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了嗎?
大數據殺熟,冤枉。
這聲冤枉,主角冤枉。
有關「大數據殺熟」的話題火於3月份,起源於網友「廖師傅廖師傅」的吐槽:他表示自己經常通過某旅行網站訂一個出差常住的酒店,長年價格在380-400元左。一次辦理入住時了解到淡季的房費在300左右。他使用朋友賬號查詢,果然是300,使用自己賬號依然是380。
這種事情,如果不是個例,引起「眾怒」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衍生話題只會越來越多:怎樣看待攜程,滴滴等互聯網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的行為?大數據「殺熟」,真的能帶來利潤嗎?如何反制大數據殺熟呢?除了「殺熟」,大數據還做了哪些惡?
我將網路上關於大數據殺熟這件事的吐槽和指控,大致歸了三類:以攜程為代表的殺「熟」派,以高鐵管家為代表的通「殺」派,以360為代表的「熱心腸」派。
1、殺「熟」派
典型行為如購買機票、預定酒店、買電影票、線上約車。平台針對這一類行為的典型「操作」有四種:
(1)用戶離開平台再進來,剛剛查過的機票或酒店會從有優惠變為無優惠
(2)隨著用戶消費次數的增多,對部分用戶針對性的提升單價
(3)用戶使用專車較多,快車單價被提升
(4)VIP用戶的實際消費金額大於普通用戶
2、通殺派
知乎匿名網友提到:xx管家顯示票很緊張,搶票多次都無效,平台提示可以加價30元優先搶票,打開12306還有100多張票。其他網友也表示在使用其他購票APP時,也顯示沒有餘票,但12306官網顯示票很充足。
這類產品的特點是:不論誰來,你需要得到一個結果付的錢都是一樣的。但是,平台展現的是真是假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裡存在兩種情況:渠道商的問題,平台能拿到的數據是0;平台製造票緊缺的情況,刺激用戶付費搶票。我們這裡講的是後者。
3、熱心腸派
這類產品典型行為是「幫」用戶完成一些行為。
(1)2017年12月,360水滴互助被爆私自「幫助」用戶開通直播;
(2)2018年2月,360快視頻通過某些手段獲取一批B站用戶的賬號、密碼,並「熱心」幫其註冊快視頻賬號,並將這些賬號在B站的視頻「搬運」至360快視頻,這批賬號中有一個用戶叫做「共青團中央」。
上述三種大類是完全不同類型的「欺負用戶」,但是他們有一個共性的結果:平台獲取的價值最大化。
對,殺熟的不是大數據,而是掌握大數據的人。技術只是個工具,它是沒有是非觀也是不能被利益驅動的。有是非觀的、趨於利益的是大數據技術的使用者,殺熟的行為只是這些使用者對大數據的一個不良應用。
說個例子吧。
2016年5月,Uber透露他們的演算法人員可以讀取用戶的剩餘電量。技術人員稱「電量信息已經成為用戶對於高峰定價敏感性的最強特徵之一」。
簡單來說,當你手機即將沒電的時候,你會更容易支付正常花費的1.5倍甚至更多。我認為這裡最厲害的不是技術,而是心理分析。回到攜程事件,它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對本次出行的期待程度,實現「價格歧視」,這是一種經濟學理論啊。
所以,我們應該擔心的不是大數據會不會越來越厲害,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我們,未來會不會是機器的世界。我們應該擔心的是,這些前沿的技術以及越來越前沿的技術將會如何被利用。但其實,我們擔心也沒有用,因為誰掌握著技術誰才有絕對的驅動能力。
說大數據殺熟,冤枉。
再喊一聲冤枉,行為冤枉。
從表象來看,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我相信「價格歧視」的存在,也相信確實有商家對「老用戶」的支付價格做文章。但我們可以先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用戶覺得大數據在「殺熟」?
聲明一下立場:我遭遇過比新用戶支付費用高的情況,但我也享受過新用戶大額紅包。因此,我會分別從產品的角度和用戶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1、產品角度
絕大部分產品對待新用戶都是「討好型」的,給的優惠也是最大的。
新用戶在選擇平台之前,是面臨「選擇」的。我們要做的是「幫」他做決定,讓他看到我們不僅可以提供服務還讓出了利潤空間,從而提升用戶對我們的選擇幾率。
用戶是產品的生存之本,產品要存活、要發展,用戶是少不了。很多電商平台,新註冊用戶可獲取高額的組合紅包,都是這個道理。
2、用戶角度
先說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和朋友A在HK的某家店準備結賬,收銀員詢問我們是否有會員。朋友A有會員,此次消費被積了分;我沒有,對方詢問我是否要辦一張,新註冊會員有50元優惠券,本次消費就可以用。
可以看到,同樣的商品,我支付的錢比老會員支付的少,不是商家「殺熟」而是「悅新」:為了讓我成為他的會員,讓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道理放在互聯網上也是一樣的,老用戶看到的價格貴,可能只被補貼了1%,新用戶的價格低,可能被補貼了10%。只不過是商家把更多的利潤留給了「取悅」新用戶。
從以上兩個身份去分析「殺熟」這件事,可以看到,企業把更多的精力和讓利都留給了新用戶,不是殺熟,而是悅新。
典型的如,滴滴和uber大戰,美團和餓了么大戰。那個時候我們享受過1元打車,1元午餐。現在沒有了,大家都覺得外賣越點越貴,車越叫越高,優惠券越來越小使用門檻卻越來越高,實際上是平台本身不燒錢了,不燒錢維護老用戶了。
當然,有些商家除外。
但大數據絕對是冤枉的。
題圖來自ONE:吾空空
@我 只 想 看 緊 我 的 錢 包
長 摁 二 維 碼 識 別 關 注
TAG:產品經理小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