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就因為一句話,孩子被逼跳樓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越是親近的家人,越容易反目成仇。
一打開新聞,不是父母毒打孩子,就是孩子虐待老人。
前不久又看到一條消息,
一孩子不服家長管教稱想跳樓,家長氣得大罵,
「做錯事還不讓說啊,有本事你跳啊!」
結果,孩子衝到樓頂縱身一躍……
簡直震驚!說好的舐犢情深、跪乳反哺呢?真是令人心寒……
親子之間,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應該怎樣溝通才能維繫好這份愛呢?
我們總喜歡發泄情緒,而不考慮他人的情緒
當我們的話帶上負面情緒時,很容易傷害到他人。
比如,「你吃飯簡直比烏龜還慢」「你的房間就跟垃圾堆一樣」;
又比如,「你太內向了,沒有人會喜歡和你這樣的人交朋友」「看看人家!多會孝順父母」……
這些話都不帶髒字,但卻讓人感覺話里都藏著刀。
這把刀,就是因負面情緒而產生的負面評價,
又有誰喜歡得到負面評價呢?
更可怕的是,重要他人的評價很容易被內化成穩固的自我概念,
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如果整天說他是「討厭鬼」,
他真的會認為自己特別令人討厭,然後變得自卑、內向甚至破罐子破摔……
這是心理學已經證實了的情況,
不得不提防啊,女士們鄉親們!
解決辦法:學會陳述事實
相較於「你吃飯簡直比烏龜還慢」,
「孩子,你今天吃飯用了40分鐘」,簡直就是無毒無公害的純天然綠色話語;
如果再加上一點關懷——
「孩子,你今天吃飯用了40分鐘,飯菜都涼了,我擔心這樣對你身體不好」,
真的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因此,說話之前不妨先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
GIF
我們總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一位媽媽看到孩子蹲在泥水坑旁玩泥巴,把衣服和褲子弄得髒兮兮的,
她二話不說掄起掃帚就把孩子打了一頓,邊打邊罵道:
「你知道我洗衣服多辛苦嗎?怎麼說你都不聽!」
孩子忍著淚水,什麼也沒有說,
事後,他把辛辛苦苦捏給媽媽的「泥鞋子」扔到了草堆里,從此再也不玩泥巴了……
這個真相是多麼令人心痛啊!
其實孩子意識不到洗衣服有多麻煩,他只是滿懷愛意的想要送給媽媽一件禮物,
因為媽媽只站在了自己的立場去看待問題,
而無意間傷害了一顆純真的心。
解決辦法:冷靜一下,問問別人是怎麼想的
當我們感受到氣憤和被冒犯之時,
請記得問問自己,
我的想法是事實嗎?
事情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能做到這點,
我們絕對不會傷害到跟我們關係最親近的人!
而且你經常能在詢問中感受到親人的愛意。
GIF
我們的雙重標準,會讓人很受傷
孩子們在一起玩,一位爸爸為了討好小明的爸爸,就對自己孩子說:
「你看你總是挑食,瘦得像只猴子,小明比你壯多了!」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小明是個小胖子。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和「對別人的孩子」都是雙重標準。
這樣的雙重標準特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也很容易造成孩子以後的叛逆。
而自尊心較強的小明,直接就說了:
你也希望我吃得跟個胖子一樣嗎?
弄得雙方的父母都下不來台。
因此,對待自己的親人,請禁用雙重標準!
解決辦法:保持公正
最好的方式,就是平等地對待親人,
不要因為是親人就溺愛,
也不要因為是親人就過分要求,
如果你對待所有人都是平等地關懷,
你的親人絕對會對你讚賞有加!
所以,請好好跟你的孩子說話,
只有這樣才能維繫好親子之間的愛,不讓家庭悲劇發生。
好好說話的道理,著名心理諮詢師、知乎專欄作家——蔡中元
已經通過文字的方式告訴了我們,
在《正向管教:好好跟孩子說話》一書中,
他結合自身的個案經歷,
為我們中國家庭指明了教育的正確方向!
TAG:斯坦威STANDWAY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