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個你所不知道的雙效好書背後的故事

五個你所不知道的雙效好書背後的故事

能得到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又能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 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殊為不易。本報搜集了一些這樣的雙效書案例,它們背後有哪些輕易不與人說的經驗,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出版故事呢?

GIF

浙少社:前瞻性著作開拓兒童文化理論研究新領域

王宜清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簡稱浙少社)於2013年出版的《信仰的種子》曾榮獲國家出版基金。首印了1.5萬冊。這本書依託浙江省文明辦、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大型新聞行動「信仰的種子」全新策劃而來,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浙江精神。全面反映了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與未成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歷程與成就,《信仰的種子》不僅對今後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有著良好的指導意義,對全國其他地區而言,也有著寶貴的借鑒意義。同時在引導青少年追求崇高信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面,是一本很好的範本。這本書通過「種子」的視角來談「信仰」,跳脫出了以成人視角研究孩子的常規模式,大膽嘗試以孩子的眼光寫孩子的心聲,最真實地記錄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體現了角度上的創新。圖書獲得了驗收小組的一致好評,該項目被評定為優秀。

我社最新獲得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項目是「思潮前沿·中國當代兒童文化研究」系列,首批4冊,收入湯素蘭、蕭萍、張國龍、李利芳等4位青年學者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

近年來,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繁榮發展,童書出版的「黃金十年」,兒童文學所佔的比重是最大的,然而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和研究相對滯後。「思潮·前沿 中國當代兒童文化研究」系列理論著作,既是對兒童文化理論研究疆土的開拓,又是未來中國兒童文化理論的一次歷史積累,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該書系前瞻性的理論研究對繁榮兒童文化理論,豐富兒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是難能可貴的具備前瞻性和國際視野的學術著作,對當下兒童文化研究具備很高的實踐指導意義。

這套書由我社文學出版分社承擔項目運作,浙少社文學分社是國內首家專做兒童文學圖書出版的出版分社,坐擁龐大的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資源;編輯團隊出身專業,目前16位成員當中,文科碩士特別是文學專業碩士佔了近八成,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知識儲備,在該項目的策劃運作過程中,與作家、理論家能進行很好的溝通和對接。

「思潮前沿·中國當代兒童文化研究」系列共4冊,分別是湯素蘭的《新媒體時代中國兒童文學發展趨勢研究》、張國龍的《青春文學與青少年亞文化》、李利芳的《新時期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家個案研究》和蕭萍的《玩轉兒童戲劇》,涉及兒童文學、青春文學、兒童戲劇、文學評論、童書出版等不同領域,我們為圖書配備了最為合適和專業的編輯人員。比如蕭萍的《玩轉兒童戲劇》,是一部專業的有關兒童戲劇的理論書系,而我們這本書的責編之一就是本科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的文學碩士,在文稿編輯過程中,對內容的專業審核和把控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以確保優質地完成圖書的編輯出版工作。

圖書的裝幀設計,我們一改理論書厚重沉悶的定位,採用淺色明亮的色系,突出該理論書系的前沿性和新思潮的創新性;採用雙封設計,內封使用了果綠、玫紅、杏黃等專色鋪地,外封下半部分沿用內封色條,白色鋪地,書名和宣傳語穿插內封主色調及黑色字體,清新雅緻中不失穩重。這樣的設計定位,與這套作為側重思潮前沿研究的理論書系氣質相符,很容易在一堆相對厚重沉悶的理論書系中脫穎而出。我們希望精品圖書是從內而外地呈現精品意識,不僅文本品質優良,圖書品相也能與之相拼配。

GIF

新蕾社:走在文博類少兒出版物的前沿

新蕾社高雅

讓孩子從小愛上博物館,既是家長、老師們的心愿,也是整個社會特別是博物館人的責任。博物館文化教育也隨著大熱的文博類綜藝節目的播出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新蕾出版社文化教育中心主任高雅向記者介紹,「博物館裡的中國」由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和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潘守永聯袂擔綱主編,新蕾出版社歷時四年精心打造。叢書打破了傳統以館分類的模式,按照主題分類,將藏品的特點、文化價值以生動的故事講述出來,讓孩子們認識到,原來博物館裡珍藏的是歷史文化,是科學知識,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從而吸引更多的孩子親近博物館、了解中國文化。

