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的刺繡驚艷了世人,連鄧小平都將她的作品掛在書房

她的刺繡驚艷了世人,連鄧小平都將她的作品掛在書房

陳水琴在文博會期間展出的作品

日前,130件國寶級工藝美術作品亮相溫州溫州會,一幅逼真的杭綉作品「貓」吸引不少觀眾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你以為是照片,其實是刺繡!以假亂真太厲害了!」

作品中正在行走的這隻小貓的毛髮根根必現,炯炯有神的目光更是直入每一位參觀者的內心,比自然界活蹦亂跳的動物還要真實幾分、美妙幾分。

這即是杭州刺繡,

也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水琴

用盡半生心血所得。

今天,

小編就帶你走進這位「綉娘』的神秘世界,

帶你探訪杭綉文化背後的精彩故事。

1

「刺繡選擇了我,我一愛就是一輩子」

陳水琴大師正在接受金藝社的專訪

杭州刺繡,簡稱杭綉,和蘇、湘、蜀、粵的傳統四大名綉並稱為中國刺繡,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民間有「閨閣綉」,南宋遷都杭州後,又有了「宮庭綉」,到達鼎盛時期。至清末民初,杭綉仍盛行而不衰,城內後市銜、粥教坊、天水橋一帶有刺繡作坊近20處,擅長刺繡的手藝人多達二三百人。不過如今,能夠掌握杭綉這門技藝的匠人,可謂屈指可數。而陳水琴,就是這其中數一數二的大師。

「當時家裡奶奶、母親都是村裡有名的裁縫,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但看一眼衣服或是鞋子就可以做出來。」在杭州東郊長大的陳水琴,正是踏著綉著蘭花的黑布鞋,挎上綉著蝴蝶和綠葉的小書包,在山丘中翻越穿梭,完成了6年的小學學習。

從小耳濡目染學習刺繡的陳水琴,14歲時接過母親的針,走進了杭州工藝美術學校,正經地學起了刺繡。

期間,她系統地學習國畫、素描、書法。按照工藝美校的課程規定,學習到第三年,學生要去不同的單位實習,陳水琴因成績拔尖而有半年的時間到蘇州刺繡研究所跟隨蘇綉名家學習。因為好學和悟性高,陳水琴很快就領悟了蘇繡的精華,讓她的動物刺繡有了個性和活力。畢業後,陳水琴分配在了杭州工藝美術研究所繼續創作。

單憑一雙巧手取代畫筆,陳水琴將縷縷絲線化作油彩,一針一線綉出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花鳥蟲獸,驚艷了世人。

GIF

作品《憨·甜》,

綉品正面的貓雙目炯炯,

背面的貓卻正在酣甜入睡,

堪稱雙面繡的最高境界。

她總是能很好地把握對象體態的結構比例,運動的形態規律,光影的質感,毛髮的位置、走勢以及不同材質的肌理等。她針下的小狗小貓或是花鳥蝴蝶,從表情到細節,每個細微之處都透著一股靈性。

「在命運當中,不是我選擇了刺繡,而是刺繡選擇了我,然後我愛上了刺繡。」陳水琴說,自己這一愛,就是一輩子。

2

「繡花」功夫既要動手更要用心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如今70多歲的陳水琴,早已名利等身。但一坐在綉架前,依舊只是一個專註的綉女;一提起刺繡,還是開心到藏不住笑容。

「看到好的景色我就有一種衝動,然後就會跟刺繡聯繫在一起,不管是好的風景還是色彩,都是我靈感的來源。」一幅幅作品上躍然針尖的真實,都與陳水琴平時生活中的觀察分不開。

陳水琴說,自己在拍一朵花的時候就馬上想到用什麼針法處理,看到美景就會產生將其付之於絲娟之上的衝動。一些在平常人眼裡不起眼的畫、草,在陳水琴眼裡,一旦轉化成藝術品,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意。

「我在微信上看到了一段孔雀開屏的視頻,被它的美震驚了,當時就想著我一定要把它綉出來!」陳水琴饒有興趣地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正在進行的一幅「孔雀開屏」的作品。她告訴記者,如果想要體現孔雀羽毛舞動時的空靈,就一定要先讀圖,看懂孔雀毛髮的生長規律,毛的長勢,然後不斷地去嘗試。

