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卷微讀 茶壺

小卷微讀 茶壺

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看似多餘的

但恰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而這些事物卻是中國人

從古至今構築的精神世界

是創造品質及雅緻生活不可或缺之物

【第十四卷】

小序

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供春」最貴,第形不雅,亦無差小者,時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適用。其「提梁」「卧瓜」「雙桃」「扇面」「八棱細花」「夾錫茶替」「青花白地」諸俗式者,俱不可用。錫壺有趙良璧者亦佳,然宜冬月間用,近時吳中「歸錫」,嘉禾「黃錫」,價皆最高,然制小而俗,金銀俱不入品。

《游惠山詩》

敲火發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

吾生眠食耳,一飽萬想滅。頗笑玉川子,飢弄三百月

豈如山中人,睡起山花發。一甌誰與共,門外無來轍

— 蘇軾

茶壺,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牆)、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茶壺的基本形態有近200種。關於茶壺素有「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的說法,意即茶壺是專門為茗茶而生的。

明代散文家、收藏家張岱對紫砂情有獨鍾,在其著作《陶庵夢憶》「砂罐錫注」一章中說道:「宜興罐,以龔春為上,時大彬次之,陳用卿又次之。」

喝工夫茶,茶壺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明人馮可賓《岕茶箋》認為:「茶壺,窯器為上,錫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則適意者為佳耳。或問茶壺畢竟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得煎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於他茶亦無不可。」

意思大致是,茶具以陶瓷類為好,具體什麼窯器,則以「適意者」為佳。而茶壺的大小,則以小為貴,在於其能使茶「味不耽閣」,或許這正是小壺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紫砂壺與茶的天作之合,像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像是一對珠聯璧合的搭檔,互相成就了彼此的盛名。

紫砂壺以江西宜興所產為貴,宜興古稱「陽羨」,素有「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說法。就像是飲茶方式從唐宋的團茶碾末煎煮直至明人確立並相沿至今的沖泡法,紫砂則從粗製的日用陶器漸漸分離出來,成為小巧雅緻的案頭清賞,二者的完美結合凝聚了無數良工的心智與文人的才思。

文中所提制壺名匠時大彬,在制壺之初是請人代為書款然後鐫刻,後經刻苦自勵,竟能運刀成字,書法嫻雅,「在黃庭、樂毅帖間」,而這也成為鑒別大彬作品真偽的重要依據。發現,發展,發揚,或許這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傳給我們的最大收穫吧。

「壺裡乾坤大,杯中日月長。」用來說茶,未嘗不可。

台灣作家董橋說中年是杯下午茶,是攪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的下午。在他看來,「到了周末,衣上的征塵已消,酒痕已干,合當在茶杯中好好聽聽雨後深巷超越空靈的賣花聲」,便是無上的享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奶茶妹妹素顏照片曝光,原來劉強東每天面對的是這樣的女人!網友:太不可思議了!
黃家嶺村——好山好水出好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