創新選題開闢兒童讀物新天地

長久以來,我們習慣將兒童讀物與兒童文學作品,或者說是兒童文學中的純文學作品畫等號,忽略了兒童閱讀需求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適合他們的語言講出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事實上,無論是近年來關於文化遺產、文物保護的話題不斷被新聞報道提及,還是博物館擁有諸多的文化資源卻缺少傳播途徑,抑或是家長在書店中找不到適合給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普及的書籍,都讓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在中華傳統文化普及類書籍,尤其是中華傳統文化普及類的童書領域,一個強大的社會需求正在形成。

縱觀目前的圖書市場,與文物相關、與博物館相關的圖書內容大多艱深晦澀,通過文物來生動形象地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更是鳳毛麟角。這樣的圖書,難以引起青少年讀者的閱讀興趣,更遑論吸引其從小愛上藉由博物館藏品所體現出來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的孩子不應該只會機械地背誦「三百千」《弟子規》,他們更應該了解寫在古籍里的文字、躺在展櫃中的文物,都是中華民族創造的鮮活的歷史和文化,在流金歲月里經時間長河洗禮而愈加熠熠生輝。抓住這個機遇,新蕾出版社策劃推出了「博物館裡的中國」系列叢書,將博物館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編輯理念奉獻給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告訴他們博物館裡有知識、有文化,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博物館裡有一個豐富絢爛、多姿多彩的中國。

實力雄厚的專家力量與認真、進取的編輯團隊

回首從確立選題到圖書出版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編輯們將這段時光稱為「一場充滿驚喜和創意的旅行」。

中國已經有了超過4000家各類博物館和數以億計的藏品,如何從浩如煙海的藏品中選擇出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藏品展現給孩子?編輯實地走訪、電話拜訪了全國80多家重點博物館,面見約談了30位以上博物館專業的專家、學者和博物館愛好者,並召開10次以上大中小型討論會,確立了由2位主編、8位編委、20位作者組成的創作團隊。他們中有省級重點博物館相關部門負責人,有博物館學教授,有博物館相關研究領域專家,還有常年在博物館與孩子打交道的義務講解員等,他們的背後還有許多專家學者的學術支持。

「叢書打破了傳統以館分類的模式,按照主題分類,將藏品的特點、文化價值以生動的故事講述出來,讓孩子們認識到,原來博物館裡珍藏的是歷史文化,是科學知識,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從而吸引更多的孩子親近博物館、了解中國。」提到「博物館裡的中國」的編寫理念,叢書主編潘守永先生這樣分析道。

為保證圖書的前沿性、專業性、權威性、傳承性和趣味性,文稿創作過程中,編輯翻閱了很多博物館方面的圖書,觀看和歷史、文化有關的電視紀錄片,與作者反覆溝通,希望在藏品的海洋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帶給孩子一場文化盛宴;樣稿審讀過程中反覆斟酌,找到最適合孩子的表述方式,又邀請既有考古學、博物館學專業背景,又具有歷史素養、文學素養,同時對圖書出版有一定經驗的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圖文層層把關;美術設計過程中,對書中的幾千張精美圖片、幾百幅卡通插圖一一寫出設計建議……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這部叢書每一頁的版式設計、文字、照片、插圖都經過精心設計和巧妙構思。編輯力求讓文字和插圖「活起來」,讓藏品如一個個精靈般站在讀者面前,把自己的故事講給讀者聽。

此外,每冊圖書後均加入了「博物館參觀禮儀小貼士」「博樂樂帶你游博物館」等互動環節,孩子讀過該書,在真正走進博物館時,隨身所帶的不僅僅是一雙發現的眼睛,更懷有一顆對歷史、文化、藝術的尊重之心。

這一次「博物館裡的中國」之旅,正如該書系的編輯所說,遇見了600餘件藏品,分布於國內外近150家博物館。這些藏品或在海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或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或能展示中國從古到今的科技成就……中國古往今來的發展歷程,豐富燦爛的文化傳承,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非常真切的展現。

