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邢台縣魚林溝村

邢台縣魚林溝村

邢台縣魚林溝村位於邢台縣太行山西部,屬路羅鎮轄,東距鎮政府1千米,是鎮域內較大的村落,村子鄰靠S323邢左公路,向西可通達邯鄲涉縣和山西左權。村子三面環山,環境優美,山清水秀,依山而居,山坡上生長著各種樹木,春夏秋三季綠樹成蔭。魚林溝民居成片狀依山溝河溪而建,現有人口1200多人,村內有七大姓氏,即李、楊、郭、朱、趙、胡、安,七姓分片而居,相安而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魚林溝村史

《邢台縣地名志》記載:魚林溝不知何代建村,「據查,清初李姓從菜樹溝遷來,趙姓從桃樹坪遷來,郭姓從前南峪遷來建庄,村中河溝有一石頭上有鱗片,石頭像魚形,故起村名為魚鱗溝,1950年以後人們為了書寫省事,寫成魚林溝,沿用至今。」

在調查中,有村民講述魚林溝的得名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路羅川的一個鯉魚愛了山溝里的一個年輕人,忍著劇痛將身上的魚鱗拔掉,化形一個凡人嫁給他。後來這個姑娘因私自下凡受到天庭的處罰,變成了一塊魚型石頭,她的丈夫就在石頭旁整日相守,後來也變成了一塊石頭與愛人長年相望。

光緒版《邢台縣誌》村鎮中有記載:「魚鱗溝,百四十里,路羅西北五里。」百四十里是指與邢台縣治的距離,路羅即路羅鎮。

從建築形態分析,村子以姓氏分片而居,以最西南為李家莊,對面為楊家莊、楊家莊對面為朱家堖,依次向外還有郭家莊、趙家莊、胡家莊、安家莊。以溝西南李家莊最為集中,建築保存的最好。有人研究說,魚林溝的姓氏分居格局如同北斗七星形狀。

根據對村子的建築和歷史的調查,魚林溝村的歷史更要早一些,應在明代即就有此村了。

魚林溝在民國時,國民黨河北省黨部曾遷移此村李家莊。人民公社時期,魚林溝屬路羅公社,後歸路羅鎮轄。

二、魚林溝建築

魚林溝村落建築十分的特別,民居以當地生產的青灰石為建築材料,青石民居、青石欄杆、青石道路,有別於英談村的紅石民居。建築房屋時就地取材,整理地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遠看民居層層疊疊,高低錯落,自然而古樸,具有太行民居風貌典型特點,有人這樣說,魚林溝是太行山裡的古城堡。

村子依溝兩側而建,聚居點選擇山坡的陽面或日照較長的地帶。受地域、文化、氣候等條件的影響,這裡的院落不受傳統的坐北朝南約束,而是根據地形地勢因地而宜的建造。魚林溝處於兩山之間的山溝中,溝的走向為西北朝東南走向的低山區,這樣房屋依溝建設在兩側,村落形態布局自然。

在建築院落時,對地形進行整理並就地取材,形成了較為規整的地塊,在地塊建築四圍式合院建築,形成單進的式院落,正房以日照較長的朝向為上房,兩側為配房,根據地勢開門。複合型院落利用地勢高差,以台階相連,形成上下多進式院落,一些配房建築也是根據地形隨形而建。

民居的牆體以青石為主,有的也有用紅石的。石材進行過加工,有的經濟條件較好的家族在修建房屋時,石料打制較為精緻,一般的家族所用的石材多為毛石。石材在砌築時用三合灰進行填充和粘合,牆體的內側以草拌泥抹平表面再用白泥膏抹白。

民居的大木構架為抬梁式架構,即在立柱上面有橫樑和枋,在枋上立短柱,樑柱上再置短梁和橫枋,在梁架上施椽,再上鋪以石板,魚林溝房頂上以石板代替瓦,石板分為兩種,一種為青石板,一種為紅石板,鋪頂時紅石相兼,以青石板為主。

