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浪潮之下,X21 是 vivo 交出的另一份答卷
在上次的 X20 Plus UD 文章中,我說道 X20 Plus UD 是一部「為了發布而發布」的手機:當時 vivo 剛在 CES 上推出了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為了儘快將這項技術投入實用,便推出了搭載屏幕指紋識別的 X20 Plus,也就是 X20 Plus UD。但說到底,這部手機的原型 X20 Plus 早在去年 9 月就已發布,所以 X20 Plus UD 上難免會攤上實驗性質的嫌疑。
直到了兩個月之後的三月,vivo 在烏鎮發布了 X21。X21 留著意料之中的「劉海」,也搭載著情理之中的屏幕指紋識別。除了外觀迎來改變外,vivo X21 在某些部分也進行了升級,如機身材質的改變、升級了紅外發射器的面部識別、全新的手勢操作等。
材質與設計的改變帶來的手感提升
進入 2018 年,似乎所有廠商都商量好了,紛紛拋棄金屬後蓋轉投玻璃材質的懷抱,其中也包括 vivo X21。
「絲滑感」是我摸到 X21 後最直觀的感受,這也是相比之前 X20 Plus 的金屬後背,X21 帶來的最明顯的手感提升。當然和大部分採用玻璃後蓋的手機一樣,vivo X21 也存在「指紋收集器」的問題,「唯二」的解決辦法只能通過佩戴保護套或者勤打理來解決了。
另外由於採用了「Notch 屏」的緣故,X21 的屏佔比進一步提升,雖然屏幕的尺寸達到 6.28 英寸(X20 Plus UD 為 6.43 英寸),但 X21 整體的大小更加均衡,單手操作起來也更加自如,這也是我認為 X21 手感提升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X20 Plus UD 猶如 mini Pad 的尺寸,即使在大塊頭的我的手上,仍然需要雙手上陣才能安心操作。
如果要說 X21 外觀有哪些缺點的話,可能就是曲面玻璃的收邊處理和屏幕凸起的設計。
為了追求貼合的手感,X21 後蓋的曲面玻璃在過渡到中框時,會越來越薄,但是玻璃後蓋和金屬中框的銜接處並不自然,在手感上的表現就是略為咯手。至於屏幕凸起的設計,從 X20 Plus UD 就存在,到了 X21 仍然沒有改觀,每次摸到邊緣時的割手感有時挺讓人不悅的。
熟悉的屏幕指紋 + 給人驚喜的面部識別
X21 是 vivo 的第二部屏幕指紋識別手機,相比 X20 Plus UD,X21 的屏幕指紋識別在硬體和軟體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升級:硬體上 X21 同時採用了來自匯頂和 Synaptics 兩家供應商的屏下指紋方案,軟體上則加入了兩款新的解鎖動畫樣式,前者可能是為了實現大規模量產而採用的解決方案。
從體驗後來看,X21 與 X20 Plus UD 的指紋識別在識別速度、識別效率上幾乎相差無幾。我之前在 X20 Plus UD 上提到的希望 vivo 能考慮加入震動反饋來增強物理上的體驗,在 X21 上仍然沒有看到,唯一比較明顯的變化可能就是多了兩個「讓解鎖更好看」的動畫,至於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了。
X21 上新增的三種動畫效果對比
相比變化不算大的屏幕指紋識別,X21 的面部識別 Face Wake 倒是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其中也包括硬體和軟體上的升級。
硬體上,為了提高黑暗環境下的面部識別效率,X21 加入了紅外發射器。在之前使用 X20 Plus UD 的面部識別功能時,最大的短板就是到了環境比較暗的場景下時,這個功能就啞火了。但在 X21 身上,由於加入了紅外感測器,在全黑的環境下,面部識別的成功率也相當高。
注意劉海區域的紅外發射器
軟體上,X21 加入了「鎖屏界面識別」的選項,關閉這選項後,面部識別僅在輸入密碼界面才會開始識別。之前在 X20 Plus UD 上開啟面部識別後,有時(大部分時間裡)我只想亮屏看眼時間,但有時只是看了眼屏幕手機就解鎖了。
全面屏時代怎能少了手勢操作
全面屏時代 Home 鍵沒了,該怎麼辦?在 Android 陣營上,最早出現了虛擬導航鍵的方案,但是這種做法猶如「掩耳盜鈴」,好不容易將屏佔比做高,還要為了那「三大鍵」騰地兒。後來,iPhone X 帶來了手勢操作,這也是目前為止業界普遍認為的最優方案。
vivo X21 上的手勢操作和 iPhone X 所採用的方案類似:屏幕底部被劃分為三個區域,左側、中部、右側,並通過上滑或上滑停留來操作。其中中部區域固定為「返回桌面」(上滑)或「多任務界面」(上滑並停留),而左側和右側可更根據你自己的偏好設置為「返回」或者「調出控制中心」。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通過在底部區域左右滑動實現多任務切換。
