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嗎?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嗎?

各位真愛好~我是編輯部里披著偽淑女皮的撒野擔當,雪野。

不知道和我一樣遠離家鄉,在城市生活打拚小夥伴是不是時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孤獨

可能是加班完後的深夜買一份關東煮回去的時候,可能是戴著耳機站在地鐵里的某一瞬間,突然就會有一種空落落的孤獨感。

很多時候,這種情緒都是模模糊糊轉瞬即逝的,直到我看到這個人的畫,才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孤獨被如此準確的表達了出來。

愛德華·霍普 《夜遊者》(Nighthawks)(1942)

這個人,叫做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

毫不誇張的說,他畫出了一個時代的孤獨。

1882年的一個夏天,愛德華·霍普出生在美國紐約旁邊的一個小鎮。他好像天生身上就寫著「孤獨」二字,在學校里也是沉默寡言。雖然身高超過1米8,卻總是因為不合群被大家欺負。

被欺負了霍普也不吭聲,拿著畫板,在河岸上一坐就是半天。畫風景,畫河上的帆船。

霍普青年時代所畫

高中畢業之後,霍普進入了紐約一家美術「專科院校」學畫插畫。六年之後,靠著畫商業插畫賺的錢,他終於有機會前往當時的藝術中心巴黎見世面。

不過即使來到了繁華巴黎,霍普仍然是一個孤獨boy。

當時的巴黎,正發生著20世紀最劇烈的藝術變化,什麼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走馬燈一般輪番上場。但是這些「幫派」霍普卻一個都沒參加,還是用暗暗的清淡的色調,像小時候一樣沉默地畫自己「喪喪」風格的畫。

A Woman Sitting on a Bridge in Paris

經過三次前往巴黎的遊學之後,霍普回到家鄉紐約。但是這一次他發現,這座城市好像有些不一樣了。

偌大的城市裡,好像到處都是孤獨的人。

黑夜映襯下的餐廳里,穿著時尚的女孩孤零零的坐著,彷彿在等一個永遠不會赴約的人。

《自助餐廳》(Automat)

空蕩蕩的車廂里,人們專註於自己的事,不會交談,也不會目光對視。

1965 chair car

一座城市的早晨,剛剛起床的女人獃獃佇立在窗口,好像突然忘記接下來的這一天該怎麼度過。

morning in a city

敞開的玻璃窗旁,一個男人彷彿已經獨坐了一整夜。雖然身邊就是形影不離的戀人,卻仍然在這一刻感到巨大的孤獨和茫然。

《哲思之旅》(excursion into philosophy)

明明是繁華的都市,為什麼到處都是和自己一樣孤獨的人?

要知道,霍普學成歸來不久看到的,正是1920年代的美國。

那個時代被譽為美國的「黃金20年代」。一戰剛結束不久,經濟迎來了高速發展。大批的人來到城市,追尋繁華的美國夢。

就像霍普的所在的城市紐約,高樓大廈紛紛拔地而起,馬上就要超越倫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汽車也不再是什麼稀罕玩意,工業流水線生產的消費品被快速送往人們手中,一個巨大而充滿誘惑力的商業社會在逐步成形。

1920年代的紐約

這同時也是瘋狂享樂的「咆哮20年代」。姑娘們從緊身胸衣和傳統家庭中解脫出來,夜晚會穿著無袖短裙去參加party。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面就描寫了那個時候人們的瘋狂派對。人們縱情飲酒享樂,連榨汁的橙子皮和檸檬皮都可以堆成小「金字塔」。

但是,這樣繁華的美國夢,這樣熱鬧的享樂主義,卻造就了最孤獨迷惘的一代。

一戰以前,美國人還遵循著維多利亞時期簡樸節制的生活觀念。但是僅僅十多年,整個社會好像都變了樣。

人們開始離開家鄉,前往都市,不再奉行上一輩所堅持的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城市內也逐漸形成了一個「陌生人社會」。

在這裡,你可以不用接受任何束縛,同時,好像也不用和任何人有聯繫。

每個人都好像一座孤島。

這種孤島般的「孤獨和迷惘」在霍普的經典作品《夜遊者》中被他體現的淋漓盡致。

《夜遊者》(nighthawks)

這是一個深夜,大大小小的商店都已經關閉,只有街角拐彎處的咖啡館還沒有打烊。在這間店裡,聚集了一對中年男女,一個酒保,一個獨自飲酒的男人。

其實相對於店鋪的面積來說,人群所佔的空間已經不算小了。但是你一眼看上去,第一感覺還是一種深深的孤獨和寂寥。

這當然和霍普一向以來的陰暗用色有關係,但是除了大片的昏暗背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你看畫中人物的眼神:

你會發現,他們的眼神都是彼此錯開的。

所以,雖然是共處一室,但是每個人和彼此之間好像都被一層隱形的隔膜彈開。不難想像,即便身處在這樣一間咖啡館中,周圍也一定是「無聲」的。

這種「無聲感」,就是這幅畫孤獨感的最大來源。

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背景畫板。

不知道你們剛才看到關於1920年代的美國時有沒有一種感覺:

和今天的中國好像。

同樣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同樣物質在極大豐富。

但是也同樣的,大批的年輕人湧入都市,和家庭以及傳統觀念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割裂。

每個人好像必將成為一顆「原子」,獨自遊走在現代都市的宇宙之間。《夜遊者》中所描繪的人和人之間的「無聲感」同樣是今天的北上廣的背景板。

所以,再去回頭看霍普所繪的關於都市的那些畫。

你覺不覺得,其實就像我們今天生活的翻版?

你有沒有坐在一間咖啡館的桌前,等過一個可能永遠不會來的人?

你有沒有坐過末班的地鐵,在空曠的車廂里獨自放空與茫然?

你有沒有一個時刻,雖然身處人群,和朋友甚至和戀人在一起,卻還是覺得無話可說?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你必須學會對抗人生的寂寥。」

我以為,這就是描繪了一個時代的孤獨的霍普想要對我們所說的。

直到,最後看到了他的這樣一幅畫:

《清晨的太陽》(morning sun)

同樣是一個空曠的清晨,同樣是孤獨的一個人。但是,對比之前霍普描繪清晨與孤獨的作品,你會發現,這兩種「孤獨」,好像是不一樣的。

從右側窗口打過來的那束陽光,仿若一把鑰匙,打開了主人公的內心。在這片陽光中,她彷彿完成了一場和自己的對話。整個人都充實了起來,連神情也變得自足且放鬆。

仍然孤獨,但卻不再缺失,不再寂寥。

所以,回過頭來再去看那句話: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這句話其實一點都沒錯。

現代生活方式的變革勢必會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衝擊。我們不再那麼依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我們依靠自己,有的時候,也只能靠自己。

而他人的理解有時候甚至比奢侈品還要昂貴,你身處在人口千百萬的都市,可能都找不到一個能夠理解你的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孤獨就是不好的。

如果它是你想要填補與逃離的,那麼,你必定要用一生去對抗這種寂寥。

而如果你能接納它,好好和你自己相處,可能從下一個清晨開始,孤獨對你來說就不再孤獨。

所以,對的,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但在學會與孤島相處後,你會發現,原來你忘了一直有一片大海。

可以自在,卻不必寂寥。

— 今日互動 —

每個人都有無可逃離的孤獨時刻

但那可能也是發現自我的一個開始

點擊這幅霍普的畫,和我們說一說,

你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那個時候你的人生發生了什麼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外藝術 的精彩文章:

人類如何通過藝術解決焦慮和恐懼?
我的朋友們從八方趕來參加梵高生日會…

TAG:意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