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禁止接卸進口煤 對國內煤價影響幾何?

禁止接卸進口煤 對國內煤價影響幾何?

據悉,昨日17:00廈門船代及貿易商收到通知,廈門禁止接卸進口煤。大致內容如下:要求國家繼續加大動力煤進口管控,繼續按照去年底政策要求監管。1、摸清目前到港已經報關未放行;2、在途未到港的通知碼頭勸退貨物到港。

(福州港羅源灣港區禁止進口煤文件)

4月12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多方確認,二類口岸的煤炭進口限制措施已經在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主要煤炭進口省份實施。

根據中國煤炭資源網價格中心主任曾浩的回憶,這是國家繼2017年首次使用這種限制措施以來再次使用這一措施。2017年7月,中國二類口岸開始限制煤炭進口業務,這一限制措施一直延續到2017年底,此後伴隨著動力煤供應緊張而陸續解除,並最終在2018年2月完全解除限制。

「去年下半年以來,進口量一直沒有朝著預期的方向去發展,加之冬季動力煤緊缺,海關對於進口煤的限制在今年的一季度放鬆了下來。從數據上看,一季度進口同比增幅比較大,因此主管部門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對進口煤進行適當的限制。」曾浩分析說,「現在煤炭價格處於下跌通道,也直接說明國內市場的供應充足,從這一點看,是可以去採取這樣的措施了。」

在曾浩以及一位來自上海煤炭交易所的分析師看來,限制進口的主要目的在於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的保護。

「限制的原因還是不希望太多的進口煤進入中國市場,去產能的初衷之一就是改善行業利潤,如果在去產能的同時,又有大量的進口煤放進來,那會導致國內的產能去掉了,行業利潤卻沒有起來,同時還丟掉了自己的市場,這不是供給側改革希望看到的效果。」曾浩說。

「本來供給側改革對進口煤的定義就是多停少補,這個還是能預見的」,上述上海煤炭交易所分析師說,「不過,進口禁運都是間歇性以臨時調令發布,並不體現在文件上。」

2017年12月,中國北方煤改氣進程受挫,加之極端氣候令電煤供應一度十分緊張,中國不得不放開對於進口的限制。

曾浩向經濟觀察網表示,即便限制也會有一定的度:「一方面,中國並不希望將進口煤完全切斷,因為這樣就缺乏了對國內煤的制衡,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進口煤每年有大幅度增長。通過對二類口岸煤炭進口業務的限制,基本能夠將進口煤的量控制在比較合理的範圍內。」

「如果連一類港口也限制,影響到的量就會比較大了。和一類口岸比,通過二類口岸進入的國外煤,相對較少,比重不到30%。」曾浩說。

眼下,伴隨用煤淡季的到來,煤價在過去半個月之內一直呈現下挫的趨勢,曾浩分析說,如果各地的二類口岸陸續啟動限制措施,對價格能夠起到一定的支撐,但基於這部分限制的進口量相對市場總量來說還是有限,要形成對整個供需格局的「逆轉」還是較難。

和曾浩一樣,在來自一些行業組織近期召開的分析會上,與會人士多對短期內的後市持相對保守的態度。

4月、5月為中國傳統的用煤淡季,進入6月下旬,伴隨全國用電高峰的來臨,煤炭市場會相應進入旺季。曾浩預計,煤價要形成明顯的改觀,可能要到五月的中旬或下旬,至於價格的拐點何時到還不好確定。(本文由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根據經濟觀察網、吾愛航運網等平台整理髮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榆林煤炭交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