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檢的那些事兒

體檢的那些事兒

你好

四月

最近在門診的時候,經常會碰見有些病人一進診室的門就說「醫生啊,我想做全身體檢,給我把所有疾病都查一下。」聽到這些有點無奈又有點生氣,因為有些疾病不是單純靠檢查來確診的,而是根據醫生的經驗及病人的臨床表現,也就是說也許你的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都顯示正常,但你也可能罹患疾病;比如特發性面神經炎(面癱),三叉神經痛、良性位置性眩暈等。

特立獨行的豬

相反有些人卻一直在逃避日常的身體檢查,以一線城市的「85後」中青年為主,他們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或創業的黃金時刻,加班、熬夜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枸杞保溫杯」、「秋褲」是他們的標配,但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擔心自己一檢查,查出一些問題,怕無力承擔,因為除了自己,家裡已無人支撐。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張愛玲《半生緣》

最近看了BBC的一期節目「Are Health Tests Really a Good Idea?」,今天就跟大家談談體檢的那些事。

首先:體檢結果只反應你當時的一個基本健康狀態(不會管你一輩子),在醫生的「字典里」沒有所謂的「全身體檢」,因為現有的儀器跟實驗數據根本不能顯示出所有疾病的表現,切記不能一味迷信檢查,一般體檢就是進行常規的系統性回顧,給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比如肺部CT可以查看肺部感染、肺結節、肺部腫瘤等疾病,血生化可以提示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等指標;包括一段時間特別熱門的PET—CT(人民幣7000多),也只是針對腫瘤患者評估腫瘤再發及轉移的情況,不建議日常使用。切記輔助檢查就真的只是輔助,臨床上明確疾病還是需要醫生的經驗及判斷。

臨床上也會經常碰見病人拿著化驗單來找醫生,「醫生,這個指標高這一點點(尤其是腫瘤標誌物),怎麼辦,是不是就代表我得了什麼病(腫瘤)了?」,其實醫生看病看的是人,不是化驗單、檢驗單,輔助檢查也存在一定誤差,要根據臨床表現判斷,稍微高一點一般建議複查或隨訪,明顯的異常需引起警惕。

其次:體檢數據評估現有的身體狀況,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檢結果可以幫你進一步干預以後的生活方式,比如糖耐量異常(血糖指標介於正常人與糖尿病之間)、血脂高的病人,就建議低糖低脂飲食、運動鍛煉、減肥等,如果不控制就很容易發展為糖尿病、高脂血症;再比如發現顱內動脈瘤,易破裂的瘤需要早處理,因為動脈瘤第一次破裂的死亡率高達30%-40%,再次破裂的死亡率為60%,第三次破裂死亡率就接近100%了。

最後:簡單說一下臨床的體檢項目分類,我們可以把身體比喻成一間功能齊全的房子,體檢就是檢查身體的每一個零部件及日常運行功能,A實驗室檢查相當於檢查房子的水、電等基本功能,B器械功能檢查相當於檢查房間特有的儲備功能,比如空調的制熱、製冷功能;C影像學檢查就相當於?檢查房子的結構-幾室幾廳、幾個衛生間,有木有少個馬桶。

A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免疫學、排泄物及分泌物、腫瘤標誌物等檢查。

B器械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肺功能、腦電圖、胃鏡、腸鏡、超聲等檢查。

C影像學檢查:拍片(X線)、CT、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檢查(PET)。

體檢項目男女有別,老少不同(因為每個年齡段的易發疾病譜不一樣),任何一個檢查項目都是不能相互替代,有各自不同的臨床運用,體檢之前可以諮詢醫生,給你定製個性化的健康體檢。

健康與生命是人生的最大財富,關注平時身體的每個小癥狀,多學醫學科普知識,每天自我檢查,正確對待體檢,正確對待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利拉德:不會唱歌,怎麼當周最佳?
吸脂案例展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