用做精品的態度打造基金項目

「博物館裡的中國」叢書共10冊,呈現出一個多樣而又立體化的「中國」,從多個全新的角度展示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策划出版階段,新蕾出版社就以打造精品的態度從圖書內容,專家領銜等方面努力,力爭把這套書打造成一套傳世之精品,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後,又對內容進行細緻打磨,在叢書權威性、精品性上下功夫。事實證明,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叢書不僅按國家出版基金要求高質量出版、結項,在2017及2018年度還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及出版政府獎,兩項大獎。

在傳統圖書出版之外,新蕾出版社不斷創新合作模式,針對不同渠道的特點優勢設計合作模式,在新媒體、文化傳播機構、文創產品開發等領域發力,力圖以「博物館裡的中國」這套圖書為依託,全方位展示文物的魅力、博物館的魅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GIF

外研社:16年磨一劍的《漢法大詞典》

外研社李莉

《漢法大詞典》成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法語工具書的又一重要品牌。上市第一年便取得了年銷量近2500冊的不俗成績,而2016年推出的配有APP的《漢法大詞典》(新媒體版)更是一經上市便顯現出良好的市場效應,從銷售結果來看已逐步取代舊版本,成為該品牌新的增長點。在法語圖書市場整體進步趨緩的大環境下,「漢法大詞典」系列可以說是以其適於學習者所需的豐富、嚴謹的內容所產生的實用價值在變幻難測的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漢法大詞典》是一項規模宏大的工程。項目歷時久,自1998年啟動至2013年稿件交齊,編寫15載;從2005年著手編寫到2014年10月詞典正式出版,編校也長達十年之久。詞典篇幅長,收錄了10萬餘條目,全書共計700多萬字、2300多頁。參與人員多,有編者、審訂、編輯、校對、技術支持人員…… 項目執行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協調好各方人員,有計劃地推進項目進度,並保證項目質量呢?記者對出版方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進行採訪時,責任編輯李莉介紹了出版項目的成功經驗,值得行業借鑒。

首先,全面把握詞典的內容,保持與編者的良好溝通。在項目啟動之初,需與主編商定具體的編寫方案、編寫體例等;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應及時與編者溝通,確定解決方案,並記錄備案。

第二,遵守詞典編校要求,遵照國家語言標準。詞典是一種具有特定功能的工具書,它自身的特質要求編校覆蓋特定的內容和遵照特定的程序。此外,《漢法大詞典》是語文工具書,涉及漢語的部分需遵照我國國家語言標準,涉及法語的部分也需參考法語出版業的有關規定。

第三,制定項目計劃,統籌安排各項時間。將項目劃分成幾個模塊(如正文、附錄、附文),模塊下細分具體內容(如按字母段細分,按專項細分等)、各項內容對應的流程階段(如編加、線上校對、紙稿校對、專項檢查等)、運轉方式(如先後進行、同步操作、流水作業等),以及對應的時間段。只有制定了詳細的項目計劃,才能夠較好地把握項目的進度。

第四,撰寫項目文檔,確立項目執行規範,統一執行標準。項目文檔是項目執行的規範性文件,在項目進行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對該階段的任務向參與人員做詳盡的交待,以明確任務目標、執行方式等,按照統一的標準執行。我們制定的與該項目有關的文檔有:編寫說明、編校說明(線上),通讀校對說明(線下)、專科詞條翻譯及整理說明、拼音專項檢查說明、中文部分通讀要求,等等。

第五,合理安排人員,根據任務選擇最適合的人。如學科詞條延請了相關學科領域專家以及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專家進行了專項審訂,附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的專家編寫,附錄《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及其居民、首都(首府)和貨幣名稱》由外交部專家審訂,等等。

第六, 加強質量管理,實行內部和外部雙重質量控制。內部質量控制即社內五審制和社內質檢,外部質量控制則為社外專家對中文部分、法語部分、專科詞條、附錄等進行的審訂。雙重質量控制可有效地保證詞典的質量。

第七, 新技術是提高項目質量和效率、加強項目管理的有效工具。2010年外研社從國外引進詞典編纂平台,經慎重考慮,決定將《漢法大詞典》已經套版的部分轉入詞典編纂平台進行編輯校對。該詞典結構複雜,數據轉換具有一定的難度,轉入平台編校存在風險。但經過嘗試,事實證明,詞典編纂平台在優化統一詞條結構、搜索統改配套詞或同類問題、管理編校流程等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優勢。結構化的數據轉入排版平台時,易於做到格式統一,大大降低了在紙稿上校對的工作量,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詞典編校的質量和效率。

