了一碗拉麵,覺得很開心,還小小地mark了一下這個自我突破。孤獨感是具有其適應性意義的,他迫使我們向外界發出渴望聯結的信號,幫助個體更好的地生存。所以拿起手機和很久沒聯繫的朋友約個飯吧,主動一點。只有接受並面對我們正在感到孤獨,才是我們能著手去解決它的第一步。社會心理學家David G.Myers就說如果把抑鬱比作心理障礙中的感冒,那麼孤獨就像是頭疼。它常見,但的的確確是種心理障礙,會讓人感覺痛苦。機器用久了會壞,人活了這麼幾十年,心態上哪裡出了點問題,很正常,不可恥。

竟該如何應在關注自我價值的同時避免孤獨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呢?

01. 弱化在社交中的自我優越感和對得失的計較, 獲得適量的外界聯結

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更自私的一代人,但我們確實變得更自我了。由於我們可以分配在社交上的精力更加有限,年輕人的社交整體呈現被動狀態,我常常發現只要約會雙方沒有一方是非見不可的,最後一定是不了了之,什麼「走著走著就散了」 的關係更是屢見不鮮。人人都想要高效和高質量的社交,但是遇到合適的朋友就像遇到合適的戀人一樣可遇而不可求,沒有哪種關係可以一蹴而就。那麼沒有合適的朋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完全不社交嗎?社交確實要求人們作出一定的犧牲,收斂一部分獨特的個性,相互遷就和忍讓。叔本華就高冷地認為,一個人愈是具備自身價值,愈是獨特,就越難以做出這種犧牲。這說法不無道理,但我們真的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獨特和具有價值嗎?我會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討論人的自我認識究竟會有多少偏差,但是現在,我們應該收起在社交中帶有的不切實際的優越感,諸如「我只想和優秀的人做朋友」「和他們相處只會浪費我的時間」這樣的想法,畢竟我們在手拉手去上廁所的年紀里就知道,花一些自己的時間,陪他人完成他的小心愿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啊 (幫助行為為給予者帶來積極的心境)。

02. 找到一件你熱愛的事作為出口

造成孤獨感的並不是不是獨處的時光,而是獨處並無所事事的時光。如果你不熱愛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生活還並為被目前的工作填滿,找一件你believe in的事,並把它當成一個項目一樣著手去做,這件事最好是需要你長期付出時間和精力的,那麼每一分每一秒你獨處的時間就都有了意義。所謂「當成一個項目去做」,就是要有deliverables(可交付成果)。這件事不是「我想用空閑時間學學畫畫」,而是「我想在今年年底的時候出一本以養貓日記為主題的手繪本,所以大約每個星期就要完成一幅作品,來作為手繪本的素材;這件事不是「我想用業餘時間鑽研時尚」,而是「我要啟動一個356每日穿搭靈感分享的計劃」。這樣一來,不用我說你也知道那些一個人呆著時間要幹嘛了。這其中的專註,責任,自我驅動和成果所帶來的獎賞 (甚至只是通過想像那個成果給大腦帶來的提前獎賞)會讓你感嘆這是如此的神奇,你竟再也無暇去感受孤獨帶來的負面情緒。就像我現在。

願你體驗過最極致的孤獨,練就了一身應對它的鎧甲,卻依然可愛。要麼身邊有可以共度時光的人,要麼心中有特別想做的事。

實在不行,你還可在後台找土酷小姐姐聊天嘛,趁我現在還沒火。

-End-

北美最不務正業程序媛

看多了代碼,發現還是最喜歡研究人

若我的文字沒能為你解決你心中的疑問

至少讓你知道

在人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上,你不是一個人

對了,我本人確實很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酷小姐姐 的精彩文章:

TAG:土酷小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