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泡到了余甘子這傢伙……
大學同學CR,來自雲南普洱,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哈尼族妹紙。和我一樣,都是大山的子孫喲~不過,我住大山下,人住大山裡。看↓
山谷里的居民
紅布綠花朵
小娟 & 山谷里的居民
00:00/05:02
這是雨後CR家門口風光。仙氣從屏幕里鑽出來,誘得一波人都想去她家看雲海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去雲南版納旅遊,從照片里我知道了雲南有大象,它們有按摩技能;雲南氣候很好花開得很鮮艷,還有用玫瑰花花瓣做的鮮花餅~至於「普洱」,腦里能關聯上的也只有「普洱茶」了。
老家市區的花鳥市場有一排鋪子是賣茶葉的,幾乎所有店面都會把偌大的茶餅從大到小疊堆成寶塔放在門口,能鎮宅似的,很難不讓人好奇詢問是什麼茶,那時候我才知道普洱本尊長啥樣。
GIF
同窗四年,CR並不常提起普洱有什麼。除了「四季如春」,就是每年都在重複說的幾個節日。印象最深的是「雙胞節」,又叫太陽節。據說節日這天,她老家會堆滿來自全球的雙胞胎多胞胎。
畢業一晃就是好幾年,節日沒能體驗,大家的交流也越來越少。直到最近,我們之間多了些共同話題——源自她朋友圈各種冒有泥土味的畫面。
撿田螺摘雙胞果、挖野生山藥、撿奶漿菌、自炒粗茶(其中一款叫「白月光」,好詩意)、野生咖啡豆、木瓜樹、吃殺豬飯、七彩花生...
每每突然看到她的一張圖,都有發現新大陸的驚喜。
大概是近處無風景,比起我們的嚮往和好奇,她倒是淡定得很。
小時候我也會跟大人們上山摘野菜吃野果,不知不覺現在已經沒有了,但也沒誰去計較怎麼就沒有了。突然看到這些山裡野趣,多了好多話題,也多了好多「回不去」,難免犯起無葯可治的老年病——想當年。
想當年我也撿過菌子,似乎有種菌叫馬屎坨~
想當年我也摘過蕨菜,雖然並不喜歡吃
想當年我也喝過野生楊梅釀的酒,酸溜溜
想當年我也在河裡抓過魚網過蝦,就差游泳...
回憶出了急迫感,巴不得馬上降落在普洱隨便一座撒滿萬丈光芒的山上,和CR的媽媽一起採茶。說到這裡,激動得打字速度都變快了=.=相反CR是一副叫苦連天,埋怨著好幾次一想到回家要幹活到腰酸背痛,都堅守昆明不回家,最後是被她娘連環call回家的,親娘。
我們「撿」野味,大都是為了爬山順便去尋點美食帶回家。CR爸媽是為了去尋點野味,不得不翻山越嶺。這已經是他們的生活習慣了。CR說,每到拾菌子的季節,還得趕早和同村鄰居比早比勤快,不然到了山頭都被人拾完了。
CR是悶聲埋頭幹活型的姑娘,好像大部分理工科的人兒都是這副鬼樣子。突然發圈頻繁,才知道她開了淘寶店。專賣自家父母種的農作物、挖採的野果野菜。「爸媽閑不住,幫著賣一些是一些。」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自家淘寶店的東西,CR會很細緻講解每一種食材在當地的吃法,以及她在網上新學會的做法,很多都是親自做了才會分享。一點不驚訝的是,她沉迷於譬如《雲南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這種書。所以,逛CR的朋友圈或是淘寶店,多了點看科普帖的感覺哈哈不買東西漲漲知識也是夠夠的
說著了么多,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道食物(這才進入到正題~),是CR教我做的【橄欖蜜】。
說是橄欖,其實和常規認知的橄欖並不是一個玩意兒。這果子學名「余甘子」,又叫「滇橄欖」,大概是雲南當地就管叫青橄欖。度娘說貴州也產,然而身為貴州人的我卻從來不知道它的存在=.=
科普傳送門
不是真的橄欖的橄欖
余甘子
果實富含豐富的丙種維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魚中毒等。初食味酸澀,良久乃甘,故名「余甘子」。樹根和葉供藥用,能解熱清毒,治皮炎、濕疹、風濕痛等。葉晒乾供枕芯用料。種子含油量16% ,供製肥皂。樹皮、葉、幼果可提制栲膠。木材棕紅褐色,堅硬,結構細緻,有彈性,耐水濕,供農具和傢具用材,又為優良的薪炭柴。
------進入正題分割線------
摘青橄欖來回得徒步4個小時。剛摘下來的新鮮橄欖,青色的,長這樣↑
寄到我家的有些紅,是這樣的↓
橄欖色紅,是光照和霜凍造成的。如果一直光照,就會變成這樣↓
顏色越紅越褐,生吃時的澀味就會越淡
余甘子洗乾淨後下鍋煮,水開後能聞到一股酸酸的味道,像酸梅湯,又像爛蘋果=.=煮到什麼程度出鍋呢?機智的CR給我做了圖標↓如圖三根線裂開一點點就可以啦
煮過余甘子的水加冰糖喝有涼爽的感覺~
水開不受控,不機智的我,煮過頭成了這樣↓
撈出後去籽。一顆果子順著紋路能掰成兩大瓣或6小瓣。我希望蜂蜜會比較入味,所以全掰了6小瓣
去籽後放一邊晾乾
當它們呈現一副心灰意冷蔫巴巴的時候,就可以啦
準備個玻璃瓶、蜂蜜、冰糖
蜂蜜淹沒果乾即可
接下來就是放冰箱里泡啦。一般要泡2周,CR說我掰得小瓣,泡一周左右即可
超級簡單,手殘黨也可以完成的肺熱、咳嗽必備泡水佳品~接下來一周,靜待蜂蜜甜到余甘子心裡吧~(圖 | 李春蓉 莫雪文| 莫雪)
↓ 掃碼降火
TAG:晒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