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不來大姨媽怎麼辦?
石玉生醫案
夏某,女,18 歲。
初診:1978年10月5日
主訴及病史:月經尚未來潮,常眼瞼浮腫,腰酸腹痛,於1978年10月5日來此治療。
診查:脈弦緊,舌質淡紅,有紫斑,苔薄白微膩。
治法:先以麻黃湯合五皮飲加減治之。
處方:
麻黃15g(先煨) 防風15g
桂枝12g 杏仁15g 甘草5g
陳皮12g 茯苓15g 五加皮12g
白朮15g 大腹皮15g
2劑,水煎服。
二診10月10 日。服上方葯後眼瞼浮腫減退,余症同前,再以前方加旋覆花12g,服藥2劑,以散經絡之寒。
三診10月19日。眼瞼浮腫消退。脈沉弦,舌質淡紅有紫斑,苔薄白、通竅活血湯加味治之。
處方:
赤芍12g 川芎15g 桃仁12g
紅花12g 蔥白5棵 生薑2片
沒藥12g 紅棗9g 黃酒30g(沖服)
麝香米粒大1粒(後下兌葯中)
先將上方藥劑入砂鍋中加水500ml,文火煎熬半小時,再將藥液倒出,再加水同前法,如此連煎3次,將藥液用小口瓶裝好,再入黃酒、麝香,加蓋密閉搖勻,分3次溫服。
四診:10月25 日。服上方葯2劑後感到腰腹疼痛,次日經血適來,經色暗有瘀塊,腰腹仍感疼痛。脈沉弦,舌質淡紅有紫斑,苔薄白。再予溫經活血行瘀之劑。
處方:
當歸15g 川芎12g 赤芍12g
桃仁9g 紅花9g 桔梗12g
枳殼12g 柴胡12g 牛膝12g
大茴9g 香附12g 甘草3g
2劑,水煎服。
按
患者為風寒外襲,水濕內停,故眼瞼浮腫,寒濕客於沖任,寒凝血阻,滯於血海,故經水不至而腰酸腹痛。
先予麻黃湯合五皮飲加減以散寒行水,再以通竅活血湯治之。
通竅活血湯中用活血化瘀之品加麝香之辛竄,黃酒之溫經,故經水通達。
因瘀血尚未完全消散,仍感腰腹疼痛,再以活血行瘀之品調理而愈。
張孝純醫案
於某,女,51歲。
初診:1957年。
主訴及病史:患者因間歇性陰道流血7個月,伴經前寒冷,曾在某婦產醫院作診斷性刮官,確診為「子宮內膜炎」。因拒絕手術治療而來本院中醫門診求治。
診查:頭昏頭痛,神疲肢冷,呃逆心慌,眠食俱差,大便數日1行,溺頻而白帶如注。經血淋漓不盡,脈象虛弱無力,舌質淡胖,苔白滑。
辨證、治法:屬脾腎虛寒,亟予散寒溫經。
方用二陳、四君加枳、朴、姜、桂、砂仁、丁香、大棗。
連服藥12 劑,納增呃止,肢體轉溫,經血不流矣。旬日後複診,又有少量流血,仍感頭昏。
乃改用溫經湯原方,又連服藥27劑,停葯則又有少量經血。
細思其故,蓋因結婚過早,生育過多(曾足月生產14 胎,尚存子女9 人,最小者方4 歲),克傷氣血,脾腎兩虧,沖任皆虛。
遂於溫經湯原方去川芎、丹皮、麥冬、法夏,加鹿角膠、黃芪、附片、山茱萸、黑固脂、白朮、茯苓,連服未斷。
3 個月之後,精神健旺,諸症如失,天癸絕矣。
按
溫經湯為張仲景治婦人雜病之方。
原主婦人年五十所,下血數十日不止,為沖任不固、氣血兩虧而設。
方中補脾益氣以助生血之源,溫經活血而除崩漏之根。
本例以產育過多,兼之脾腎虛寒,非加用大劑溫補,不克收功。
故遵用經方而亦貴增損。
周筱齋醫案
起某,女, 27 歲。
初診:1960年7月10 日。
主訴及病史:自1954 年起經前乳房脹痛且多愆期,
1957 年7月結婚,婚後3 年來每至六七月間出現腹部右下角劇痛而昏仆,經至尤多痛楚。
診查:來診時,乳核脹痛,手臂屈伸不利,肢麻,食欲不振,嘔吐;
胯腹引涉腰際疼痛,有抽掣感,得溫則舒;
頭昏而痛,痛從額際上引;
面色青蒼,發音不亮,蒼白,脈細而遲。
辨證:證屬血分虛寒,氣滯血郁,波及奇經,侵犯沖任,致月經失常,甚則乳房凝核而脹痛,臂酸絡疼。
治法:治選當歸四逆湯加味。
處方:
當歸10g 川桂枝3g 炒白芍10g
