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廣闊天地有作為 勇做時代弄潮兒

廣闊天地有作為 勇做時代弄潮兒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高校師生社會實踐

本報北京4月13日綜合消息 高校師生成立研究會,尋訪嘉興南湖,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紅船精神」在青年群體中傳播;以黨支部、團支部、社團組織為單位開展「千支萬人齊宣講」,在基層形成十九大精神的共識;赴國家重點崗位體驗,樹立擔當意識和理想信念,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全國各地各高校積極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學科、師資優勢,充分運用師生喜愛的鮮活方式,深入基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精神

春和日曆,秀水泱泱。浙江大學一批學生來到浙江嘉興南湖岸邊。

這群大學生參觀了南湖革命紀念館,走近紅船,感受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恢弘歲月。「我從南湖的水波聲中聽到了共產黨人初心的歷史迴響,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聽到了共產黨人不變的信念。」物理學系2017級碩士生靳佳明說。

靳佳明所在的團隊是浙江大學學生「紅船精神」研究會。研究會成立於2017年12月,是學生自發成立的校級理論學習型社團,致力於研究和宣傳「紅船精神」,開展理想信念和實踐活動,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做「紅船精神」的弘揚者和踐行者。

聚焦生活案例,堅信「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邀請校內外研究人員講黨課,更加深入認識「紅船精神」……瞻仰一次紅船、讀一篇原文、開一場研討、上一次黨課,已經成為研究會的「必修課」。浙江大學團委書記沈黎勇表示,「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學生理論型社團的形式更易走進青年人,通過共產黨人的初心滋潤他們的心靈,激起青年學子高揚理想的風帆。

2018年寒假,暨南大學港澳台僑學生領袖理想信念教育研習營延安團36名師生頂嚴寒、冒風雪,探訪延安等陝甘革命老區,實地感知中國共產黨為建設新中國浴血奮戰的革命歷史,傳承和發揚紅色精神。

暨大口腔醫學院學生廖楚僑生長在香港,原本對抗日戰爭的認知只停留在課本上。在瑟瑟冷風中,他走進延安棗園革命舊址簡陋的窯洞,革命先輩們用過的物品映入眼帘,讓人為之震撼。「當時生活如此惡劣,先輩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奪取了偉大的勝利。」該校經濟學院學生黃浩雯說,新一代的青年是新時代的代表,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未來作貢獻。

暨大學生處處長區向麗說,由於歷史原因和生活環境的特殊性,部分港澳台僑學生對祖國的政治、歷史等了解不夠。這樣的教育活動就是為了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內涵,以文化人,增進港澳台僑學生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深入鄉村、走進學校,積極開展宣講

赴西柏坡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與攜筆從戎的8名學長座談,深入鄉鎮建立「南開書屋」……剛剛過去的寒假,南開大學開展以「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社會實踐,850支實踐隊的2800餘名本、碩、博學子積极參与其中,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播到城市鄉村、社區民巷。

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梁家溝村,宣講團緊扣「矛盾內涵新變化」,為群眾講解他們關心的生態、民生問題;在天津一中,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劉鋆鈺結合自身大學經歷,向中學生們宣講「如何勇做時代弄潮兒」,讓他們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心生嚮往,對成長為祖國的棟樑之材更有信心;歷屆南開大學先鋒特訓營的14名學生組成實踐隊,來到保定市淶源縣金家井鄉北牛欄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刻感受當今時代脫貧事業的艱巨性,汲取基層幹事創業的經驗。

寒假期間,上海交通大學開展「我眼中的十九大——交大學子百校宣講」活動,332名大學生組成89支小分隊,深入全國31個省份的200多所中學,向廣大中學生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中學生成長成才。

上海交大大四學生張和坤依然清晰記得寒假回母校山東昌樂及第中學宣講時的情景,「全校950多名師生聚在大禮堂,聽我們4名大學生談心得體會。許多學生認真記筆記,之後的互動環節也非常熱烈」。

在貴州大學,學校黨委利用寒假組織學生黨、團支部開展「青春獻禮十九大·千支萬人齊宣講」活動。宣講團走村串寨,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等政策作了詳細介紹。

「宣講後,和村裡的父老鄉親們實打實談了心,我對鄉村的了解更深入了。畢業後,我願意把理想寫在家鄉的這片土地上!」貴州大學法學151班學生鄧夢發說。

高校師生組成的一支支小分隊猶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奔赴全國成為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播種機」。

體察社會、樹立信念,引領使命擔當

何東澤是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寒假他沒有急著回河南鄭州老家和父母團聚,而是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寒假重點單位崗位體驗營」活動,赴上海唐碩用戶體驗公司等單位參觀實習。

與何東澤一樣,寒假期間東南大學共有50餘名學生參加了體驗營活動。他們以學院或社團為單位,通過項目申報的方式獲得學校支持,分別前往福建龍岩高新區管委會、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等地實地調研,對基層崗位的工作狀態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受。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多一些情懷和擔當,致力於為國家創新和發展戰略服務,不能只為了高收入。」何東澤說,「我在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了解了航天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以後也想投身國家的航天事業。」

東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玲艷告訴記者,開展這一活動的初衷,在於積極引導畢業生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鼓勵他們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爭做具有國家擔當的領軍人才。目前,學生的足跡已經遍布北京、上海、四川、湖北等地,不少畢業生選擇了當地單位就業。

在學習傳達、幫助各地群眾了解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時,宣講團的大學生們更經受了鍛煉。貴州大學茶學院茶學141班團支部宣講隊隊長何旭秋說:「相當大一部分隊員通過參加宣講,加深了對十九大精神的認識,也更加明白,只有用群眾能夠理解的話才能宣講好,使精神轉化為行動,落地生根。」

「聽了上海交大學生的宣講,中學生們都受益匪淺。」華東師大第二附屬中學團委教師嚴婕說,上海交大學子的十九大精神宣講貼近中學實際,激發了中學生對高校學習生活的嚮往,鼓勵他們在新時代牢記使命,做有為的青年一代。

(統稿:記者 余闖 采寫:記者 蔣亦豐 劉盾 陳欣然 董少校 朱夢聰 潘玉姣 通訊員 柯溢能 黎鑒遠 陳文舉 景應忠 孫艷 於曉明)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4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落實新課標 教師要有三「本事」
破解「三點半難題」需綜合施治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