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介紹一下中醫辨證法虛症篇——陰虛

介紹一下中醫辨證法虛症篇——陰虛

Regimen

當人體的五臟六腑遇到問題時,就會出現中醫所說的「虛證」。中醫把體虛分為氣、血、陰、陽四種類型,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不同的虛弱類型癥狀不同,也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今天中醫養生劉藥師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於陰虛的知識。

中醫

虛證篇

陰虛

「陰虛」

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如果我們對身體損耗的較多,比如說腎精方面,性生活過於頻繁,或者腦力、體力勞動過度,或者是生下來以後身體較弱,這樣它的物質基礎比較低,表現出的癥狀一般為陰虛。陰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怕熱,易怒,面頰升火,口乾咽痛,大便乾燥,小便短赤或黃,舌少津液,五心(二隻手心、二隻腳心與頭頂心)煩熱,盜汗,腰酸背痛,夢遺滑精,舌質紅,苔薄或光剝,脈細數等。進補宜採用補陰、滋陰、養陰等法,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

1、腎陰虛:腎中精氣是機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對機體各方面的生理活動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在理論和實踐上全面闡明腎中精氣的生理效應,將腎中精氣的生理效應概括為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腎陰又稱元陰、真陰、腎水。是全身陰液(體液)的根本。對機體各個臟腑器官起著滋潤和濡養的作用。是腎精作用的體現。人體各個臟腑失去腎陰的滋養就會發生病變,如肝失滋養則肝陰虛,肝陽亢,甚至出現肝風;心失滋養則心陰虛、心火旺、心煩失眠;心神不安;腦失滋養則眩暈耳鳴。

反過來,各個臟腑的陰液嚴重不足時,也會導致腎陰不足,如熱邪侵犯灼傷胃、胃陰不足,進一步就會損傷腎陰,稱為「腎陰涸」。由於「陰虛則陽亢」、「陰虛生內熱」,腎陰虛往往會出現潮熱,升火顴紅,舌紅,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盜汗,健忘,腰膝酸軟,性慾亢奮,遺精等熱象,但也有虛而無熱,則稱為腎精虧損。

2、胃陰虛:胃之虛證,雖有氣虛、陽虛及陰虛三種,然胃之陽氣虛常隨同脾之陽氣虛出現,而胃陰虛則常獨立成證。由胃熱、胃火熾盛,或溫熱病耗傷胃陰所致,胃陰不足,胃失濡養,虛熱郁於胃中,影響胃納及和降功能。舉例來說,長期喝烈酒濃茶濃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以及吸煙和不合理生活習慣。證見口乾唇燥,口渴喜冷飲,嘈雜,乾嘔,飲食減少,或吞咽不利,食後胸膈不適,大便乾結,舌紅中心干、少津,或舌光、干絳,脈細數等。治宜養陰益胃。

3、脾陰虛:指脾精不足。脾胃為後天之本,人體各部的濡養,有賴脾氣散精輸布。若胃陰虛,或脾虛不運,陽損及陰,或飲食營養不足,均可使脾氣散精無源而致本證。臨床表現多有胃陰虛癥狀。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陰虛 的精彩文章:

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中醫癥狀分析及治療!
溫補並用,治療太陰虛寒證的主方—理中丸

TAG:陰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