陳水琴正在創作的「孔雀開屏」部分作品

陳水琴笑著告訴記者,就算自己大半生都在和刺繡打交道,但想要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過程仍是非常痛苦和漫長的的。她說,自己綉這幅畫的時候總是要站起來看看,坐下來觀察,又要站近了瞧瞧,走遠了瞅瞅,不停地修改,一根幾十厘米的羽毛就要花去大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

GIF

一根根細絲在陳水琴的手裡還能再一分為二,最多能分成128根

雖然頭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光環,陳水琴依然每天堅持不少於10個小時的創作。

「手工的東西是慢工出細活,需要精心、恆心、耐心,要靠一根根繡的,急也急不來,這就是手和機械的區別。」就是在這樣短則半個月長則數年的刺繡周期中,陳水琴的這一雙妙手,綉出過德國總統像,中國偉人圖,西湖美景和活靈活現的動物。作為外交禮物時,總讓外國友人嘆為觀止。

陳水琴訪問德國期間為西德總統魏茨澤克繡像

鄧小平和孫子在一起的《81+1》出自陳水琴之手,鄧小平也一直將它掛在自己書房。

2016在舉世矚目的G20杭州峰會召開之際,陳水琴帶領刺繡團隊全心投入創作大型刺繡四頁屏風《荷韻》,作品作為永久收藏展示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最大貴賓廳,G20期間,這裡曾接待過許多重量級的嘉賓。

陳水琴為G20杭州峰會設計的《荷韻》刺繡屏風,被選用為當時貴賓室會談背景。

3

用「工匠精神」傳承創新杭綉工藝

想要真正復興杭綉這項產業,讓杭綉技藝不斷地傳承下去,當前從事杭繡的人數和行業規模還遠遠不夠。為此,在教授徒弟方面,陳水琴可謂不遺餘力,煞費苦心。為了不使優秀的傳統藝術流失,每個周四、周日,她都會雷打不動地來到中國杭州工藝美術博館給學生上課,她正在把自己的必生所學,一點一滴地傳授給這些年輕人們。

陳水琴和她的徒弟們

在陳水琴看來,想要擁有高超的刺繡技藝,基本功和悟性缺一不可。當年自己學習刺繡的時候,不僅要學習技法針法,還要系統地學習工藝理論,繪畫、書法、色彩等知識,但是現在的學校根本沒有這樣完善的課程,人心更是過於浮躁。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並且把它做到極致」,這是陳水琴大師對自己刺繡生涯的總結,也是陳水琴大師對「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並且她也將這份「工匠精神」傳遞給了她的弟子。

陳水琴說,凡是願意來學的,自己都會認真地教他們,但我會提出兩個要求,一個是耐得住寂寞,一個是守得住清貧。」

陳水琴和她的徒弟們

如今陳水琴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杭州刺繡發揚光大,並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陳水琴最喜歡綉動物,尤其擅長綉貓。綉貓並不容易,從眼神的勾勒,到毛髮的處理,都深見功夫。陳水琴在杭綉互套針的基礎上獨創交叉套針技法,突破了原本互套針排列規整的技術屏障,這種綉法能綉出貓毛柔軟的質感;布線時,先以粗線打底,由粗到細,層層施毛,由淺入深,最後達到與物象一致的效果。

《三隻小貓》,雙面綉作品

除此此外,陳水琴率先研究製作成功了杭綉雙面綉、雙面異色綉、雙面三異綉、雙面亂針綉,還帶領研製「墊襯盤綉」、「三角疊針」、"交叉套針技法"等刺繡針法,為豐富杭州刺繡的品種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GIF

《博美犬》,雙面三異綉作品,首屆國際(浙江)民間手工藝博覽會金獎。

最近,陳水琴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浙江省刺繡協會會長。她向記者透露,浙江省有6個綉種,她正在籌備浙江省刺繡展,作為會長的她有責任進一步提升浙江刺繡的整體水平和在全國刺繡屆的影響力,把浙江綉種發揚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藝社 的精彩文章:

TAG:金藝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