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革命者不是倡導 「排滿革命」嗎?為何在辛亥革命前夜成了「聯滿革命」?

革命者不是倡導 「排滿革命」嗎?為何在辛亥革命前夜成了「聯滿革命」?

本文作者楊天石,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導,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演講嘉賓。

辛亥革命準備時期有個響亮的口號,叫「排滿革命」,由於滿洲貴族集團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實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頑固地拒絕改革,因此,這一口號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同情,頗有「一言排滿,舉國同聲」之概。但是,到了辛亥革命前夜,卻出現了「聯滿革命」的主張,其代表作是同盟會會員劉揆一的《提倡漢滿蒙回藏民黨會意見書》,這是個迄今尚未有人論及,但卻值得大書特書的文件。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劉揆一(1878—1950),字霖生,湖南湘潭人。1903 年留學日本。1904年在長沙與黃興等共同發起組織華興會,1907 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任執行部庶務幹事,代行總理職務。1911 年 3 月,因反對俄國侵略伊犁、英國侵佔片馬,東京留學生帶頭掀起反帝救亡運動。在此期間,劉揆一以傳單形式散發了這一文件,原件現存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該文一開始就說明主旨:「吾人慾挽救今日中國瓜分之局,非改革今日之君主立憲未獲奏功,欲改革今日之立憲,非融和漢、滿、蒙、回、藏之民黨,亦有缺憾。」接著,該文分析了中國面臨的危急形勢,認為中國只有實行共和,才能挽救危亡,與列強並立於世界。

該文說:浸假吾人而能傾倒政府,建立共和國家,則新中國之民氣,實足震懾全球,而彼時之德、美諸國,必可與之聯盟,英、法、俄、日之野心,亦必因而退步。但是,為什麼革命黨人長期奮鬥而不見效果呢?該文認為,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滿漢民黨種族之見存,未能舉國一致」。該文說:使漢人、滿人而各知愛國家、愛種族也,則是現今之君主政治,無論其為專制,為立憲,皆不足以救危亡,即無論其為滿人,為漢人,皆當排去之者也;且使滿人而知斷送滿洲桑梓地者為滿洲皇族也,知漢族不強滿族亦隨而亡也,知非建立共和政府,滿漢種族之意見終不能融洽也,吾恐漢人雖不革命,滿人猶當首先排去其皇族而傾倒其政府矣。

劉揆一

劉揆一不是階級論者,他不懂得階級分析。但他能將一般「滿人」和「滿洲皇族」區分開來,認為漢滿兩族有著共同的利害關係,「滿洲皇族」的賣國政策不僅違背了「漢人」的利益,而且也違背了「滿人」的利益,「滿人」應當「首先排去其皇族而傾倒其政府」,這不能不是一個相當深刻而正確的見解。劉揆一進一步指出,在帝國主義的瓜分危機面前,不僅滿漢之間,其他各族之間也應該團結一致,他說:滿、蒙失,則東北各省不易保全;回、藏失,則西北各省亦難搘捂,是吾人慾保守漢人土地,尤當以保守滿、蒙、回、藏之土地為先務。

劉揆一

他建議,中國各族人民之間廣泛展開交流,在此基礎上組織一個包含各民族的革命政黨——「漢、滿、蒙、回、藏民黨會」,共同進行革命。文章說:為今之計,刻不容緩,先擇蒙、回、藏人之有知識者,與吾漢人及滿人通其氣誼,通其學業,然後多殖漢人、滿人於蒙、回藏地,以改良其政俗;多移蒙、回、藏人於腹地,以聯絡其聲援,庶內可傾倒政府,而建設共和國家,外可鞏固邊疆,而抵抗東西強敵,此予提倡漢滿蒙回藏民黨會之大意也。文章完全沒有早期革命黨人那種狹隘的種族主義情緒。主張「聯滿」、「聯蒙」、「聯回」、「聯藏」,把中國各族人民都看成是推倒清朝政府的革命力量,這是一個極為重大的進步,也是這一文獻在辛亥革命史上的價值所在。

楊天石:《橫生斜長集》,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編輯:林小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恤刑慎殺」本是中國傳統,清代為什麼在災害之後朝廷都會進行恤刑?
華夏處處麻雀聲 民國期間國人搓麻組圖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