雖然 X21 的手勢操作在流暢性上不及 iPhone X,但是相比虛擬導航鍵以及 X20 Plus UD 上較初級的手勢,目前 X21 上的手勢操作體驗我還是給日常的使用帶來了不少便利性。
異形屏帶來了這些變化
在 iPhone X 發布的那一刻,就有人預言:未來幾年內的 Android 手機都逃不開這抹「劉海」,從近期各廠商發布的手機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究其背後的原因,除了「長得像 iPhone 更好賣」的言論之外,我們曾經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解釋了「劉海屏」背後的技術原因,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這裡閱讀。
到了 X21 身上,我們暫且先拋開劉海屏的爭議。異形屏為 X21 帶來了更高的屏佔比,而且在三圍和重量基本與 X20 持平的前提下,X21 的屏幕尺寸由 X20 的 6.01 英寸提高到 6.28 英寸,即在相同的機身大小下,異形屏使得 X21 能瀏覽到更多信息。
而且,異形屏帶來的外觀改變相比之前的手機僅在屏幕尺寸上做改動來得更加明顯,這也直接體現在了消費者更高的購買意願上——對於外觀發生巨大改變的手機來說,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一般更高,這也是廠商們一窩蜂投向異形屏懷抱的原因之一。
採用異形屏也隨之帶來了 app 適配問題。
在 X21 上,vivo 採用了討巧的方案:X21 頂部狀態欄的顏色會根據不同 app 智能地適配,在視覺上達到一致的效果。但也不是所有 app 的 X21 都能實現精準的適配,例如微信頂部欄與系統狀態欄的顏色就不完全一致,導致看起來十分不協調,類似不完美適配還有微博國際版、支付寶等。(註:4 月 11 日微信已完成適配)
此外,在 X21 底部位置還留著一道「屏幕內的下巴」,雖然這個下巴在一些以白色為背景色的 app 中可以完美隱藏,但在一些非白色背景色的界面中,就顯示比較突兀,頗有些與「實體下巴」「相映成輝」的感覺。
所以 X21 上的適配,在我看來,還只是初級的適配或者說是廠商不得已而為之採用的措施。但隨著谷歌在 Android P 中開始推進異形屏的適配,實現全面適配也只是時間問題。
攝像頭參數上,X21 與 X20 幾乎一致,更多的是軟體層面上的提升。雖然逆光模式在 X20 上就存在。但上次 X20 Plus UD 的逆光模式表現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下面幾張照片為對比圖,選取場景的分別為白天、弱光、暗光:
從實際的出片效果來看,上面這兩張白天情況下的逆光模式表現還是挺符合我的預期的。開啟後畫面的寬容度得到不少的提升,比較明顯的是樹葉的通透性高了不少,同時畫面中的亮部也得到較好的控制,沒有明顯的溢出現象、。
在暗光的環境下,逆光模式就顯得比較吃力了,表現出來是高光溢出、畫面泛白,但好在開啟後畫面的寬容度得到些許提升。
下面是更多使用 vivo X21 拍攝的樣張:
總體上看,vivo X21 的攝像頭表現基本保持著 X20 Plus UD 的水準:準確的曝光和不掉鏈子的白平衡,讓你能夠在光線充足的場景下,隨手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到了光線條件較差的場景下,逆光模式(HDR)就成了一個能提高出片率的神器,而且得益於升級了 AI 功能的 660AIE 移動平台,X21 新加入的 AR 貼紙也受到了不少自拍愛好者的追捧。
對於經常使用手機來記錄日常生活的我來說,X21 的相機表現完全符合我對於「隨手一拍」的需求,而且常用的一些後期 app,如 VSCOCAM、Snapseed、ReTouch、SKRWT 等也都有相應的 Android 版本。
更多使用 X21 拍攝的照片,經過後期編輯:
繼 X20 Plus 後,X21 是 vivo 在全面屏手機浪潮中交出的另一份答卷,異形屏和手勢操作的加入則讓這份答卷更加完整了一些。在這個基礎之上,順應手機浪潮採用玻璃材質的機身也讓手機精緻了許多。對於未來,個人的小私心希望能夠在 vivo 手機上看到驍龍旗艦處理器、NFC 和 Type C。
※小身材蘊含大能量,UE WONDERBOOM 藍牙音箱
※唉,不爭氣的索尼移動!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