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眼鼻耳的「屎」該摳嗎?做錯了一步,孩子的這些部位可就毀了…

寶寶眼鼻耳的「屎」該摳嗎?做錯了一步,孩子的這些部位可就毀了…

寶寶從出生的一刻起,就與各種「屎」分不開了。除了一會兒一拉的臭臭外,面部也會不定期地出現分泌物。比如:眼屎、鼻屎和耳屎。你可千萬別急著清理它們,這些「屎」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寶寶患病的信號,而且清理不當有可能造成越摳越堵的狀況,嚴重時疾病還會「襲擊」寶寶眼鼻耳。

這下可難倒了不少家長…不摳吧,看著髒兮兮的!摳了吧,又怕弄傷寶寶!那麼,眼鼻耳的分泌物到底該不該清洗?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清理方式?如果你也曾為此糾結過,那麼今天的內容將會幫助你擺脫這種窘境…

眼屎

眼屎實際是眼腺分泌物,正常的眼屎會隨著眼淚排出,因為是透明色或淡白色,所以不易被察覺。但如果眼屎變色堆積在眼部影響眼睛張合則要警惕寶寶是否患了以下幾種眼部疾病。

眼屎隱藏的疾病信號

有眼屎且愛流淚:當寶寶分泌眼屎、或不哭時也流淚、眼睛總是淚汪汪的,那就要懷疑一下是否是淚管不通暢了,建議家長帶寶寶就醫確診治療。

黃色眼屎:假如寶寶經常揉眼睛、分泌黃色眼屎、白眼球發紅說明有結膜炎症的可能。

上火性眼屎:上火的寶寶除了眼屎多外,還伴有大便乾燥、舌苔厚等癥狀,所以不要一看到寶寶有眼屎就以為是上火造成的,要對比其他癥狀,綜合判斷。

黃白色眼屎:眼淚多、內眼角處皮膚隆起小包塊(擠壓出液體後,包塊可暫時消失)若繼發細菌感染,在眼角處經常出現黃白色分泌物,這些癥狀就是新生兒淚囊炎的表現。

如何清理寶寶眼屎?

如果是病理性的眼屎,建議家長帶寶寶就醫診治。比如淚管不通暢要按摩鼻淚管,必要時做鼻淚管疏通。結膜炎和淚囊炎需要遵醫囑滴眼藥水或進行對應的抗感染治療。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按照下面這些步驟幫寶寶清理眼屎。

第一步:先用流動的清水將手洗凈;

第二步:用消毒棉球、紗布、棉簽(選擇一種即可)在溫開水或淡鹽水中浸濕,並將多餘的水分擠掉(以不滴水為宜);

第三步:如果眼屎乾燥且不宜清理,可用乾淨的溫毛巾濕敷眼部一會兒;

第四步:分泌物變軟後更容易清理,這時家長可用棉簽沿寶寶眼內側向眼外側輕輕擦拭。

鼻屎

由於新生兒鼻腔尚未發育完善,因此當受到外界刺激後,鼻粘膜容易充血腫脹,分泌物也就隨之增多。分泌物用於潤滑及保護鼻子內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鼻涕。然而,小寶寶的鼻涕常排不出來,鼻涕干後便會形成鼻痂,堵住鼻孔,就變成了我們所說的鼻屎。

鼻屎該不該摳?

鼻屎較多或堵塞鼻孔影響寶寶正常呼吸當然需要適當的清理。但不建議過度清理和頻繁摳鼻屎。因為方法不當,力度掌握不好,會導致寶寶鼻腔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而引發習慣性流鼻血、易受病菌侵襲誘發疾病

如何清理鼻屎?

鼻屎易導致寶寶鼻塞,如果鼻屎不多、不幹燥,可用熱毛巾敷敷寶寶鼻根處,鼻粘膜遇熱收縮後,鼻腔會比較通暢,同時粘稠的鼻涕也容易水化而流出來,從而幫助緩解寶寶鼻塞。

如果鼻屎不易清理,可以用棉簽將分泌物卷出來,或用几絲棉花刺激鼻孔,引起打噴嚏將分泌物噴出;若鼻痂較硬,可滴1~2滴淡鹽水或乳汁在鼻腔,揉揉鼻子,使鼻痂軟化後將其卷出或打噴嚏排出,以保持鼻腔通暢,同時注意保持室內濕度,以免空氣乾燥,導致鼻痂形成造成鼻堵塞。

耳屎

(愛兒康家長:寶寶經常流膿和流水)

耳屎是外耳道內一種腺體分泌,分為薄片狀的乾性耳屎,以及油脂狀的濕性耳屎。其實,耳朵里存留部分耳屎不但可以防止病菌侵入耳道,還可以阻礙聲波、砂礫、水滴對耳朵的傷害。但耳屎過多也同樣會帶來的一些副作用。比如聽力下降、耳脹、耳朵不適等均會引起寶寶不斷抓撓耳朵、哭鬧、睡不安穩。

隱藏的疾病信號

油性耵聹:當發現寶寶耳屎成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那可能就是「油耳」也稱油性耵聹。油耳並不是疾病,而是耳屎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

急性中耳炎:當寶寶出現抓耳、哭吵不止、耳朵里流膿、發燒、聽力降低、拒奶、耳朵疼痛或有異味等現象時,家長就應該考慮寶寶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

黃色膿性耳屎:只要寶寶耳朵內分泌異常的物質,家長就要帶寶寶及時就醫,因為耳朵長期發炎則會對聽力造成損傷

外耳道濕疹:嬰幼兒外耳道、耳廓、耳後滲出淡黃色的液體,待乾燥後變成黃色且半透明狀的痂塊或痂皮,就可能是患了外耳道濕疹,建議讓醫生處理。患外耳道濕疹的寶寶會頻繁抓耳朵,這與外耳道濕疹會引發瘙癢感有關。

該不該給寶寶掏耳朵?

一般不建議給寶寶掏耳朵,因為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耳屎是不需要做任何處理的,耳屎會在咀嚼、咬合、運動的過程中自動排出來。除非出現耳屎堵塞外耳道、聽力下降、耳痛等耳朵不適的表現時,才需要醫生處理寶寶耳道分泌物。家長千萬不要自行用挖耳勺或棉簽給寶寶掏耳朵,因為有耳膜穿孔的風險

如何清理寶寶的耳屎?

平時家長可以用棉簽沾水在寶寶的外耳道輕輕擦拭,如若耳屎未被清理乾淨,建議到醫院耳鼻喉科清理。

小康君嘚吧嘚

不管是眼屎、耳屎、還是鼻屎,家長在清理時一定要小心一點,以免造成局部損傷。不知道如何判斷分泌物是否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就把難題交給醫生處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兒康 的精彩文章:

寶寶維生素D要補到幾歲?魚油還是魚肝油?看完這些不再迷茫
產後怎麼瘦身不傷身?這份減肥大法趕緊操練起來!

TAG:愛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