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我來思》自序

《今我來思》自序

人間詩話|做最美古體詩詞原創微刊

我喜歡《詩經小雅》的句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前出版的兩本詩詞集分別命名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因此這次出版的第三本詩詞集定名為《今我來思》。

這些詩詞作品以弘揚傳統文化為綱,謳歌祖國山河、評論歷史人物、記載個人經歷、抒發個人情懷。這本詩詞集收集了我近七年以來的詩詞作品。每一首詩詞作品都代表了當時的真情實感。

好的詩詞作品,無一不是學習先賢優秀作品、熟練掌握典故、注意觀察自然與生活、充滿感懷感悟、奇思獨運、妙手偶得的。也無一不在自身感悟詩詞理論指導下精心創作完成的。

詩詞在唐宋以後已經遇到了瓶頸。許多後人認為好句好典都被唐宋人用盡了,特別是在在白話文時代,寫作古體詩詞還能寫出好的作品嗎?我的結論是:能,但很難。

穿越人間時空

我覺得寫古體詩詞作品,要有一種穿越時空,與歷史融合,與經典相化的體悟。

春秋戰國,禮崩樂壞,諸子百家都提出治國理政的藥方,在社會上廣泛活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開啟了中華文化的智慧之光。儒家的仁義禮樂,道家的清靜無為,墨家的兼愛非攻,法家的權謀法術,一直影響著後世政治、經濟、文化。他們用盡一生追求的精神價值是否久久回蕩在你的心中,影響著你的思想,指引著你的寫作?

三國兩晉的歷史人物,有著特殊的慷慨高逸之氣,曹操、曹植、嵇康、阮籍、王導、謝安、王敦、桓溫、王羲之、王徽之、謝脁、陶潛等魏晉士人,在國家禍亂,人民流離的歷史時期,或投身朝政,或從軍報國;或任情放達、或談玄飲酒;或嘯詠竹林,或歸隱田園。他們用人生悲歌世情之翻覆、功業之難成、生命之短暫,時運之無常。這些歷史人物的命運言語是否充盈你的內心,他們的感懷性情是否澤潤你的作品?

唐代國家強盛,民族自信,詩人和詩歌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峰。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劉禹錫、杜牧、李商隱這些詩人,經歷了初盛唐的繁華,中晚唐的戰亂蕭索。他們或用古風樂府抒發人生感慨,記敘社會的萬象;或用律詩絕句描摹自然山水、傳達個人性情。家國情懷、友誼親情盡書筆端;民間疾苦、廟堂運籌盡入詩卷;江南人情、塞外風物盡現視野;閨閣悲情、壯士奇志盡發音聲。這些作者和他們作品的意向在你寫作時是否環繞左右,影響著你的筆墨?

宋代文人或高居廟堂,參與改革;或流連江湖,文採風流。有王安石、蘇東坡、柳永、辛棄疾等宋代詩人詞家改唐詩抒情為宋詩說理,改唐人專攻詩歌為宋人詩詞兼擅。特別是以詩入詞、以賦入詞、以文入詞、以論入詞,把精於言情的詞,改造得可以言志,可以敘事,可以議論,可以感懷,使宋詞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度。他們的探索是否給你描繪了藍圖,標明了詩詞寫作的方向?

寫出人生境界

詩詞寫作還要有富於情懷、崇高清逸的人生境界。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提出,詩詞的最高標準在於有境界。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我覺得,詩詞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那麼,人生應該有什麼樣的境界呢?我覺得,人生應該有三重境界,一是志於學,二是成於道,三是游於藝。

志於學,就是要從小立志學習,並終身不斷學習。論語開篇第一句話就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學習中不斷地複習實習,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上下幾千年,經史子集;縱橫幾萬里,古今中外;從國家治理、到個人修養;從書本知識,到人情練達,都應該納入我們的視野,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要立志,讀書要趁早。許多朋友讓我推薦好書,過後告訴我沒有讀進去。這是因為沒有早年的學習基礎,有些好書註定和他無緣了。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不僅要讀萬卷,還要讀破,要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財富。否則,盡信書不如無書。

成於道,就是說要追求自己人生的成就,這個成就的取得要符合道。人的一生,總要實現自己的價值。陶淵明曾感慨:「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他在老年,感受到了自己一生,沒有成就自己的理想,那種感覺就像孤雲而沒有依靠。他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所以珍惜時間,善用時間,抓住機遇,積極進取,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同時,也要思考,我自己的人生,到底要實現什麼?儒家提出有治國安邦忠孝仁愛,道家主張無為無不為,佛教主張緣起性空。我覺得所有的成功,都源於對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和人性的把握,都須符合規律,符合道。

