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對這一點的領悟和實踐,超過後世中國絕大部分軍事家
最新
04-14
一個人的能力,大部分取決於他的經歷。首先,項羽的祖父是抗秦名將項燕——其先擊敗了李信的二十萬秦軍,再被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所斬殺。項燕死而楚滅。項羽可以說是背負國讎家恨於一身。
其次,項羽少年時代就跟叔父項梁四處流亡;過著朝不保夕,危機四伏的生活。少年時代的非人的磨練,再加上真正的長者——項梁(關東哪個國家我沒去過?)的教導——才能使項羽迅速成長起來。人家的前二十五年在幹啥,我們的前二十五年在幹啥,想想都覺得慚愧。
項羽的勇,不僅僅是個人的武勇,而是他對斬首和士氣的理解。項羽初出茅廬之戰就是斬首會稽守殷通奪取會稽郡,再就是斬首「卿子冠軍」宋義奪取楚地起義軍領導權,三就是破釜沉舟巨鹿之戰大敗秦軍主力,四就是三萬人打爆劉邦五十六萬主力;滎成對峙差一點劉邦就被活捉歷史就要被改寫。
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不斷的斬首。你這個隊伍再屌,我把你當頭的打敗,形勢馬上就會逆轉。項羽無數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恰恰證明了這一點。項羽對這一點的領悟和實踐,超過後世中國絕大部分軍事家。
再比一比後世的其他成功人士——四世三公袁本初:鮑信曾經勸袁紹進攻立足未穩的董卓軍,袁紹慫了。用兵如神曹孟德:跟袁紹對峙慫過一回,寫信給荀彧求安慰。百戰不殆劉玄德:入川作戰龐統勸他斬首劉璋,也慫了。三人都是當世人傑,可是一旦要玩高難度動作,或者戰爭一旦陷入僵局,馬上慫。
可項羽慫過誰?如果董卓入洛時碰到的是司隸校尉項羽,會被摁到地上暴打。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就是這個理。
※抗日戰爭勝利後,那兩百多萬的漢奸去哪了,為什麼不統統槍斃?
TAG:歷史新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