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補品的人參與西洋參用法有別,切勿張冠李戴混用

作為補品的人參與西洋參用法有別,切勿張冠李戴混用

有些人認為「凡參皆補」,這就不一定了,如丹參(祛瘀、活血、除煩),拳參(清熱解毒、消腫止血)。還有些參,不僅沒有補性還有毒性,如華山參(《藥典》載該品平喘止咳,安神鎮驚,性熱有毒)。還有些人認為「凡參皆溫」,這也不對,人蔘、西洋參都是高級補品,但前者性溫,後者性涼,功能上也有很大差異,鑒於人們對人參與西洋參功能常分辨含糊,該小稿就著重談談這兩味葯食兩用佳品的作用差異。

人蔘、西洋參從「治病到防衰老」備受歡迎。作為補品,人蔘及西洋參被民間廣為使用,但兩者在產地、性味、化學成份及臨床應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不可盲目混用。如果顛倒使用,則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現就詳述二者在應用上的區別,以防誤用。

人蔘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本草經集注》《本草圖經》《本草綱目》和《本草綱目拾遺》等歷代經典著作中。而西洋參首載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補圖本草備要》,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中。

人蔘是古今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補虛葯,具有「百草之王」的美譽。根據2015 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記載:「人蔘性味甘、微苦、微溫。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功效」,且作為治療虛勞補益第一要葯應用至今,為補氣之聖葯。凡氣虛之證,脾胃氣虛、肺氣不足,心神不安以及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皆可使用。對氣脫危證、脈微欲絕、肺虛氣喘、脾胃衰弱、怔忡出汗等癥狀往往均有效。少量服用,可以起到防病保健功效。但肝陽亢盛、濕阻熱盛者(如高血壓者)忌用。

現代中醫認為人蔘實為通過補脾、肺、心與腎之氣,充足滋補後天之精,進而充養先天之精起到「大補元氣」的作用。因人蔘能生津,臨床上對津傷口渴以及內熱消渴之疾有治療作用,所以人們普人蔘具有益氣補陰作用。現代研究證實人蔘皂苷、多糖等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抗腫瘤、抗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性機能等多種藥理作用。

西洋參微苦、微甘,性寒。主要功用補氣養陰,清熱生津。凡陰虛火旺、喘痰瘀血、熱病氣陰兩傷、津液不足及腸熱便血之證均有效。對肺臟虛熱引起的久咳短氣,肺腎虛熱所致的咽干口噪、咳嗽氣短、短氣不足以息,心陰虧虛引起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脾胃津虧引起的口乾口渴、大便乾結等癥狀均有效。現代研究證實西洋參具有抗腫瘤、保護心血管系統、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調節代謝、抗輻射、抗缺氧、抗炎等多種藥理作用。

人蔘臨床上主要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肺虛咳喘、脾虛食少、津傷口渴、內熱消咳、驚悸失眠、久病虛羸和宮冷陽痿等,也可用於治療出血性休克、重度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急性腎炎和心源性休克等病症。西洋參臨床應用特點在於補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補兼施。主要用於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治氣虛咳喘、勞傷、失血,能固精安神、補氣等。西洋參性涼,既可以清肺熱,又可以補肺氣,故《藥典》記載:西洋參可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煩倦怠等症。對於氣陰兩虛有熱的病人,其獨到之處在於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蔘治療和熱補的人,均可用西洋參。如氣虛肺熱咳嗽,尤其是老年慢性氣管炎急性發作,肺氣虛而痰多,且痰色黃,用人蔘就不適宜;高熱大汗、傷氣傷陰者,人蔘性溫不可用,西洋參則可用,即可退熱,又能防大汗而傷陰。通過現代化檢測所得數據顯示,二者均含15 種以上的微量元素,其中鉀、鈷、鎳、銅、鋅、錳、鉬、硒等含量,西洋參均高於人參。

總之,人蔘和西洋參的性味同中有異,人蔘偏溫,能補陽散寒,補氣,偏於助陽;西洋參性涼,能清熱,補氣,偏於養陰;人蔘補氣之力勝於西洋參,而西洋參清熱生津之力又高於人參。身體素質偏於虛寒的,患有氣虛證時,應當選用人蔘,人蔘不僅能補氣,而且還能溫陽。陰虛而有熱體質的人,患有氣虛證時,最好用西洋參,因為西洋參既能補氣,又能補陰。人蔘味甘,以補虛為主,只補不降,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西洋參味甘苦,調節改善為主,補降雙效,高血壓患者可以服用,還可抗感染、消炎、降火。

作者:方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蔘 的精彩文章:

老人參觀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口出狂言,亮明身份後全場鴉雀無聲
世界上最瘋狂的潑水節,比200萬人參加的泥漿節還刺激,記住有3種人不能潑

TAG:人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