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癌症治療的邏輯錯誤

癌症治療的邏輯錯誤

癌症治療的邏輯錯誤

一、癌症治療的對象是系統中的輸出部分

從上節我們知道,癌症(惡性腫瘤)是癌變的結果,和臨床癥狀有關係。從系統的觀點分析,癌症是系統中的輸出部分。明白這個邏輯關係後,我們再來看目前治療癌症的所謂「金標準」(指手術、放療、化療)治療的是哪個部分?

由於腫瘤是體內的新生物,它對正常組織有壓迫、阻塞、侵犯、消耗等作用,所以這些新生物就是體內的累贅,把它們從體內清理出去是有必要的。

但由於這些新生物只是「輸出」部分,所以當用「指手術、放療、化療」等醫療手段解決「輸出」的時候,顯然,這些治療措施必須作用到人體才能起作用。因此,手術、放療、化療等又變成了身體的另一個新的「輸入」部分。而手術、放療、化療這些輸入因素,鑒於創傷性及毒副作用,對身體可能是破壞的、有害的輸入,輸出自然就更糟!這就是為什麼患者在醫院「正規治療」次數越多,身體惡化越快的原因,以至於到最後已經分不清患者是死於疾病的進展,還是死於治療本身。甚至這種傷害遠大於這些措施清除腫瘤所帶來的療效,屬於「得不償失」。所以很多癌症患者在經過所謂的大醫院反覆正規治療後,反而死得更快!這種現象在現實中屢見不鮮。

我們暫不評價用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來解決腫瘤(輸出)帶來的是收益大還是風險大,單就腫瘤來源於癌變的邏輯關係來講,腫瘤治療本質尚只不過是一種對症治療而已(腫瘤是癌變的結果,也是癌變的臨床癥狀)。而癌變,是單細胞的生物行為,目前的醫學水平是檢測不到的,只有這種已經癌變的細胞克隆性增長到一定程度,體積足夠大,才能被患者感知到,或者被目前的醫療儀器探測到(稱之為腫瘤)。也就是說,我們看到或檢測到的都是癌變的結果,而不是癌變本身。就像我們看到樹搖動,是風吹動的結果,儘管我們看不到風,但是知道一定有風。因此,即使使用各種醫學手段把腫瘤這個新生物清除掉,其意義也是暫時的、有限的,因為腫瘤上游的「癌變」,並不會隨著腫瘤的消失而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患者做了「根治性手術」後,仍然有「複發和轉移」的根本原因!因為無論用什麼醫療措施消滅腫瘤,都不影響「癌變」這個生物學進程。只要身體內部還有癌變的生物學進程,早晚你會發展成可以感知或探測到的腫瘤/癌症(臨床癥狀)

我們了解系統原理後就知道,任何輸出都是輸入決定的,腫瘤就是輸入系統中的輸出部分,因此要想徹底改變腫瘤(輸出),就要徹底改變引起腫瘤的輸入因素。但是,目前醫院用手術、放療、化療這些手段解決腫瘤(輸出),就像通過砸爛電腦屏幕消滅電腦屏幕上的東西(電腦的輸出)一樣,屬於掩耳盜鈴或者自欺欺人的做法。

要想改變輸出(腫瘤),只要改變輸入,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就像聖經上說的那樣,「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二、治療癌症過程削弱了機體的免疫力

先了解一下免疫在身體的三個生理功能。

(一)免疫防禦

是指免疫系統通過正常免疫應答,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體及其毒素的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免疫防禦功能主要保護人不患感染類疾病(包括傳染性疾病)

(二)免疫自穩

及時清除體內損傷、衰老、變性的細胞和免疫複合物等異物,而對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該功能失調時,可發生生理功能紊亂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類風濕、牛皮癬等,都是免疫功能紊亂引起的自身免疫攻擊性疾病。

(三)免疫監視

免疫系統就有識別、殺傷並及時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稱為免疫監視。免疫監視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免疫監視功能過低會誘發腫瘤。

本節重點講解一下免疫監視功能,通過對免疫監視功能的了解,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為什麼用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方法,難以治癒腫瘤甚至會越治越糟。

腫瘤的基礎研究一般分為實驗室研究和動物模型兩部分。就動物模型來講,要找一種動物,在其身上可以種植腫瘤細胞,並可以長出腫瘤組織來。但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做動物模型的,免疫力強的動物,當把實驗用的腫瘤細胞種植到它體內後,很快就被其免疫監視功能消滅掉了,就沒法做下一步的研究。所以,能夠長出腫瘤的動物模型一定是免疫力比較低的動物才符合要求。

目前為止,全世界用於動物模型最多的動物,就是裸鼠,下面介紹一下這種實驗動物為什麼會用來做動物腫瘤模型。

1962年英國格拉斯哥醫院Grist在非近交系的小鼠中偶然發現有個別無毛小鼠。四年後,愛丁堡動物研究所沸拉那根(Flanagan)又證實這種無毛小鼠是由於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突變引起的,發現該種鼠皮膚組織學和以往無毛小鼠不同,檢查發現,常因染色體退化,有一種新的無毛基因,因此認為是一種新的自發突變,並命名為「裸體小鼠(Nude)」用「nu」表示為基因符號,但是未被人們注意。1968年佩蒂路易斯(Pantelouris)發現裸體小鼠沒有胸腺,這才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生物學工作者的的極大興趣。在這之前,為開展細胞免疫學的研究,通常採用藥物抑制小鼠T細胞的產生及作用,或使用外科手術摘除胸腺,這些方法往往由於抑制作用不完全或手術不理想,常導致試驗的失敗。而自發突變無胸腺裸鼠的培育成功,則提供了研究胸腺功能、免疫學機制的理想動物模型。