最後,向上級領導按時彙報項目進程,重要問題及時溝通,必要時申請資源支持也非常重要。按時彙報,便於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重要問題需請示領導意見,做到上下透明。遇到個人力量無法解決的難題,可向領導求助,後者可調動資源,從而協助編輯完成任務。

GIF

人文社:用匠心打造《杜甫全集校注》

夜雨

《杜甫全集校注》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杜甫全集校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14年1月出版。這部歷經36年三代學人接力,最終成書12冊、680萬字的大部頭,至今銷量過萬冊,且多為大眾市場售出,這對一部學術著作來說,頗為難得。

《杜甫全集校注》是國內首次對「詩聖」杜甫的作品進行全面搜羅、嚴謹比勘、精細注釋和集評,是對集大成式詩人作品進行集大成式的整理,可謂是杜甫研究的里程碑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部主任葛雲波告訴記者,這部作品之所以受大眾讀者歡迎,主要有4大原因。

首先是作家經典。千古詩人推杜甫。杜甫詩關乎時事,關心民瘼,被譽為「詩史」。其思想人格在歷史上有著光輝地位,他的憂國愛民之情,挽濟危難之志,得到知識分子及普羅大眾的欽佩和熱愛。杜詩反映的生活面異常廣闊,豐富多彩,其心境情趣,歷千年而猶能令你我動容。杜詩在藝術形式上突破舊軌,再創新規,追求藝術上的完美,尤七律詩在藝術造詣上已達到至精至醇之境界。其思緒浩茫,包容宇宙,弔古傷今,慷慨淋漓,宏麗沉渾,律切精深。可以說,杜詩是中國人的精神故鄉之一。

其次是整理者均為專家學者。《杜甫全集》校注組前由蕭滌非先生主編,後由張忠綱教授負責全書通稿和終審。副主編有廖仲安、張忠綱、鄭慶篤、焦裕銀、李華及王佩增等多位杜甫研究專家。這個由國內一流學者組成的學術團隊,為做好這個文化善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整理過程歷經30餘年,不是催出來、趕出來的,是歷經多年研究積累自然而成的。他們還曾沿杜甫當年行跡,長途跋涉,對照杜詩,作實地考察。這群學者,自喻為「心甘情願為杜甫賣命」的人,當該書出版後,校注組的成員因此重聚,當年的年輕學子,多成耄耋老人;期間更有5人先後離世。他們可稱得上一群可貴的文化匠人。

第三是整理到位。這表現為搜羅版本繁富,校勘精細,體例精到,包涵深廣。《杜甫全集校注》以《宋本杜工部集》(《續古逸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十四種宋元刻本及明抄本《新定杜工部古詩近體詩先後並解》,又以《太平御覽》(商務印書館影宋本)、《文苑英華》(中華書局影宋本140卷、影明刊本860卷)、《樂府詩集》(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宋本)、《永樂大典》(中華書局影印本)中所徵引者參校。共收集、校勘杜甫詩20卷(1450餘首)、文賦2卷、疑偽之作輯考1卷,每首詩(文)校注分題解、注釋、集評、備考、校記五項內容。附錄5卷和篇目音序索引。這是一部以嚴謹科學的態度,編錄謹嚴、校勘審慎、注釋詳明、評論切當、附錄完善的帶有集校集注集評性質的新校注本,並把集眾說與樹己見很好地統一起來。無論是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是規模的宏大和體例的完備,都超過了歷史上公認最好的注本《杜詩詳註》,可謂匠心獨運之巨著。

第四是編輯隊伍精良。人民文學出版社具有優秀的編輯傳統,古典部擁有一支專業精幹的編輯團隊,在編校過程中,編輯們及時就書稿中存在的問題與校注者溝通,責編之間也相互切磋,除統一體例之外,對校注者關注不到的地方進行補苴,提出意見和建議,以確保校注的質量。

書稿完成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向國家出版基金申請了出版資助,並於2012年獲得支持。經過2年多的集中編校,終於完成了全書的編輯出版。此外,《杜甫全集校注》還是國家古籍整理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大作家集」之一,原新聞出版總署「十二五」重點項目。這一文化匠人的匠心之作,先後榮獲2015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可謂實至名歸。

