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奇藝上市後,未來網台關係將是何種走向?

愛奇藝上市後,未來網台關係將是何種走向?

一線導讀:2018年3月,愛奇藝在納斯達克上市。眼下,視頻網站無論是版權內容還是自製領域,都在一步步的蠶食傳統電視台的市場。隨著視頻平台在內容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或許未來至少在商業層面上實現對傳統電視台實現全面的超越和壓制。

文 | 李楊

2018年3月份,影視娛樂行業內的重磅消息當屬愛奇藝在納斯達克上市。在上市現場的連線採訪中,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還對愛奇藝許下了「十年之約」,稱希望未來10年能打造出一個藍圖,建立一個線上娛樂王國。

獲取愈來愈多資本加持的視頻網站已經從衝擊者變成顛覆者,與於傳統電視台的關係也越來越微妙。愛奇藝上市之後,有了充足的資金做後盾,即增加了其在視頻網站「燒錢大戰」中的勝算,同時也給視頻網站與傳統電視台之間的競合態勢帶來巨大的新增變數。

視頻網站進一步蠶食電視的市場

在此前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愛奇藝表示為了保持競爭力,需要繼續對原創內容進行投入,並計劃將擬募集資金50%用於擴展和加強內容。這也就意味著,視頻平台未來在提升內容供給等方面或將有更加靈活和創新的打法,而這將給運營日漸局促的傳統電視台帶來更加巨大的壓力。

1、超級網綜比肩電視綜藝

近兩年,網綜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2017年個平台上線網綜超過115檔,並且類型多樣,愈加垂直細分。與此同時,網綜製作體量高速增長,從千萬級邁入億萬級,比肩一線衛視製作成本,而超級網綜更是不斷推高招商「天花板」。

當下,視頻網站都主打現象級的網綜,節目在投入與影響力上與電視綜藝幾乎可以等量齊觀。去年,愛奇藝投入2個億打造現象級超級網綜《中國有嘻哈》,今年剛開年,視頻平台紛紛發力S+級項目,其中愛奇藝推出《偶像練習生》、《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三檔重量級節目,優酷則推出了《這!就是街舞》、《這!就是鐵甲》,而騰訊的《創造101》以及《舞者24》也即將上線。這些項目,無論是投入還是招商規模,都幾乎與往年衛視現象級的真人秀節目等量齊觀。

而與網綜招商額度不斷突破「天花板」相對應的,卻是2017年全國廣播電視廣告總收入首次下滑的現狀。眼下,不論是產量還是流量,網綜與電視綜藝之間的差距都在逐漸消失,甚至做到內容反向輸齣電視台,電視綜藝的市場顯然已經不那麼樂觀。

2、頭部版權劇資源的爭奪

對頭部內容的一致偏好,是影視行業馬太效應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從網台聯動到先網後台,在影視劇頭部內容面前,衛視平台似乎越發不及視頻網站硬氣了。

背後站著BAT「金主爸爸」,早已讓視頻網站的版權價格遠超電視台,如眼下正深陷撤檔風波的《如懿傳》,電視台價格為600萬/集,但網路版權卻達到了900萬/集。

而在題材上,隨著廣電總局「限古令」的發布,古裝題材劇成為重點審查對象。從今年第一季度各大衛視的播出情況來看,古裝劇可以說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今年,原本最有望成為衛視爆款的《如懿傳》《巴清傳》距離播出遙遙無期,多部原定在衛視播出的古裝劇集也由台轉網。現實題材成為了衛視破局的手段,但是從收視的表現來看,顯然不如預期。

但一直以來,古裝劇都佔據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且競爭程度相當激烈。隨著視頻網站在頭部內容投入的比重逐漸增大,不少製作精良的古裝劇、IP劇紛紛由台轉網,未來網站在作為收視主力的古裝題材上或將全面壓制衛視。

3、自製劇帶動會員收入

網劇市場已在國內影視業產業佔據不小的領地,2017年,網劇總量高達169部,其中如愛奇藝《河神》《無證之罪》、優酷《白夜追兇》《熱血長安》、騰訊視頻《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熱門網劇,不僅在播放數量上取勝,在受歡迎程度上也是獨佔鰲頭,為平台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群體的關注。

