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節令體育
千百年來,五光十色、斑駁雜呈的中國傳統體育活動集中地反映出各個時期的風土人情,而表現在古代體育活動中的節令特色,恰如一條橫貫始終的主線,使這些體育活動形成一個突出的且相對獨立的部分,即節令體育活動。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多樣化的節日使節令體育活動的開展十分頻繁。這裡,我們僅能介紹其中主要的幾種活動。
1.「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唐人韋應物《寒食》詩詠道:「清明寒食好,春園花卉開。彩繩拂花去,輕球度閣來。」中國古代體育活動開展得最為豐富多彩的日子,便是寒食清明節。
這一節令最有代表意義的是踏青活動。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光融融,晴和明朗,生機盎然。人們紛紛湧出郊外,開始一年一度的踏青活動。杜甫《清明》詩:「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媚,爭道朱蹄驕嚙膝。」描繪出唐代長沙居民清明節傾城而出,踏青游春的情景。踏青是以舒散筋骨、呼吸新鮮空氣為主的體育活動,人們或漫步綠茵,嬉戲池畔;或氈地藉草,矚目風景;或在清新的空氣里欣賞各種精彩的技藝表演,熱鬧非凡。
蹴鞠、鞦韆也是寒食清明節里的重要體育活動。唐代詩人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中就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的描寫。蹴鞠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類似於今天足球的球戲,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十分流行,特別是在「禁火三日」,只吃冷食的寒食節里,蹴鞠活動尤為盛行。人們為了防止吃冷食對腸胃的損害,希望通過體育活動來溫暖、調劑一下身心。這一活動似乎更受到婦女的青睞,王建《宮詞》「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韋莊《宮詞》:「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都寫了宮女們在寒食、清明節里玩球並得到賞錢的情形。她們採取的是二人或多人散踢的所謂「白打」的蹴鞠形式。
寒食清明節的鞦韆活動也多在婦女中開展。「風煙放蕩花披猖,鞦韆女兒飛短牆」(李山甫《寒食二首》其二)。她們或者扶立桿架,或者借大樹枝栓上五彩長絲繩,盡情戲樂。清明節里婦女的鞦韆活動,成為歷代文人吟唱之重要題材。由於清明節鞦韆活動的盛況空前,因此明清時期甚至把清明節又稱為「鞦韆節」。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頗有特色的一種娛樂性體育活動。風箏在古代又稱為紙鳶、風鳶和紙鷂。明中葉時著名才子徐文長曾寫詩十首,總名曰《風鳶圖》。詩中歌詠了清明前後「村莊兒女競鳶嬉」的場面,還帶著懷念的心情追憶自己童年時放風箏的情景,十分感慨。清代大作家曹雪芹不僅寫了一本叫《南鷂北鳶考工志》的風箏專著,而且在其不朽名著《紅樓夢》中,對當時的風箏活動作了生動的描寫。風箏還是大觀園宴飲嬉戲中猜謎的題材之一:「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這便是《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的「風箏謎」。
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
2.「少年羈絡青紋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我國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定在三月三日)為「上巳節」。每逢此時,女巫便去河邊舉行「消災除邪」的儀式。人們也紛紛去河邊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洗去積穢,拔除疾病和不祥。史稱這種禮儀為「禊」或「祓禊」。這同時也是一個相聚遊戲娛樂的日子。
至遲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上巳祓禊的活動,這在《詩經》中就有反映。西漢之初,每當上巳之日,京城長安萬民空巷,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城東灞水或鏟水之濱,拔除不祥。到了東漢,隨著時代的變遷,上巳節的內容更加豐富了。人們來到東流水邊,已不僅僅是舉行沐浴祓禊的儀式,而是把它當成郊遊的大好時光。史載大將軍梁商在這一天更是引吭高歌於洛水之濱。在這裡,已看不到上古女巫的禮儀,而是充滿著活潑歡樂的氣氛。
從晉朝開始,上巳節又增添了臨水宴飲的風俗。這天,人們總愛邀請朋友宴集於環曲的水流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飄流而下,停靠在誰面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或「流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曾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與謝安、孫綽等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相聚賦詩,流觴飲酒,於是寫下了在中國書法史上千古傳誦的《蘭亭集序》。王羲之等晉朝名士給這個群眾性娛樂節日添注了文人雅士的情調。
3.「綠波如鏡欲浮天,端午人游錦水邊」
農曆五月五日的端午,從古至今一直是倍受人們重視的節日。至於端午節起於何時,起於何因,目前尚無統一的說法。但端午節的本來目的是為了驅邪辟疾、身體健康,則是毫無疑問的。《夏小正》說:「此日(五月五日)善采眾葯,以蠲除毒氣。」可見,早在夏代,先民們就已形成了五月五日去野外採藥除邪的習俗。從此目的出發,決定了端午節里必然有一系列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
