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間覺:「讓孩子再看媽媽一眼!」這對母子的最後一面,讓無數人淚崩

世間覺:「讓孩子再看媽媽一眼!」這對母子的最後一面,讓無數人淚崩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六祖壇經》

1月26日晚,金華一位醫生在朋友圈感慨生命的脆弱,希望大家珍惜當下,珍惜親人,珍惜朋友。文字中提到一對母子在病床前的最後一面,看了讓無數網友淚崩。

27日,記者聯繫到這位金華人民醫院急診室的廖岐鳴醫生,他在電話中緩緩講述,帶著悲傷的情緒。

1月26日凌晨3點左右,31歲女患者因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功能不全,被送到了人民醫院急診室進行搶救,送到時人已經處於休克狀態。在急診經過了三輪班醫生搶救,強心利尿,血管活性葯,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急救措施使用後,不能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病情進一步惡化。到了中午12點半左右,患者的丈夫悄悄地把廖醫生拉到一邊,為難地說出了一個請求。

他說,他兒子剛好做完手術,也住在人民醫院,想讓兒子下來看看媽媽。」

原來女患者6歲的兒子在1月26日上午也做了一個手術,麻醉還沒過,而且剛手術完,不能動,這位爸爸就問廖醫生,有沒有辦法能讓兒子下來,最後再看一眼。

廖醫生馬上給住院部同事打了電話,醫護人員和家屬一起把孩子的病床推到了急診室急救大廳里,緊緊地挨著媽媽的病床

孩子來到媽媽身邊時,醫生仍在對女患者進行搶救,女患者沒有任何意識,家屬強忍著悲傷,輕輕地在孩子耳邊說:「孩子,再看看媽媽一眼吧。」

因為麻醉還沒過,孩子的頭由家屬扶著轉向了媽媽的方向,孩子努力睜著雙眼,盯著媽媽的病床……不知道孩子是否明白,這一眼意味著什麼……

大約十分鐘後,孩子被推回病房,廖醫生看見這位女患者的丈夫,這個孩子的爸爸,憔悴地在隔間帘子外徘徊。1月26日下午,經過了十多個小時的搶救,女患者因病重,家屬放棄了繼續搶救。

作為一名急診室醫生,廖岐鳴說,看了那麼多無奈地生死離別,但這對母子的經歷,讓他觸動很大,午夜下班走在街頭,格外想念自己的家人,想聽聽自己的母親聲音。

小編看到這則新聞,瞬間淚目,想起了佛經里說描述的人類的八支分苦之一——愛別離苦!這就是活生生的愛別離啊!這樣的生離死別,讓看慣生死的醫生都悲痛難忍!

翻開《大圓滿前行廣釋》,人類的三根本苦,變苦,苦苦,行苦,一一具足;病苦,死苦,愛別離苦,不欲臨苦,也同時顯現。悲乎!人生之苦!輪迴之苦啊!!!

索達吉堪布 《大圓滿前行廣釋》

所謂愛別離苦,是指所親愛之人,以某種因緣互相離別,不得共處,由此產生極大苦楚。如《大毗婆沙論》云:「諸可愛境,遠離身時,引生眾苦,故名愛別離苦。」

人類之苦分二:一、三大根本苦;二、八支分苦。

三大根本苦:一、變苦;二、苦苦;三、行苦。

八支分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會苦;六、愛別離苦;七、求不得苦;八、不欲臨苦。

流轉世間的一切眾生都是對自方愛戀有加、對他方恨之入骨,明顯墮入親戚、朋友、眷屬的包圍之中,結果為了他們而受盡苦難。實際上,親戚朋友之間暫時相聚,也同樣是無常離別的本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親人離開人世,或者流離失所淪落他鄉,或者被怨敵逼得走投無路,自己甚至比受害者本人還痛苦。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源於種種前世因緣,家人、親友不過是暫時的因緣和合,才聚在一起,就像寄居酒店的旅人一樣,早晚都要分離,但是如果世人沒有認識到這種變幻無常、緣聚緣散的道理,並且把家人、親友執著為常有,沒有對世事的無常做好準備,結果必定為此離別而痛苦不堪。

「佛經中有許多對人生的透徹認識,如果人人都能懂得,就不會有特彆強烈的苦受了。否則,一旦與所執著之人別離,便會感到天崩地裂、極難忍受。即使這種苦發生在別人身上,自己也會難以釋懷。世間上有好多故事和電影,之所以感人至深、流傳千古,就是因為它的情節十分悲哀,而這種悲哀,實際上就是愛別離苦。《毗奈耶經》亦云:「一切恩愛久共處,時至命盡會別離,路宿樹下且隨飛,妻子眷屬皆如是。」」

這樣的生離死別,最終每個人都要去面對。

有一位老爺爺105歲,老奶奶100歲,他們在讀大學時認識並結為夫婦。結婚80年來,一直相濡以沫。奶奶已經喪失大部分語言能力,只能說Hello,爺爺對著床榻上的她深情地說:

「我愛了你80年,好長。」

再長的恩愛,緊握的手也終要分開。

GIF

浙江92歲的馮爺爺病重住院,他的老伴也因為股骨骨折,住進了同一家醫院。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馮爺爺在彌留之際,對醫生提出了一個要求:「好久沒見老伴了,我想再看她一眼」。當兩張病床挨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深情對望,手也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馮爺爺顫抖地對老伴說:「老太婆,這輩子沒法再照顧你了,你一個人要好好的…」

人生若沒有這樣相伴到老的愛情,世人常常會覺得是一生的遺憾,然而,擁有了相濡以沫、白頭偕老的愛情,又躲不過人生的另一種輪迴之苦—愛別離。

佛說婆娑世界就是一個缺憾世界,是有漏皆苦的世界。種種輪迴痛苦如影隨形。

即使人的一生中有無數個美好的瞬間,這些也全是無常,無法永恆,只能成為念念不忘的回憶,而這些美好回憶在別離時刻帶來的傷感失落也會痛徹心扉。

《大般若經》云:「愚夫貪著,處在六趣,生死火宅,不知出離。」在智者眼裡,輪迴就像火宅、漩渦、兵器林,見了就不願呆下去,但凡夫人因為貪著一切,雖身處輪迴的火宅中,卻把它當作花園,認為這是快樂之所,一味耽著、不想舍離。

—《大圓滿前行廣釋》

1月4日下午,80多歲的吳老太出門後一直沒回家。民警和家人找到她時,她正在靜靜地清理老伴墳前的積雪和雜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她坐在丈夫的墳前,渾身是泥,冷得發抖,嘴裡念叨著什麼。

GIF

國外有位93歲的老爺爺,每天都會到同一家餐廳吃飯。周圍的其他食客,都對他桌上的照片充滿了好奇,一番詢問後才知道:照片里的主人公,正是他4年前去世的妻子。老爺爺深愛著妻子,63年婚姻,從未跟她分開過。妻子在世時,兩個人經常光顧這家餐廳。如今陰陽兩隔,老爺爺也沒有停止對亡妻的思念。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把她的照片帶在身邊。

每天一大早,老爺爺都要去愛妻的墓碑旁,撫摸著她的照片,一個人默默流淚:「我愛你,寶貝,真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回家。」

這種執著的思念之苦,人們看了總會深受感動,讚美並歌頌這種愛,這也是世間主流的價值觀—愛情偉大,但是其中刻骨銘心的苦痛—愛別離,這種將感情執著為實有不變而產生的別離之痛—這也是感情的負面產物,卻很少人去體悟並出離。

佛說執著是一切痛苦之源。然而遠離執著和享受親情愛情並不矛盾,佛教並不是讓我們變得冷酷麻木,遠離世間情愛,而是要我們真正懂得遠離執著之後,真正自由的享受它,不會被它所傷害,所束縛。

當緣分來時,可以接受一切,帶著覺知的享受一切,同時,能夠觀一切都是無常,隨時準備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當緣分散時,能夠洒脫的說再見,這是真正的出離心。

宗薩欽哲仁波切在《正見》中說:

當我們能了解物質世界無自性和無常,出離就不再是一種自我虐待的形式。它並不是要我們折磨自己,「犧牲」一詞就具備了不同的意義。有這樣的了悟,一切事物的重要性會和吐在地上的口水差不多。我們對口水不會傷感。失去這種傷感,就是大樂之道,稱為善逝(sugata)。能了解出離為大樂,往昔的印度有其他許多王子、公主及將軍自宮廷生活出離的故事,就不足為怪了。

其實人生是一場巨大的幻夢,經歷的一切不過如電影一般一閃而過,當電影結束的時候,無論是喜是悲,情節多麼精彩絕倫,你都不可能沉溺其中,不願出離,事實上這也根本不可能,它不過是一場電影罷了。

世間的成就,地位、財富、感情這些我們執著不舍的東西,當我們的智慧和慈悲成熟之後,就像一些玩具,可以一眼看穿。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曾說過,輪迴中的眾生,都是貪玩的小孩。也只有那顆心靈真正的覺醒了,長大了,才不會為此而痛,為此而哭。

作為凡夫而言,當最愛的那個人走了,難免執著悲傷,不過人生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將來終究還會再見,只是希望,我們再見的時候,能夠重逢凈土中,不再受輪迴之苦,如果有一天能能重回娑婆,那就是一起來攜手度化眾生!

願我們能從生活中的種種顯現之中,深刻思維輪迴的過患,產生強烈勇猛的出離心,從這迷亂痛苦的輪迴中出離,並如逃出監牢般義無反顧的趨向解脫。

上師知!

本文轉載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當或侵權,請告知刪除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擁有正知正念,請關注「般若路」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本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路 的精彩文章:

不重視傳承,是愚痴的表現索達吉堪布
什麼叫做究竟無我,一心利他?法王噶瑪巴

TAG:般若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