李家大院為魚林溝李家莊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院落,當地人稱為財主院,為單進式四合院,建築之初,院落依山而建,布局坐南朝北,院落為面積為243平方米,呈長方形,建築臨山南高北低。南側主房最高,為一層建築,東西廂房兩側較低,東為兩層建築,西側為三層建築。北側最低,亦為兩層。正門在院落的西北角,為拱券形門洞,臨街建有木雕門樓。

李家大院建築材料為長方形的灰色青石砌成,頂用長方形石片依次搭接。

三、建築裝飾藝術

魚林溝民居建築裝飾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文文化是分不開的。從保存的村落院落看,民居的建築裝飾有三雕,即木雕、磚雕、石雕。在一些構件上施以彩繪。

木雕裝飾多以門樓為主,在門洞內施橫枋,枋梁之間有花拱,雕刻成龍頭形狀,兩邊的是雲朵形。其下有垂花木罩,兩側的垂花為對稱的菊花,中間有戲劇人物。門框的上的格芯分上下,上面刻有「芝蘭其室」,下面刻有「福祿壽」三字。整個門洞內的木構件通體彩繪,在門框的下面有方形門蹲石。石上雕刻有菊花與仙鶴。

李家大院的門樓更是講究,在牆體上挑出木構,兩立柱間有橫枋,其上有梁,再上面施以木椽,在每個木椽上繪以篆體的長壽字,頂為石板鋪砌。梁枋間有木雕花,橫枋板上施彩繪戲劇人物,枋下有垂花和雕花木罩,雕花以對稱夔龍為圖形,用暗八仙、葡萄、菊花等花卉進行裝飾,葡萄上還雕刻有仰面摘葡萄的小松鼠。整個花罩雕工精緻並施以彩繪,雕刻採用鏤空和陽刻相結合的技法,構圖繁雜,立體感強,是木雕作品中的精品。

兩立柱有石柱礎,柱礎雕刻以蓮瓣紋和石鼓,作法精細。

魚林溝民居的門窗有精美的窗欞,窗戶以拱券長方形為主。窗欞有方格紋、燈景紋、魚鱗紋、金錢紋、及各種吉祥紋。在半園形拱券上刻有吉語。

建築裝飾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其中也修身齊家傳統美德。在民居中門樓上刻有許多這樣的語句,如「居之安」「謙受益」「和為貴」「福祿壽」「仁智禮義信」「育德堂」等等。

四、相關文化

在魚林溝村不僅可以欣賞到村落民居文化。還能聽到許多傳說故事。如南寺的傳說,黑嶺洞的故事,狐仙樓的傳說等等。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是國民黨河北省黨部住地。當時國民黨軍隊在此駐紮近千人,後來被日軍發現,用飛機向院子投下三顆炸彈。都是在這個院子周邊爆炸,最近的一個炸點只有十幾米遠。至今在李家大院還保存著當年的防空洞,防空洞依山而鑿,在一端還有窗戶。後來日軍多次對魚林溝進行掃蕩。並放火燒毀房屋多間,今天那些建築被火燒的痕迹依然存在,李家「德升堂」原本有三座十米高的三層建築,現在僅存兩座,其中一座就是在當年被日本人燒毀炸掉了。

1940年,太行行署六專屬在魚林溝村興建毛紡廠,厂部在老鸛嘴、洪羅寺各設一個車間。老鸛嘴位於魚林溝村口西側,廠房車間坐南朝北,建築面積約800多平方米,在這裡原有一座水磨坊,毛紡廠依靠地利,利用水磨動力安裝了彈毛紡線機,除彈紡機外,八路軍還組織村民家中的婦女手紡毛線,以彌補機紡的不足。洪羅寺位於小庄村附近,寺院建於元代,旁邊的一個村子為寺子庄,寺廟建築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工廠利用寺殿設置織毯機16台,其中10台是模仿木製機,車間原有工人40餘人,日產毛毯40條。後來日軍掃蕩,洪羅寺被日軍燒毀,僅剩殘垣斷壁。1945年,毛紡廠又自魚林溝遷到山西省清家寨。

魚林溝還是順德府和山西通商交往的重要通道,村中保存著「騾馬古道」,是古代經商馱隊自路羅鎮起程後第一個村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滴齋書房 的精彩文章:

一條石板路 千年磁器口
邢台縣村落文化

TAG:點滴齋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