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識不是力量,如何讓知識變成力量?

知識不是力量,如何讓知識變成力量?

管理視角看國學(516)

《中庸》之二十三

原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翻譯:

廣泛的學習,仔細的探問,嚴謹的思考,明晰的分辨,篤實的執行。不學則已,要學不學會就決不放手;不問則已,要問不探問清楚就絕不放手;不思則已,要思沒有思考出答案就絕不放手;不辨則已,有需要繼續分辨的地方,分辨不清就絕不放手;不行則已,需要行動則行動不篤實就絕不放手。別人做到一能,自己就做到百,別人做到十,自己就做到千。真能這樣堅持下來,即使愚昧的也會變得聰明,即使軟弱的也會變得堅強。

解析:

承上章言要「擇善而固執」,本章把「擇善而固執」具體分解為學、問、思、辨、行這五個部分,船山認為,區分為五個部分是言目不言序,」目者若網之有目,千目齊用」,如果看做順序,就容易認為,要先博學,博學之後再審問,審問好了再慎思等,作為目來說,則五個方面需要一起用力,而且互相印證,所以是「無先後而有緩急」,當然在具體的某一階段,可能以學為主,某一階段,要就某一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為主,某一階段,可能要具體訓練某一行動變得熟練為主等。

博學就是要廣泛的涉獵,以開闊眼界,甚至在某些階段,可以不帶主觀傾向的學習一些所謂的「異端邪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科學大家也都主張學理工的學生也要學習一些人文知識,以及提高自己的文學、音樂之類的藝術素養,這些都對從事科學研究有幫助。當然,「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雖然說要「博學之」,也不可能什麼都學,在確定了職業志向之後的博學,就是圍繞著這個志向把相關領域的有關知識和論述儘可能豐富的了解,也包括向他人學習,在生活工作中隨時隨地的學習等,沒有博學,就可能讓自己的思維變得主觀而狹隘,所以博學需要謙虛的心態,不謙虛,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那就接受不了新東西了。

審問可以說是擇善的第一道「擇」,就是把博學獲得信息、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區分一下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不能聽風就是雨,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前人的知識包羅萬象,觀點各異,日常所見所聞也有對有錯,有利有害,審問這一關就是要對此有所分揀,認為是好的就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認為是不好的就拋棄,舜的「隱惡而揚善」主要也是強調這個分揀功能,善的繼續發揚,惡的就放棄不再費工夫。

慎思就是留下的認為是善的,就進一步思考其前因後果,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誰能做,適用領域等,通過慎思可以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從一個點擴展為一條線,一個面甚至一個領域,如確定了「跑步有利於身體健康」,要進一步深入思考如何跑步,什麼時間跑步,一天應該多大的運動量等,只有經過了這樣的深入思考,這個「跑步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善才能真正的變成可吸收的善。

明辨的辨是辨析,不是辯論,辨析就是理解善背後的理,把這個善進一步向深入挖掘,背後的原因和道理是什麼?從這一點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由於更多關注整體思維和系統思維,如何辨析事物背後的理的方法並不擅長,需要用科學思維來補足。

前面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擇善,篤行就是把這個擇出來的善轉為為自己的德行,真正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變成自己思維和身體的一部分,讓它能夠在現實中落地,這樣知識的運用就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通過這樣的轉化,才可以把知識轉化為聰明,轉化為智慧,轉化為力量,所以最後的結論是「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知識並不就是智慧和力量,但知識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經過「學問思辨行」的轉化,才可以把知識變成智慧和力量。

學所未能,問所未知,思其所以然,辨其所不然,行其所當然。

學之於古,問之於今,思之欲其契於心,辨之欲其合於道,行之則為我有矣。

學而又問,則取於人者詳,思而又辨,則求於心者精,如是而後可以行矣。

——南宋項安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合舫 的精彩文章:

「內聖外王」的領導之道
中庸之道說起來好,做起來卻難,難在哪裡?

TAG:秦合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