粉甘草3g 細辛2g 大棗5枚
川通草3g 橘核12g 鹿角霜10g
乾薑2g 制乳香6g 青木香10g
用本方加減,於經前服6~8劑,調治3個月,經汛按期來潮,腹痛不作,乳房凝核漸消,不感脹痛,嘔吐能平,精神好轉;
惟頭眩甚於午後,脘部有似飢非飢之感,腹脹腸鳴,矢氣則舒,脈體細。
脾陽不振,體力猶欠,轉擬溫脾化氣、養血和血並施。
處方:
當歸6g 川芎2g 炒白朮6g
乾薑2g 老木香2.5g
連殼砂仁(後下)2.5g 細辛1g
炒黑豆皮10g 陳皮6g 制香附6g
淡吳萸2g 雲茯苓10g 炒枳殼10g
調治3個月,諸症得平,精神如常,食慾亦好,病告痊癒。
按
書雲「女子以肝為先天」。
《經》雲「肝藏血」,又雲「沖脈為血海」,故《內經》談到女子生理時有「二七而天癸至,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之語。
這說明婦女月事,要以肝臟和沖脈為主,月經正常與否,當決定於肝之調節,沖之盈虛。
今寒邪久羈血分,厥陰、太沖均病,首先表現於月汛失常,因血遇寒則凝,凝則郁滯,血滯波及於氣,氣滯又復導致血郁,從而經汛衍期,痛脹劇甚。
故治療取法溫運血行,方用當歸四逆湯為主,針對乳房凝核脹痛,加入相應藥物,6年宿疾,得獲佳效。
沈紹功醫案
劉某,女,25歲。
患者訴半年前與鄰居發生口角,近3個月來,月經周期雖然基本正常,唯每次經行量少不暢,顏色紫黑,夾有血塊,小腹作脹,疼痛拒按,血塊即下,疼痛遂減。
刻診見: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澀。
辨證:肝鬱血滯,阻於經脈,血行不暢,故行經量少,不通則痛,色黑有塊,血塊排出,瘀滯稍通,故脹痛減輕。
舌脈均為氣滯血瘀之徵。
病位在胞宮,證屬肝鬱氣滯,瘀血內停。
診斷:痛經(氣滯血瘀,阻於經脈)。
治法:經期將屆,行氣活血,化瘀通絡,《醫宗金鑒》桃紅四物湯加味。
處方:
桃仁10克 紅花10克 當歸10克
川芎10克 生地10克 香附10克
枳殼10克 澤蘭 10克 丹參30克
川牛膝15克 赤白芍各10克
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連服 5劑,月經如期來潮,經量增多,初系紫暗血塊,繼則已轉鮮紅。
腹痛漸止,行經7天而止。
囑其平時服用杞菊地黃膠囊,每次5粒,每日2次;
於月經前期有反應始加服加味逍遙丸,每次3克,每日2次。
後月經來潮,湯劑守法續進,隨症加減調治3個月經周期,已無明顯不適,未再複診。
按
本案一派氣滯血瘀,沖任不暢之象,前人有雲「實證易治,虛者難療」。
方用四物湯養血活血,香附、枳殼,必先理氣,使氣行血行;
赤芍、丹參、蘇木、澤蘭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桃仁、紅花祛瘀生新;
重用川牛膝,引血下行,以通地道。
至經凈改服調腎之杞菊地黃膠囊,經前再用加味逍遙丸,按上海沈氏女科的分期調治法,月經病可以獲效矣。
月經不調為上班族女性常見疾病,藥物固然有效,
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勞逸結合,適當放鬆自己才是調理身體的最佳方法。
太累的時候不如向男朋友撒個嬌,壓力大的時候帶閨蜜去吃頓火鍋。還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嗎?
大姨媽正常了,皮膚就變好了,身材也隨著凹凸有致了。
讓美麗健康常存,用最美的狀態迎接每一天。
TAG:華醫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