張忠綱教授曾回憶恩師蕭滌非86歲高齡仍手不釋卷,逝世前一個月,還在審閱《杜甫全集校注》的樣稿。這一以學術為生命的執著精神,使他刻骨銘心。他也因此砥礪奮發,研杜不輟。歷經36年磨鍊的《杜甫全集校注》的出版,上對古人,下詔來學,既是對詩人杜甫的最好紀念,也是幾代學人薪火相傳的學術精神的典範,為民族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樹立了耀眼的精神里程碑。

GIF

化工社:四步走取得雙效豐收

夜雨

《分析化學手冊》

《分析化學手冊》是一部經典分析化學工具書,由我國眾多專家編著,以1800餘萬字,展示了現代分析方法和技術,累計銷量過15萬冊。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該書責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化工·環境出版分社編輯傅聰智、李曉紅。

經典專業工具書《分析化學手冊》至已修訂出版三次,2000年出版的第二版曾榮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2016年出版的第三版傳承經典,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手冊服務於多學科、多行業、多層次人群,造福社會和人民。

要打造一部經典,就像老農耕種,要獲得雙效豐收,就要在以下方面多做文章。首先,出版社要傾全社之力,做好選題「播種工作」,邀知名專家編委會為圖書質量保駕護航。編審委員會由10位院士,多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在內的分析化學界34位知名專家組成。為編寫這一手冊,近200位專家殫精竭慮,這也是化工社對作者資源長久積累後的一次集中釋放。

其次,編輯要以嚴謹作風,加強「田間管理」,進行「中耕作業」,落實創意,打造精品。1800餘萬字的篇幅,從組稿到出版的6年時間,2位編輯事無巨細,歷盡周折。編輯成立了編者的微信群、QQ群,及時進行進展彙報,有效推進並協調了編寫進度,從而保證了書籍的出版時間。在審稿過程中,常為一個定義或術語,查閱很多資料、文獻,與作者反覆確證。為提高書籍質量,編輯們還藉助各種學術會議,徵求與會代表對手冊的看法,並與專家面對面協商;必要時,也會專程出差去拜訪作者,召開各分冊編寫討論會議,協調進度、完善書稿。

再次,加強與作者的情感維繫,作者以甘於奉獻的精神和認真態度,竭力完成稿件撰寫。叢書各分冊主編和編者都遴選自相關主題研究領域的領軍人才和富有科研經驗、長期堅持在一線科研陣地的研究人員。如梁逸曾先生是我國化學計量學領域的權威,國際化學計量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從2012年起,他開始了《化學計量學》分冊的撰寫工作。2014年底,他不幸罹患淋巴癌。國家出版基金對於項目的完成時間要求非常嚴格,留給編者的寫作時間已不足一年,兩位編輯提議遴選一位候選人幫他完成剩餘的工作,以便他休息養病。但梁先生婉言謝絕,並表示他非常看重這本手冊的編寫,一定要自己完成這件可能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後一件大事。何況,換編者可能導致書籍的內容和風格不一。梁先生在病榻上仍筆耕不輟,在放化療期間也也沒有中斷。稿件完成後,其病情再次惡化,最終他在生前未能看到手冊成書,甚為遺憾。但正是作者如是傾注心血,才有效地保障圖書的內容質量,讓這部作品多年來能得到讀者的一致認可。

最後,手冊出版後,出版社以責任編輯為核心,調動各種資源宣傳推廣,讓更多的分析化學從業人員知道手冊、了解手冊。通過專業會議、專業微信群、專業公眾號、專業期刊和網站、作者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等專業渠道,通過天貓營銷會、圖書館館配會、社內同事朋友圈和教材部門的相關會議等出版社自有渠道,對手冊進行了全方位的營銷。同時積極開拓分析專業網路代銷平台。這些工作都進一步擴大了手冊的影響力,以讓國家出版基金優質圖書惠及更多讀者。

可以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手冊上市後,獲得了來自讀者與專家的高度認可,真正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的精彩文章:

小程序怎麼玩?能否造就大生態?
區塊鏈加速落地文娛產業!你再不關注,就真OUT了

TAG: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