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七年下六份罪己詔 為何崇禎帝依然救不了大明王朝

十七年下六份罪己詔 為何崇禎帝依然救不了大明王朝

所謂「罪己詔」,就是皇帝的檢討書。當朝政治理出現問題、天災造成災難、政權處於危險時,皇帝往往下發「罪己詔」,自省或檢討自己的過失。

常說,要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明朝崇禎帝實際上是一位敢於自我批評的人。他在位總共17年,就下了6份「罪己詔」,平均每3年一份。不管是數量還是頻率,都創造了記錄。

1635年(崇禎八年),李自成農民軍突然揮師南下,出其不意地攻克了中都鳳陽。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被稱為「龍興之地」。李自成農民軍掘開朱元璋的祖墳,一把火將朱元璋當年出家的「皇覺寺」焚毀。這件事讓崇禎帝十分難堪,他被迫於10月下發「罪己詔」,承認在用人等方面的失誤,「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虜猖寇起」。

短短兩年後的1637年,由於北方出現罕見乾旱,旱災又引起蝗災,導致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饑荒降臨在中原大地,使得「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然而,朝廷不但沒有組織救災,反而在原有的稅賦之外,變本加厲加征遼餉﹑剿餉和練餉(三餉),將中原民眾推向更加深重的災難之中。後來,崇禎帝坐不住了,又下「罪己詔」,將天災人禍的根源歸於皇親國戚的貪得無厭和基層吏治的腐敗,「勛戚不知厭足,縱貪橫了京畿。鄉宦滅棄防維,肆侵凌於閭里。」

第二次下「罪己詔」後,崇禎帝總算消停了5年,直到1642年,才第三次下「罪己詔」。這一年,一連串的糟心事來襲:2月,陝西總督汪喬年被李自成農民軍所殺;3月,遼薊總督洪承疇被俘後投降清廷;7月,崇禎帝寵幸的田貴妃病逝;8月,與清廷秘密議和之事泄露,崇禎帝被迫斬殺兵部尚書陳新甲;9月,李自成農民軍黃河決堤沖毀開封,導致數十萬百姓葬身洪水;11月,清軍第五次侵入關內,一直深入山東腹地……在內憂外患交織之際,崇禎帝又下「罪己詔」,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罪在朕躬,勿敢自寬。」

在這以後,崇禎帝下「罪己詔」的頻率明顯加快。一年後的1643年,局勢繼續惡化。李自成、張獻忠相繼在襄陽和武昌建立政權,分別稱王。清軍又一次進犯關內,進關出關已如同家常便飯。內閣首輔周延儒因在清軍入關中謊報軍情,被崇禎帝免職。崇禎帝第四次下「罪己詔」,聲稱「罪在朕躬,誰受其咎!」同時指責「大臣不法」「小臣不廉」「言官首鼠而議不清,武將驕懦而功不舉」。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農民軍已經兵臨城下,北京城危在旦夕。崇禎帝第五次頒發「罪己詔」。這次他除了一再自責外,還宣誓御駕親征,「朕將親率六師出討,留東官監國,國家重務,悉以付之。」同時,鼓勵臣民踴躍為國分憂,「有能奮發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以殲醜類。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然而,大勢已去,一切都已太晚。

一天後,3月19日,崇禎帝下了他人生中的第六份,也是最後一份「罪己詔」。當時,李自成農民軍已經進入北京城內。崇禎帝在殺掉和逼死周皇后、袁貴妃,刺死僅6歲的昭仁公主,砍傷15歲的長平公主後,自縊於煤山在一棵歪脖樹上。在自縊前,崇禎帝在藍色袍服上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縱觀崇禎帝的6份「罪己詔」,堪稱空話連篇,文過飾非,但不可否認,裡面依然不乏真誠的懺悔和自責。畢竟,崇禎帝以「乾綱獨斷、勵精圖治」自詡,對他來說,低頭向天下臣民做自我檢討,比殺他的頭都更尷尬。然而,崇禎帝的6份「罪己詔」,為何依然救不了大明王朝?

究其原因,與崇禎帝「說一套做一套」有關。在這6份「罪己詔」里,崇禎帝對明朝面臨的各種內憂外患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也給出了解決之道。如果按照這些解決辦法,踏踏實實地去施行,就算不能中興明朝,至少也可以延緩滅亡的趨勢。

可以,崇禎帝在位17年,除了最初清除魏忠賢及其餘黨,體現出有為之君的一面,其餘時間昏招不斷、錯誤不絕。沒錯,他總是嘮嘮叨叨自責自己「有罪」,可是,板子無一例外都打在大臣的屁股上。17年間,他殺掉了7個總督、11個巡撫;先後撤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14個兵部尚書,殺的殺、關的關、貶的貶,幾乎沒一個落得好下場!

這樣一看,崇禎帝的「罪己詔」,不過是作秀之舉,讓他在不斷的自責中完成自我感動從而在下一次犯錯時,心理上稍微好過一點。

我們可以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在漢武帝時期,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家實力蒸蒸日上。漢武帝頻繁對外用兵,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基本解決了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然而,晚年漢武帝變得剛愎自用,又因「巫蠱之禍」逼死了皇太子劉據。加之連年用兵,導致國庫空虛,腐敗盛行,民不聊生,暴亂遍生。

漢武帝經過反省錯誤,在桑弘羊等人上書建議「戍兵輪台」時,下「罪己詔」,總結了即位以來所犯下的各種錯誤,「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決定「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漢武帝說到做到,他從此停止征伐,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緩和社會矛盾,天下又變得安定下來,為其後的「昭宣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明史》《明季北略》《漢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岡村寧次拒絕日軍向八路軍投降 朱德大手一揮說了四個字
三國時的閃電戰:司馬懿千里奔襲上演斬首行動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