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聲律啟蒙

國學:聲律啟蒙

前 言

《聲律啟蒙》按照《平水韻》平聲三十韻分部編寫。《平水韻》是古代韻書,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劉淵,在著《任子新刊禮部韻略》時將隋朝陸法言的《切韻》(分平上去入206韻)進行合併,分為107韻,同期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韻略》,分為106韻,二者基本相同(106韻和107韻的區別只在於上聲的「拯」「迥」兩部合併與否),這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平水韻」。「平水韻」雖然南宋時才出現,但它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作詩用韻的實際發音狀況。後世詩人作格律詩,也一直要用這種分法。古代韻書選取每一個韻部的第一個字作為這個韻部的代表字,以便於稱謂,如「一東」指平聲第一部,「東」是這個韻部的代表字,與「東」韻母相同的字都歸屬於這一韻部。格律詩一般押平聲韻,很少押仄聲韻,更不能平仄互押。《平水韻》把平聲字分為上下兩卷,稱為上平聲、下平聲,共30部。這30部中的字的歸屬是古代文人必須熟悉的。這是《聲律啟蒙》遵循《平水韻》上、下平聲三十韻部來編寫的原因。

《聲律啟蒙》以《平水韻》上、下平聲三十韻為目,分上下兩卷,每卷十五個韻部。上卷為上平聲,韻目依次為:「東」「冬」「江」「支」「微」「魚」「虞」「齊」「佳」「灰」「真」「文」「元」「寒」「刪」;下卷為下平聲,韻目依次為:「先」「蕭」「餚」「豪」「歌」「麻」「陽」「庚」「青」「蒸」「尤」「侵」「覃」「鹽」「咸」。

《聲律啟蒙》在每個韻目之下各有三則對文,它們的結構相同,都是十六句、八個韻腳。玆以「一東」韻的第一則對文為例予以說明:「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這則十六句對文的韻腳依次為「風」「空」「蟲」「弓」「東」「宮」「紅」和「翁」,都屬於「平水韻」中「一東」韻部。從中可以看出《聲律啟蒙》選取的都是每個韻部的常用字,這些字在詩文創作中出現的概率大,經過學習者的熟讀和背誦,這些常用字屬於哪個韻部便被牢牢地記住,成為將來應試和寫作的基本功夫。

《聲律啟蒙》的每則對文各有對句十對,從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由簡到繁,都組成工穩的對仗。還以上引「一東」韻的第一則為例,共有「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十對對語。這種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編排方法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是很科學的。《聲律啟蒙》的對句注重了屬對的各個因素,首先是辨明字聲的平仄:屬對講究平仄相對,平聲與平聲或仄聲與仄聲是不能形成對仗的,如「雲對雨,雪對風」,換成「雪對雨,雲對風」則不可。(古代入聲字屬於仄聲,但現代普通話已經讀不出來,如「樓對閣」的「閣」字就是入聲字。)在對仗中,雙音節詞的第二個字是平仄讀音的重點。第一個字可不講求,如「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這一聯中「人」與「天」都是平聲,但並不妨害其對仗的工穩。其次是同類詞性的字詞相對,如「三尺劍,六鈞弓」這個對句,數量詞和兵器名逐字相對,非常工穩。至於對仗中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虛詞對虛詞、實詞對實詞等更高一層的講求,《聲律啟蒙》的各條對句也都起到了很標準的示範作用。

《聲律啟蒙》的對句中包含了大量的典故,用典是詩文創作中常用的手法,典故本身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容,學習者在學習屬對的同時,也學習到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知識,這種一舉多得的教育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教育的優長之處。關於《聲律啟蒙》用典的考究,這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五微」第二則的「寬對猛」,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國子產關於治國「寬」和「猛」的遺言及孔子對子產遺言的評論,如果改為「寬對嚴」,雖然字義上是可以成立的,但二字皆為平聲,不可用作對仗,而且也缺失了典故的依據。前面所引的「三尺劍,六鈞弓」,除了字面上形成完美的對仗外,本身也各含有典故,這使簡單的對句包含了深厚的內涵,對於增加學習者的文史知識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聲律啟蒙》是聲律、音韻和典故這些蒙學知識的綜合體,它為學生今後寫作近體詩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從實用的角度來說,也為今後學生參加科舉考試進行了基礎培訓,是一部極好的詩文創作入門教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蓑煙雨的分享 的精彩文章:

TAG:一蓑煙雨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