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詩閑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詩閑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范冰冰在2011年接受天涯訪談時說了一句非常勵志的話,原話是:「我挨得住多大的詆毀,就經得起多大的讚美」。這句話後來被用到了諾基亞的廣告里,顯然,承受苦難與取得成就歷來都是成正比的,很少有成就極突出,而未承受苦難的人。在唐代的詩人里,杜甫無疑是成就非常高的一位,同樣,杜甫所承受的磨難也足以與他取得的成就相比。

唐詩閑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畫像)

公元756年,已經44歲的杜甫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求仕因居生涯後,終於在「安史之亂」的戰火中不得不加入了逃難者的隊伍。

杜甫為什麼不能放浪天地間,做一個像李白一樣洒脫的人呢?這跟杜甫的家世有關:杜甫有兩個他自己跳不出的局限,既限制了他,也成就了他:1、杜甫是身出名門,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當官出身的,遠到晉代,他的祖先杜預曾是大將軍,祖先們多半充當過太守、刺史、縣令一類的官吏,就算到了最衰微的父親這一代,也有七品縣令的官職,他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做官,做官要施展自己的宏圖大志,報效國家的不二途徑,杜甫骨子裡是一個要謀求仕途發展的人;2、杜甫身出詩歌世家,他曾經對自己的兒子宗武說「詩是吾家事」,因此,他在作詩這件事上對自己要求極高。當官和做詩,是杜甫的終身願望。現在看來,他做好了其中一件事,做被後世稱為「詩聖」。

另一件為什麼沒有做好呢?

杜甫到長安求官的時候,唐玄宗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他眼看著海內昇平,社會富庶,於是覺得再沒有什麼值得操心的事情了,年過60歲的他一方面開始尋求長生不死,一方面把自己封鎖在宮禁之中尋求感官的享樂,終日沉溺聲色,他把國家政務都交給了李林甫,李林甫是一個陰謀家,他迎合唐玄宗,杜絕言路,一再製造冤獄,誣陷與他不合作的官員,像張九齡,嚴挺之(這兩位杜甫非常推崇)都被他排擠,賀知章也不得不申請度為道士,歸還鄉里(回家時寫了《回鄉偶書》,不久即病死),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被刺身死,李適之被貶,後被迫自殺於宜春太守任上,甚至李林甫還把持了科考,他讓參加科考的人一個也不能及第,考試結束後跟唐玄宗說,民間已經沒有剩餘的賢才了。751年秋天,杜甫40歲,他不但窮,而且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差,。這一年,長安下了許多天雨,到處牆屋倒塌,杜甫居舍門外的積水中生了小魚,床前的地上也長遍了青苔,他的肺本來就不好,這次又染上了瘧疾。他寫詩稱:「瘧疾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人過中年的杜甫生命垂危。到752年李林甫病死時,已41歲的杜甫在長安靠給有錢人做賓客謀生,他寫詩稱「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此時的杜甫,已貧病交困到了極點。在無數次的干謁名流之後,杜甫謀得了一個正八品下的看守兵甲器仗的小官。他決定在上任之前先回奉先看望一次妻子。

唐詩閑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詩意圖)

路上,他看到了民生狀況,他是見過富人們的生活的,於是他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骨名句。門內門外,咫尺之間,簡直就是兩個世界啊。

回長安任職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打到了洛陽,並在756年正月稱大燕皇帝,杜甫在長安淪陷前的一個月離開了洛陽,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唐詩閑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我們稱「安史之亂」,看似一場內亂,其實,安祿山的父親是中亞月氏種,史思明是突厥種,這次動亂本質上是一次種族的鬥爭。756年的7月,唐玄宗退位躲到了蜀地,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稱唐肅宗,在草莽中開闢朝廷,受朝賀時,只有30多個官員,百官都湊不齊。這時的杜甫逃亡到了羌村,他聽到這個消息,把實現抱負和國家復興的希望寄託到了新皇帝身上,於是,他只身前往靈武,途中要經過叛軍胡人的勢力範圍,他在路上,不能進也不能退,終於被胡人捉住,送進淪陷的長安。不過杜甫很快就被釋放了,這個四十四歲卻已滿頭白髮、未老先衰的「老人」胡人根本不把他看在眼裡,既沒有逼他投降,也沒有嚴格看管。他太不知名了。不久,他逃了出來,因此史書中這樣記載他:「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污」,他不像王維一樣,被俘還被迫做了叛軍的官。逃亡途中,杜甫親眼看到昔日的長安被胡人焚燒搶掠,官員們留在長安的家屬被一批批的殺死,連嬰兒也不放過,一直殺到雞犬。杜甫在逃亡困居長安之時,長久得不到家中的消息,更加思念家人。經冬到春,遠在安徽的妹妹,山東的弟弟,鄜州的妻子都讓他懷念。面對著這樣的春天,他寫出了那首人人熟知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天來了,詩人站在高處遠望,春望所見是山河依舊,可是國都長安已經淪陷,城池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亂草叢生,林木荒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艷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詩人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淚落潸然;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如果一個人內心是痛苦的,越是遇到樂景,越發會引發更多的痛苦,樂景表現哀情是詩歌常用的文學手法,比如《詩經》里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景色越是美好,心中的悲傷越發濃烈。

唐詩閑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詩意圖)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整整一個春天,老皇帝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新皇帝唐肅宗剛剛繼位遠在甘肅,沒有官軍的好消息,收復西京的希望太遙遠了,戰爭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詩人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的情景,好久沒有妻子兒女的音信,擔心他們的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此時,要是能得到一封家信該多好啊!此時的家信拿萬金也是不換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國愁家憂齊上心頭的詩人,在內憂外患的交迫之下內心焦慮至極,他搔首徘徊,意志躊躇,才發現自己的白髮越來越稀疏,甚至用手搔發,更覺短少,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

整首詩,詩人由國破家亡寫起,寫到與家人的戰亂分離再寫到自己的衰老。一個衰年老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完整而豐滿,感人至深。

如果不是這次戰亂,杜甫沒有這樣的經歷,他寫不出《兵車行》,寫不出《赴奉先詠懷》,當然也就寫不出《春望》,他在命運的摧殘中思想日漸進步,把眼光移向平民生活,也因此在藝術上漸趨成熟,終成一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世稱為「詩聖」、「詩史」,他承受的苦難正與他享有的歷史盛名成正比。這次戰亂,於國不幸,於杜甫也是不幸的,但對於中國詩歌,卻是大幸!

(【唐詩閑讀】之41,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唐詩閑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詩閑讀:「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