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透過一碗茶去揭秘它背後的故事

透過一碗茶去揭秘它背後的故事

—— 人 / 生活 / 茶 ——

我們手中的這碗茶,到底蘊藏著多少秘密,由此又能延伸至何方

我們常喝茶,卻不曾真正懂茶;透過手中的這碗茶,可曾看到它背後的故事與工藝。今日和音將從茶之五要素,與大家一同探秘

⒈外形

即茶葉的形狀和色澤,主要由茶樹品種、採摘嫩度、加工工藝等多種因素所決定

⑴形狀及成因

①壯結勻齊:茶條壯實且緊結,勻稱而整齊

②捲曲扭曲:葉端折皺重疊

③片形扁形:扁平光滑

①-③【成因】多種,如茶樹品種外形特徵;青葉品質佳;製作工藝完善;「揉捻」程度恰當等

④細碎、鬆散、多茶梗黃片

④【成因】多種,如鮮葉採摘偏嫩;製作工藝欠佳;包裝運輸不當等

⑵色澤及成因

①油潤:光澤度好

②鮮活:有光澤

③香氣鮮純:新鮮且純正,無陳味

④無雜味混雜:無霉味、煙味、焦味等其餘雜味

①-④【成因】多種,是優質干茶色澤的表現, 主要受茶樹品種、製作工藝、後續存放等多重因素影響

⒉湯色

湯色主要是因為茶葉中的水溶性物質析出溶於水而產生,可區分為色澤與視覺感受,受茶樹品種、栽培地域、採摘嫩度、加工工藝等多因素的影響

⑴色澤

①嫩綠:淺綠中略帶青黃色

②杏黃:杏色略帶黃色

③黃綠:黃色略帶綠色

④橙黃:黃色略帶紅色

⑤金黃:以黃色為主,帶有橙色,分深淺

⑥紅艷:有紅色為主,帶金圈

⑦紅濃:以紅色為主,帶黑色

⑧清澈:清凈、無沉澱

⑨明亮:透明、光亮,透亮與此同義

①-⑨是六大茶類優質茶的湯色表現,如綠茶的嫩綠清澈明亮,黑茶的紅濃透亮,閩南青茶的黃綠明亮,岩茶的橙黃明亮

⑩淺薄:湯質清淡,茶湯中物質欠豐富,跟「水」是一個意思

?混濁:茶湯中存在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⑩、?是湯質欠佳的表現

⑵視覺感受及成因

①水細而綿柔

湯質粘稠飽滿,有靈性,入口順滑,類似「米湯」

【成因】主要受茶樹品種、製作工藝、鮮葉採摘程度等多因素的影響,另外沖泡用水也會對茶湯的細膩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②水粗而糙

水感欠佳,入口不順,更無潤滑之感,久飲甚至出現鎖喉現象

【成因】主要是因為青葉品質不佳,加工處理不當等多種因素

⒊葉底

茶葉中的脂溶性物質會決定葉底的最終色澤,由此我們可以判斷鮮葉的採摘嫩度、完整程度,以及後續的發酵程度和加工工藝等

⑴優質葉底及成因

①完整:鮮葉嫩度適當,完整

②軟亮:葉質柔軟,發亮

③肥亮:葉片肥厚,發亮

④攤張:葉片活性好

⑵品質欠佳的葉底及成因

①軟爛:鮮葉過嫩

②色雜:製作工藝欠佳,焙火、發酵等不勻

③焦條:製作工藝欠佳,焙火、發酵等過度

④粗老:葉質粗且硬,葉脈顯現,用手揉捻粗糙,卻有彈性

⒋香氣

茶葉的香氣是多種芳香物質綜合組成的體現,有些是鮮葉本身固有的,有些則是製作工藝形成的,且茶樹品種不同、種植地域不同、工藝不同、茶類不同其香氣風格也是完全不同的

⑴香形及成因

①品種香

由茶葉與身俱來的芳香物質基礎所決定,不同的茶樹品種有不同的品種香,如水仙種的「蘭花香」,最初「水仙白」就拼配製作白牡丹,憑藉其獨特的品種香提高成品茶的香氣和滋味

②工藝香

即通過做青、焙火、乾燥等製作方式加工轉化而成的,具有穩定、豐富且突出的香氣

? 花香

花香可分為多種,常見的有「蘭花香」「桂花香」「蜜蘭香」等,甚至還有混合花香

【成因】在品種香的基礎上,通過做青、發酵轉化而來的不同香型。花香越純正,品質越好;但因其穩定性較差,所以對製作工藝的要求較高

? 花果香

花香兼具熟果的香氣

【成因】花果香的穩定性高於花香,一般在做青發酵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花果香出現,但需要反覆實踐才能準確的掌握這個「發酵點」

? 果香

果香也有數種之分,常見的有「蜜桃香」「佛手柑香」等,也存在混合熟果香

【成因】果香的穩定性又在花果香之上,更多的是在後期焙火乾燥過程中加以凝聚穩固,比起花果香的「發酵點」,還需留意整體的「熟度」,才有可能出現果香

? 落水香

茶中有香,水中落香,香與水完美結合,使得茶湯帶香

【成因】生長環境優渥,鮮葉品質佳,嫩度合適,且芳香物質成份豐富,再通過恰當的製作工藝做出馥郁之香,凝聚穩定於內,在沖泡之時溶於水中

③地域香

主要受茶樹生長環境的影響,是所處環境賦予的特殊氣息;因每個地域的生長環境不同,故而茶葉所表現的地域香也是千差萬別的,如武夷岩茶的「岩韻」,鐵觀音的「音韻」等

⑵香型及成因

? 清香:採摘鮮葉嫩度適中;製作工藝需恰當

? 甜香:地域環境優良;高山雲霧;採摘鮮葉嫩度適中;工藝到位

? 高香:高香型茶樹品種;鮮葉質量佳,工藝到位

? 陳香:製作工藝到位;發酵程度得當;採摘鮮葉嫩度適中

⑶程度和層次

? 馥郁濃郁:香氣完整具體,凝聚不散,溶度高

【成因】採摘鮮葉嫩度適中;生長環境優渥;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製作工藝恰當等

? 持久:穿透力強,時間長,內質厚

【成因】受生長環境、茶樹品種及製作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香氣弱:香弱甚至無香,且不穩定