隨著自製劇的日益精品化,越來越多的自製劇被反向輸出到電視台,先網後台模式逐漸成為一大趨勢。更重要的是,強勢的頭部內容不僅能夠吸引廣告商,提高廣告收入,同時更為視頻平台帶來了可觀的會員收入。

截止2018年2月底,騰訊視頻會員規模達到了6259萬,愛奇藝會員規模突破6010萬,而優酷雖然自2016年12月後就未再對外更新其付費會員數量,但當年憑藉「天貓雙12」晚會,其會員數也層一舉突破3000萬。眼下,會員付費業務與廣告業務,構成了拉動視頻網站收入增長的兩駕馬車。

視頻網站在付費業務的發力,迎來了To C端的爆發。如今,付費業務已經成為逐漸視頻平台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反之,在電視台的角度上來看,仍然是依靠收視率來進行廣告招商,盈利模式較為單一,To c端的體系始終沒有進展。

如今,視頻網站已越來越多直接介入內容生產當中,電視台與視頻網站之間的相似性已經多於差異性。所以,不管電視台願不願意,網台之間的爭奪用戶的戰爭都已經打響了。

電視台謀求應對轉型

2018年,優酷、騰訊、愛奇藝均在內容上有著百億規模以上的投入,這樣的投入規模,已使得傳統電視媒體根本無法在同一層級上與之正面競爭。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電視台或許只有集中優勢力量,才能應對與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的這場競爭。

就在愛奇藝上市的一個星期前,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撤銷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建制,成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由慎海雄任台長。

這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媒體融合發展的一件大事,業內大咖王明軒點評中央三台合併時曾提到,信息時代,由於互聯網對信息傳播的通透性,形成的是開放性競爭環境,要麼成為老大老二的巨無霸,要麼灰飛煙滅,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因此,只有實現中央三台的合併,集中全部力量,調動有限的、所剩不多的資源,才能應對這場競爭。」

未來,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許也有可能成為傳統廣播電視行業的常態。改革之後,廣電平台很可能將以更多的市場化、商業化的運作,形成新的合力,來應對視頻網站的競爭。

未來,或將是競爭與合作的並存

眼下,視頻網站在商業價值上已與傳統電視台等量齊觀,無論是版權內容還是自製領域,視頻網站都在一步步的蠶食傳統電視台的市場。隨著視頻平台在內容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或許未來至少在商業層面上實現對傳統電視台實現全面的超越和壓制。

而在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大背景之下,新任掌門人慎海雄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先後會與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以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會面,引起了傳媒圈的廣泛關注。

此番慎海雄頻繁接觸BAT負責人,無疑是在媒體融合這一大背景下,看重了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優勢。其中在於李彥宏的會見中,慎海雄提到,希望雙方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在已有合作基礎上,深入發掘更廣闊的合作空間。有了這種「背書」,背靠著BAT的幾大視頻平台,未來或許與電視台轉向為商業層面上的有限競爭和宣傳層面深度合作關係。

不過,在三大台合併的第二天,廣電總局下發「特急」文件,進一步規範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其中,禁止非法剪輯節目,不得擅自對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創作,違規節目「投訴即刪」,而且未取得許可證的影視作品,將不得發布預告片、片花等內容,對行業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4月4日,針對社會輿論強烈關注的「今日頭條」、「快手」兩家網站播出有違社會道德節目等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會同屬地管理部門嚴肅約談了「今日頭條」、「快手」兩家網站主要負責人,責令兩家網站立即採取整改措施。

由此可見,在包括電視台在內的廣電平台整合完成之後,行業主管部門會將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互聯網視頻方面的內容治理和監管,而網台內容審核標準一致何時真正落實,也將成為業內的下一個注意焦點。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節目一線 的精彩文章:

四家衛視新劇重播率為0,「大劇一輪游」是因急於回本還是品相欠缺?
從《演員的誕生》到《聲臨其境》,演技類綜藝只有更加「極致」才能更好圈粉

TAG:節目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