端午節里的龍舟競渡以其悠久的歷史和龐大的規模而引人注目,特別是在漢魏以後,此項體育活動與紀念詩人屈原相結合後,龍舟競渡便被予以新的思想內容和民族特徵而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成為我國節令體育活動中的競爭激烈又富有詩意的項目之一。
早期的龍舟競渡活動,一般是水鄉人民自發組織起來進行的。競渡活動以其強烈的競技性、趣味性和崇高的理想色彩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隋唐之時,經官府的提倡,端午競渡活動更廣泛而熱烈地開展起來,據《南唐書》記載:「郡縣村社競渡,每歲端午,官給彩緞,俾兩兩較其遲速,勝者加之銀碗,謂之打標。」
古代長江流域的競渡之風最為熾熱,每逢端午,沿江兩岸的大小城鎮水鄉就變得十分熱鬧。人們穿著新裝,扶老攜幼,拜祭屈子廟,祭畢就開始競渡龍舟。是時,群龍一齊下水,一聲鼓響,船似箭發,兩岸歡呼,鞭炮齊鳴。划船健兒們均把此時此刻看成是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在古代端午節里,還有一些不為今人所熟悉的體育活動,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是射柳與馬球兩種。射柳,顧名思義,即用弓箭射柳枝,古代又稱為「躤柳」、「斮柳」、「扎柳」等等。射柳之戲發源於古代鮮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祭祀活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兩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射柳傳入中原,一直盛行到清初。馬球是中國古代一種比較成熟的體育形式,主要盛行在唐、宋、明三個時期,古書中多稱為「擊球」、「擊鞠」、「打球」等。
射柳與打馬球相奇妙結合併成為端午節里宮廷、軍隊乃至貴族之家裡必行的體育活動,是從金代開始的。《金史·世宗紀》:「大定三年五月乙未,以重五幸廣樂園射柳。皇太子親王百官皆射,勝者賜物有差。上復御常武殿賜宴擊球,自是歲以為常。」至此,端午射柳、擊球成為定製。射柳是一種騎在馬上的較射活動,需要寬廣的場地以騎馬奔跑,馬球場就很適宜。從另一方面看,射柳、馬球都是帶習武性質的體育活動,故能結成這一不解之緣。
4.「九日登高載酒游,莫辭沉醉菊花秋」
九九重陽節,是一個抒情的日子。每逢這一天,人們總要興緻勃勃地爬上高坡,舉目遠眺,飲酒賞菊,抒發自己懷古思親之情。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情此景,曾觸動多少羈旅他鄉的遊子鄉思,又牽動多少故老逸士的興亡感喟。因此,自古以來,重陽節的登高、賞菊就是一種體力與情感交融的遊樂體育活動。
重陽登高之俗,始於西漢。《西京雜記》記載:「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而後人卻給登高的來歷塗上了一層神話色彩。據《續齊諧記》中說,東漢時,汝南地區有一個叫桓景的人,隨神仙家費長房遊學。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全家當有大災,全家必須臂系絳囊,內裝茱萸,上山飲菊花酒,以避災禍。桓景照此行事,率全家人登山避災。從此以後,人們為了避邪,每逢九月九日,都要出門登山野遊,如此相沿成習。
古代,重九的「九」字有長久之意,「久」、「壽」相轉,因而在民間,「重九」之數又被賦予了另一種含義,即長壽。魏文帝曾寫信給鍾繇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太平御覽》卷三十六《魏文帝九日與鍾繇書》)
拋開這些迷信色彩,我們會看到,重陽節本身接近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金菊飄香,於時登高遠遊,極目遠眺,自然是十分愜意。這其實是重陽節成為我國秋季一個公共體育娛樂日子的重要原因。
以上,我們對中國古代主要的節令體育活動作了概略的介紹。雖然還很不夠,但已足以使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節令體育的豐富多彩。
近代著名學者黃遵憲說過:「風俗之端,始於至微,搏之而無物,察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和人相續,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雖其極陋甚弊者,舉國之人,習以為常。」人民群眾在創造人類歷史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的風俗習慣。因而,節日風俗一經形成,就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節令體育是人們在生活過程中共同感覺需要的東西,它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健身、娛樂要求,具有大眾化的色彩。因而,在盛大的節日里,往往迎來體育活動的高潮。當然,我們還應該看到,節令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僅出自於人們對娛樂、健身的需求,也在於人們對節日禮俗的遵從。因而節令體育的開展往往具有超乎體育之上的意義。龍舟競渡如果沒有同紀念屈原這一內容相聯繫,恐怕其開展的規模和流傳的歷史都是有限的,甚至很難形成一種較為完善的形式。節令體育之所以有強大的制約力,之所以世世代代流傳,之所以形成一種固定的形式,之所以難以改變和逾越,其原因正在於此。
本文原載於《文史知識》(作者熊志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色」彩中國,中國絕色
※大道知行講堂《「易經」智慧與卓越領導力》講座成功舉辦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