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迷案:「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究竟是陰謀還是巧合
孫策
(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
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準備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孫策來到曲阿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建安元年(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建安二年(197年)夏,曹操下詔書給孫策,要孫策討伐袁術,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曹操奏許朝廷任命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後統一江東。孫策為將,有智有勇,英姿勃發,其治軍嚴整,軍紀嚴明。但在征戰中由於年輕氣盛,難免出現處事不慎、好勇鬥狠的弱點,這為其結怨和遇刺種下了禍根。
建安五年(200年)4月,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後,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根據《江表傳》中的記載:「許貢上表給漢帝,說孫策十分驍勇,應該召回京師,控制使用,免生後患。」但不料此表被孫策的密探獲得,孫策便對許貢心生不滿,並下令將其絞死。在許貢死後,他的一些忠心門客一直潛藏在民間,尋機為他報仇,在得知孫策有野外打獵的習慣後便多次蹲伏,意圖暗殺孫策。
等到孫策丹徒西山獵鹿時,他由於追趕獵物獨自前進,甩開了後面的侍衛,而許貢的三個門客抓住了機會,乘機偷襲放毒箭,孫策躲閃不及,被射中面頰,後毒發不治身亡。
那麼問題l來了。孫策常年在外征戰,行蹤不定,這消息又是怎麼泄露的呢?除此之外,許貢的三個門客待在固定地點守株待兔,在時間、地點及人數上都好像都是有人事先就做好了安排,這不禁令人產生懷疑:孫策之死真的只是因為簡單的復仇嗎?
筆者認為不然,而關於這一事件的看法主要也有三種:
一.曹操所謀
在《三國演義》中說孫策絞殺許貢之後,「貢家小盡皆逃散。有家客三人,要與許貢報仇,恨無其便。」,所謂恨無其便,是指找不著下手的機會,但是,最終這三人還是得手了,從恨無其便到行刺得手,中間必然暗藏玄機。這便不得不讓人想到郭嘉的話。其大意便是:孫策不足懼也,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
從孫策打敗劉繇、嚴白虎等人統一江東就可以看出,他才能不俗,而面對一個驍勇善戰,胸懷大志的年輕君主,曹操是會選擇等待其逐漸壯大,養虎為患;還是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呢?顯然前者更符合曹操的利益。
除此之外,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提到,董承密謀殺掉曹操這件事可能也有孫策的參與 ,假如董承取代曹操,孫策的壓力便會驟減,甚至有可能在日後吞併曹操的勢力。然而事情敗露,可能是因為這件事,讓曹操對孫策動了殺機,故派人去刺殺孫策,並對外宣稱是許貢門客,掩人耳目。
二.孫權所謀
也有人懷疑,孫策遇刺與孫權有關,因為孫權的權力慾望非常強,且和孫策的意見相左。假若孫策一死,孫權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極大可能接替兄長的位置,成為江東的新一任君主。
除此之外,根據據《三國志·孫堅傳》記載:「堅四子:策、權、翊、匡。」而意外的是,孫堅的其他幾個兒子都沒用什麼好下場,孫堅的三子和孫策一樣,被身邊的士兵所刺殺,至於孫匡,歷史記載甚少,據傳是因為犯錯被孫權長久禁足,不準是外出。但筆者認為這一看法過於陰暗,孫權當時的年紀並不大,如果說心中有如此想法,那可以說是極為可怕的,但孫權其他幾個兄弟的結局又讓人不得不懷疑「孫仲謀」是否真的光明磊落。
三.張昭所謀
這是筆者的一點看法並且加入了一些猜想因素。
提起張昭,大家往往會想到在赤壁之戰中堅決的投降派代表,諸葛亮舌戰群儒時的第一大刺頭。而周瑜在介紹張昭時說道:張昭博覽群書,善書隸字,兼明天文地理之學。陶謙曾聘,不肯屑就,故來江東避亂。
由此可見,張昭是個讀書人,而讀書人最重要的往往就是明哲保身,而張昭的懷柔政策在性情剛直的孫策那裡肯定是不受重用的,倘若孫策一死,孫權則需要通過重用他來穩固政權,建立威信,而在孫權執政期間,張昭也確實位居高位,且有「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一說,足以見其地位之高。
由張昭輔政的孫權,主要採取的也是較為和緩的政策,保田安民,穩定社稷。使曹操不用擔心江東有餘力對曹魏發動進攻,為曹操爭取了長達八年的和平發展機遇,曹操逐漸統一北方,成為一方霸主。
※如果你穿越到三國,曹操、孫權等諸侯你會選擇跟隨誰?
※諸葛亮連孫權曹操都看不上,到底為什麼選擇劉備,其中暗含玄機!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