【成因】採摘鮮葉嫩度參差不齊;沖泡手法不當;用水品質較差等

? -?是茶湯香氣的表現程度

? 變化多:是香氣馥郁的表現

? 穩定:香氣前後落差小,留存性好,即「冷凝香」、「杯底香」等

? 、? 是香氣的層次性體現

⒌滋味

茶湯的滋味是茶葉中呈味物質溶於水的體現,跟茶樹品種、種植環境、採摘嫩度、加工工藝等均有很大關係,一般我們直觀感受到的有苦、 澀、甜、酸等,這些「呈味」的比例對茶葉品質的影響甚大

⑴「呈味」及原因

①苦之滋味

? 正常苦味

茶性苦寒,且在內含物質中茶多酚、咖啡鹼等佔比最高,這些呈味物質表現力為「苦澀味」,所以也就有了這麼一句話「不苦不澀不是茶」,從反面角度而言,如果茶葉「不苦」也意味著其內質較低

而我們所說茶葉的正常苦澀味,是指經恰當的製作工藝後進而轉化一部分,但不可能完全轉化;餘下的苦澀味自然會落水在茶湯之中,這部分苦澀味會在短時間內轉化,這是茶葉「苦之滋味」的正常存在

而茶的「苦味」除此之外,還會受茶水比例、浸泡時間、沖泡手法、用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苦味顯著

品飲之時有明顯的苦感,且化得慢,甚至化不開,舌面出現厚重麻木苦澀等諸多不適感

【成因】茶樹品種不同,有些品種「苦」的呈味物質含量較高;鮮葉採摘偏嫩;生長地域環境長期陽光直射,太陽光中的紅光對茶多酚的形成有促進作用;製作工藝不到位,存在缺失

②澀之滋味

「苦」和「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茶中的「澀」之滋味實則是指一種「澀感」,刺激口腔之後產生一種收斂之感

【成因】鮮葉採摘偏嫩,即有「苦味」也有「澀味」;制茶時殺青不到位;後期乾燥時吸潮,影響了成品茶的品質

③甜之滋味

? 清甜:鮮爽、甘甜

【成因】製作工藝到位,使得茶葉中的氨基酸、蛋白質轉化量提高,出現鮮爽甘醇的口感;生長地域環境的影響,如高山茶,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0米溫度就會下降0.6℃,而茶葉中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含量卻不減反增

? 甘醇:甘甜、濃厚、飽滿、醇正

【成因】地域環境的影響;鮮葉內含物質豐富;製作工藝完善

? 回甘:苦盡甘來(即苦味轉化演變為甜味),兩頰生津,兼具一定的潤度,需要注意的是「回甘」是一種動態過程

【成因】生長環境優渥;製作工藝精良等

④酸之滋味

? 陳酸:茶湯帶酸味

【成因】多出現在老茶之中,因為儲存不當而導致受潮發酸

? 悶酸:茶湯不僅帶酸味,而且還有悶味

【成因】主要是因為製作工藝不當,在做青發酵之後沒有及時乾燥;新製成品茶高溫密封

⑤鮮之滋味

指「鮮爽程度」,新鮮、純正、甘爽

【成因】「鮮味」是茶葉最本質的味道,多出現在新茶之中;部分老茶也會有,這主要得益於鮮葉品質佳,製作工藝到位以及後期良好的儲存條件

⑥青之滋味

主要是指青草氣息,是植物本身帶有的味道,但這與芳香物質不同,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在味覺和嗅覺上給人不適之感

【成因】製作工藝不到位;但是新制毛茶存在「青味」屬於正常現象,經一定時間的存放「青味」會逐漸降解氧化,滋味變得醇和

⑦雜之滋味

茶味以外的其他味道

【成因】生長環境差;鮮葉品質欠佳;製作工藝不當;儲存不當等

⑵滋味程度

①濃厚:湯質濃稠、有厚度、口感飽滿

【成因】生長環境優渥;鮮葉內含物質豐富;製作工藝到位;沖泡手法得到內質被激發等

②茶氣足:湯質濃稠、口感飽滿、品飲後通氣發汗(所謂茶氣是指體內氣流升發,有衝冠之勢)

【成因】生長環境優渥,內含物質豐富;鮮葉老嫩程度適中;製作工藝精良;沖泡之時內質得以激發等

③持久耐沖泡:茶葉可沖泡至七八泡,且尚有滋味,前後落差小

【成因】生長環境優渥,內含物質豐富;鮮葉老嫩程度適中;製作工藝精良;沖泡之時內質得以激發等

④不耐泡、落水快:茶葉沖泡四五泡的時候,已經寡淡無味

【成因】茶水比例不當;沖泡水溫過低;坐杯時長不夠;茶葉品質欠佳等

端杯中茶,經由五要素,亦可透過這杯茶水發現其背後的故事與秘密,解讀屬於它的故事

E.N.D.

圖、文/原創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雍正曾把夜壺用來泡茶喝,細數夜壺和名人的趣事
洞庭風物,嚇煞人香洞庭碧螺春綠茶、紅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