裸鼠由於無胸腺,因此缺乏免疫反應,屬於免疫缺陷動物。正常小鼠胸腺位於胸骨柄後方,緊貼氣管,心臟腹面,呈乳白色脂肪狀,分左右兩葉。胸腺與機體免疫力關係密切,現已知胸腺可分泌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類物質,總稱為胸腺素,可刺激淋巴組織產生淋巴細胞;使來自骨髓、脾臟和其他組織和淋巴原始細胞成熟為具有細胞免疫活性的T淋巴細胞,從而發揮免疫作用。

解剖裸鼠進行組織學檢查,證實裸鼠無正常胸腺,僅有胸腺殘跡或異常的胸腺上皮,這種胸腺上皮不能使T細胞正常分化。淋巴結及脾臟胸腺依賴區淋巴細胞數目很少,所以裸鼠都是淋巴細胞減少症的動物,由於裸鼠的免疫缺陷,在一定情況下,不排斥來自異種動物的組織移植。因此可作為移植人類惡性腫瘤的接受體。根據T.Fogh等1979~1989年的報道,已有150株人的腫瘤細胞和人體原發癌移植於裸鼠獲得成功。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強大的免疫力可以抑制腫瘤發生。?那麼,醫院目前對腫瘤的「正規治療」是增強人體免疫力,還是削弱了人的免疫力呢?可以說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人的免疫力!

手術在切除新生物(腫瘤)的同時,對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都造成很大的破壞(大概類似於中醫上講的「元氣大傷」,請中醫糾正)。放射治療作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手段,一般用在手術前先縮小腫瘤體積,使本來無法手術的患者爭取到手術機會;或對晚期癌症通過姑息性放療達到緩解壓迫、止痛、減輕瘤負荷等效果。放療除了常見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諸多毒副反應外,也可以產生嚴重併發症,如瘺、傷口不癒合、出血、腔道狹窄及骨髓抑制等,病人常常因此而無法耐受後續治療,甚至死於併發症。

化療的副作用除了大家熟悉的消化系統反應、脫髮以外,最典型、最嚴重的副作用就是骨髓抑制,嚴重的免疫力下降。也就是說,在利用化療藥物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反而使腫瘤細胞更容易複製。可以說用化療葯治療腫瘤,很難評估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由於目前老百姓眼裡的腫瘤治療措施都是進一步削弱免疫力,當然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悖論:本想用「正規」方法治療腫瘤,但是「正規治療」越頻繁,患者越虛弱,病情發展得越快,以至於我們呢已經分不清患者後來是死於疾病的發展,還是死於治療本身了。

通過本篇的介紹,讀者應該已經了解,醫院的「正規治療」(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是有局限性的,「正規治療」並不等於「正確治療」,當然,「正規治療」更不完全等於「好的治療」,有的醫生把這三種治療策略叫作癌症治療的「金標準」,也就是常說的腫瘤治療「三板斧」,不少醫生砍完「三板斧」後如果看不到療效,就告知患者無藥可救了。這種邏輯更是值得商榷。

最後,請看一位黑色素瘤患者對自己治療情況的描述。

「xxx,1968年出生,2013年3月底查出左鼻黏膜惡性黑色素瘤,xx醫院手術切除,4月中做了擴大切除手術。之後做了局部放療,在北京做了一期化療。因為化療對此病不敏感,故沒再繼續化療。之後半年檢查沒檢出轉移。2014年2月右腦後皮下轉移,手術切除。4月右肩淋巴轉移,中醫治療無效,6月手術切除。8月左鼻原位置複發,手術切除。10月又查出右肩淋巴轉移四處。之後參加了道醫組織的辟穀調理等,沒能有效控制。2015年3月底在xx醫院再次手術。身體恢復後,6月放療5400個單位,同時也做了兩期生物治療,檢查發現放療區又出現病灶,同時左肩淋巴也出現轉移病灶。之後再次化療兩個療程,CT檢查無效果。10月5號又做了手術!11月2號超聲顯示又有多發轉移!之後因為無法再做手術,先是對右肩部腫瘤做了射波刀治療,有效果!11~12月份又做了兩期化療,沒起作用!三年多來,一直中藥治療,包括打了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等針劑,也沒起到一些有效的控制作用!現在全身多發轉移病灶,主要在右肩、右肋部皮下、腹盆腔!最近剛做了一次彩超,肝膽脾腎還沒大問題!現在大小便有困難,醫生謂可能是不完全腸梗阻!吃飯少了,嘔吐次數多了,體重約115斤,比之前瘦了8到9斤!

本文來自石法武《談癌不色變》;

編輯:我的健康營養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這10種人是癌症「接班人」,再後知後覺,就要多花不少醫藥費
癌症患者吃湯圓,4點常識要牢記!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