游於藝,就是人生應有莊子逍遙遊的精神,不被世人眼中的功名所束縛,漫遊於藝術的海洋,實現逍遙自在的人生。莊子主要思想是逍遙遊和齊物論。逍遙遊主張無我無功無名。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

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要平等地看待一切事物。心中不要存有過多的是非差別觀念,才能正確地處理各種關係。

莊子的思想,是告訴我們,要活在更高的人生境界當中,才能得到逍遙。我們年輕時候的一些追求,覺得像高牆,讓人仰望,覺得風景之美,盡在高處。當你人生到更高境界的時候,你覺得那不過是截矮牆,可以越過矮牆看到遠方的風景,也可以一步跨過矮牆,追逐更多更美的風景.

人都是生活在社會當中,古人對人生的思考,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山水田園,魏闕江湖,都可以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所,寄託心靈之處。

希望有情懷的人能夠志於學,成於道,游於藝,寫出抒發性情、境界高邁的詩詞作品。

追求人情詩味

詩歌寫作目標是興發感動。興發之要在於,敘之有詩情畫意,讀之有音階旋律,品之有靈性滋味。故詩詞作品要有風流蘊藉的詩味。

南北朝時梁代鍾嶸在《詩品序》中論述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什麼樣的詩是好詩呢,他說:「夫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他提出,四言詩,往往苦於文字繁雜而詩意不足;而五言詩則是眾作當中最有滋味的。有滋味,成了他評價詩歌作品的重要元素。

有詩味應當學會綜合運用賦、比、興。詩歌寫作要注意三個要點:賦、比、興。直書其事為賦,因物喻志為比,文已盡而義有餘為興。三者結合則是詩味最好。要學會多種筆法書寫其事。學寫詩,意興豪邁,一氣貫通,直書其事,排比連綿,此為賦。學寫詩,要以此喻彼,色彩斑斕,要看似說此物此事,實際說彼物彼事,此為比。學寫詩,要學會起興,好的開頭已經成功了一半;應該有所寄託,即所謂興寄;有興寄則有味道,可以讓人品味良久,覺滋味無窮,此為興。

有詩味要情感充沛。詩貴在寫作者真性情,有真性情方有好詩,無真性情無好詩。有真性情方能動己,動己方能動人。感懷詩、贈答詩,常常是作者或觀桃李春風,葉落秋寒,悵然獨處,忽起幽情;或對月思親,臨路送別,感情徐生,嘆息未絕,情思借詩詞抒發,讓人身臨其境,移情共鳴。文章留之千古,正是諸多泣血之句,致使讀者心靈振顫,感懷不已,籍以流傳不絕。

有詩味需要寫景造境。境往往是一種像。《文史通義》說:易之像也,詩之興也,變化不可方物矣。——有天地自然之像,有人心營構之像。」詩詞寫作,寫景造境極其重要。要彷彿身臨其境一般,根據心生之境,描繪情景,象徵萬事萬物,闡發內心之意。要善於勾摹風景,刻畫人物,演繹故事,生動自然。陶淵明田園詩往往如白描風景畫,李白山水詩往往如彩色電影大片。似眼前所見,似歷史曾聞,融古今為一境,風物為一體,將讀者帶入詩境,同感共發。

有詩味需要章法渾然。詩言志也。好詩必須有好的主題思想,然後敘述有一定的邏輯。好詩一般主題風雅達觀,敘述次第推進,邏輯清晰簡要。寫山水田園則志在高逸,寫詠史諷喻則濟世警人,寫邊塞遊歷則述志慷慨。敘述行所當行,止所當止,留有空白,言已盡而味無窮。整詩要前後照應,所敘之事,所言之情,所造之境,無不符合邏輯,抒發心志。

有詩味則要善用典故。後人語杜甫詩「無一處無來歷」。須知文字是中國特有的語言密碼,古人用字自有傳統,不可亂用。善用則文氣高古,不善用則混亂乏味。一句用典,直達人心,切中肯綮。遣詞造句,既要胸累萬機,又要匠心獨運,處處復古,即處處創新。

綜上所述,詩詞寫作時要情動於中,有感而發。詞發乎內,句合乎律,筆隨心傳,精心架構,用典自然,形成情、境、論的完美統一,才會偶有好詩好詞。否則有好字無好句,有好句無好詩,有好詩無好意,徒喚奈何!

臨近付梓,不勝惶恐。粗論詩詞創作體會,向詩友分享。盼不吝賜教。此序。

杜曉明

2018年4月於金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詩話 的精彩文章:

TAG:人間詩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