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型糖尿病的元兇竟然是它們!

2型糖尿病的元兇竟然是它們!

2型糖尿病(T2D)是目前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疾病之一,該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其引起的一系列併發症,如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相關研究已經證實「長期高脂飲食(HFD)極易引發T2D,腸道菌群組成也同時發生變化,並伴隨著相關組織器官(脂肪組織、腸道和肝臟)的慢性低水平炎症」。那麼,腸道菌群組成的變化是否是激活免疫系統的主要因素呢?這又與T2D的發生有何關係呢???

文章構思

1. 構造T2D小鼠模型,監測小鼠腸道微生物的變化及相關組織的免疫情況;

2. 確定導致T2D的主要誘因。

實驗結果

1.T2D小鼠腸道和免疫情況有哪些變化?

HFD飲食10d,小鼠腸道內紫單胞菌科降低,擬桿菌科、從毛單孢菌科增加,30d後,小鼠腸道內螺桿菌科、毛螺菌科、消化鏈球菌增加。

小鼠脂肪組織和肝臟組織中的免疫情況變化不顯著,但小腸固有層(SILP)中,IL-22、IL-17a、IL-17f、IL-10 的mRNA水平降低;Th17的數量和比例降低。

2.IL-17的減少導致了實驗小鼠患T2D?

轉錄因子RORγt對於IL-17的形成至關重要。

餵食NC和HFD30d,小鼠的免疫情況相似,Th17、Treg比例減少約一半,Th1比例增加,未檢測到Th2。

因此,SILP中IL-17/RORγt T細胞的減少與T2D的發生有關,這些細胞在控制疾病中有重要作用。

3.微生物群變化與Th17的減少有關嗎?

T2D小鼠合生元治療後,腸道菌群失調的情況得到了改善,腸道內Th17、Treg數量增加,葡萄糖耐量改善, 胰島素抗性降低。

4.APC表達的變化導致了CD4 T細胞表達的變化

餵食HFD30d後,共刺激基因 icam1 和 cd86下調,迴腸IL6、IL12p40 mRNA水平降低,CD86 蛋白的表達降低,APC產生 IL6 和 IL12p40 的能力降低,炎症基因Ifng、Sap激酶上調,抗炎基因Il27、 Il18ra和 Il10下調,涉及CD4+T細胞分化的基因Foxp3、Gata3下調。

結論

30d HFD餵養,小鼠腸道菌群的變化影響了APC在RORγt/Th17細胞分化中的功能(表達 IL6 和 IL12p40 、CD86的能力受損),腸道的免疫功能因此受損,機體代謝發生紊亂,最終導致T2D。

啟發

1.作者在2016年的研究表明,將餵食HFD飲食30d的小鼠腸道微生物移植到正常小鼠體內,小鼠患T2D的幾率大大降低。T2D患者腸道微生物對T2D疾病是否有預防效果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2.大量研究表明一些疾病如腸炎、自閉症等都與IL-17過量分泌有關,而T2D與IL-17分泌較少有關,是不是可以把多種類似疾病彙集,集中研究IL-17的功能性作用?

通訊作者

Remy Burcelin, 保羅薩巴蒂爾大學 教授

研究糖尿病和胰島素的影響機制及腸道微生物、益生元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原文相關信息

原標題: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s Intestinal CD4 T Cells Expressing RORgt and Controls Metabolic Disease(2015;Cell Metabolism;IF:18)

推薦人:2017級食品生物技術中心碩士 司倩

本期編輯:司倩

責任審核:Omics、孔慶敏

歡迎廣大讀者投稿以及建言獻策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的「死對頭」是它,開水裡加一點,堅持喝,血糖不升反降!
有糖尿病先別慌!多吃這些「天然胰島素」食物,幫你遠離糖尿病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