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楊絳——讀《走到人生邊上》有感
「懷念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了解他的生平,而是讀他的作品。因為每一部認真鑄就的作品,都飽含著作者最真實、最深刻的思想精粹。」
楊絳先生「回家」了,「他們仨」再無生離與死別。楊先生是真名士,其人自風流,但這種風流卻不以那端端正正的「簡歷」而生髮,真正藏在她生活中和作品裡,有著讀書人真正的聰明。因為參加「有書共讀」的緣故,恰巧買了楊絳先生的書《走到人生邊上》,這個巧也真是榮幸備至。讀完,深感其人,自風流何不快活。楊先生沒有老年人那種老成持重的垂暮之感,反而文字間充滿了俏皮活潑,若是不知道底細,還真以為是個年輕人。
「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我最佩服的是楊先生臨到人生最後,也不放棄好奇心、求知慾和探索精神。百歲老人該是經歷了人世許多滄桑,尤其還自嘲為「晚清遺老」的她更是經歷了最動蕩的歲月,受到世人的尊敬被稱為「先生」,也受過苦難而到處躲避。按照慣例,德高望重、韜光養晦也沒誰敢有微詞,可楊先生是「先生」名士,自不如此,而是好奇地向後看看,自問自答地探索人生的價值。
「天地生人的目的,該是堪稱萬物之靈的人。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楊絳先生回頭去看,思索、洞悉「天地生人」的目的——當為萬物之靈。人生實苦,靈性良心往往迷濛在煙雨雲霧裡,為世事操心。老天何苦為難我們?楊絳先生給了我們一個最重要的理由:「人之善惡雜糅,就若頑鐵一般。所以修身謂之人的根本要求。」寶劍鋒從磨礪出,唯有不停錘鍊,才能達到各自有著不同程度的修養和收穫。人世的苦難正是起著如此這般的作用,人生大苦,大概便是這緣由吧。
「只有人類能懂得修鍊自己,要求自身完美。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生像是一場修行或者說修鍊,在紅塵中煉本事,修心,磨礪出自己的信仰。人經過順人情又合理的鍛煉,最終超脫「小我」。或許不如「堯舜」之德,卻必定或多或少留下成績。尤其在歲月的婆娑下,卻是老而彌堅。到老了,鍛煉了一輩子,能留下些成果,也算是不虛此生。這也是楊絳先生文章最後的自語。
讀罷《走到人生邊上》,完全看不到一點「夕陽西下」的哀嘆,也看不到一份「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躁動。有的只是平平靜靜的思索,喃喃自語,回頭看看過往,說說一生的價值。我們年輕人站在人生的這頭,楊絳先生站在人生的那頭,看著她,看到是她一路上的淡定和從容,到了邊上,最觸動人心的還是那句「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無關係」。讀其書,知其人,用閱讀這種最平等的方式緬懷楊絳先生,是我最大的尊敬和懷念。
※相比F-22蘇-57優勢在何? 俄羅斯空軍又能否挽回頹勢
※波音X-32輸掉的不只是顏值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