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的「一帶一路」之九 中國絲綢生產的核心機密是如何外泄的?

歷史上的「一帶一路」之九 中國絲綢生產的核心機密是如何外泄的?

小編的話:在很長的歷史歲月里,種桑養蠶和紡織絲綢,一直是中國人獨有的技術。中國只允許生絲和絲綢成品出口,禁止核心技術外傳。但是,由於絲綢在國際市場上的熱銷,引起了各國對絲綢生產技術的好奇和覬覦。一般認為,蠶桑技術大約在公元4世紀傳到中亞、西亞,公元6世紀左右傳到歐洲。對於養蠶技術是如何外傳的,歷來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傳絲公主」和「僧侶間諜」的故事……

中國生產絲綢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很長的歷史歲月里,種桑養蠶和紡織絲綢,一直是中國人獨有的技術。中國曆來對絲綢生產的核心技術——蠶桑技術嚴格保密,只允許生絲和絲綢成品出口,禁止核心技術外傳。

傳統養蠶技術

由於絲綢在國際市場上的熱銷,自然會引起各國對絲綢生產技術的好奇和覬覦。於是各國都在絞盡腦汁設法竊取這一「獨門秘笈」。而獲得該技術的國家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也大都將其秘而不傳。

一般認為,蠶桑技術大約在公元4世紀傳到中亞、西亞,公元6世紀左右傳到歐洲。對於養蠶技術是如何外傳的,歷來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傳絲公主」和「僧侶間諜」的故事。

唐玄奘法師所著《大唐西域記》

據唐代玄奘法師所著《大唐西域記》記載,瞿薩旦那國(古代于闐國,今新疆和田附近)本不產桑蠶,該國國王很希望自己國內能栽桑養蠶,便請求「東國」賜給桑種和蠶種。東國不但不給,還下令關卡嚴加盤查,禁止桑種和蠶種出境。瞿薩旦那國國王不死心,又提出了與「東國」和親的請求,希望「東國」選派公主嫁到瞿薩旦那國。「東國」國王正好也想向西擴大勢力,便答應了這一請求。

現代舞劇《傳絲公主》

迎娶公主時,瞿薩旦那國的使者秘密告訴公主,他們國家「素無絲帛桑蠶之種」,希望公主設法帶些桑種和蠶種過去,將來好為自己做衣服用。公主聽了使者的話,便私下裡搜集了一些蠶桑種子,藏在冠冕中,並選了幾個熟悉養蠶紡織的侍女隨自己一同前往和親。

迎親隊伍到了邊境,守關衛士搜查了所有行李,卻沒人敢近身檢查公主的帽子。就這樣,公主順利地將蠶桑種子帶到了瞿薩旦那國。從此以後,和田一帶便有了蠶桑生產,並很快成為有名的絲織業中心。

現代舞劇《傳絲公主》

《大唐西域記》中還說,距于闐王城東南五六里有一座麻射寺,裡面有幾株桑樹,相傳就是當年東國公主栽種的。玄奘法師西去印度求法時曾專門參拜過這座寺院,並看到了依然挺立在那裡的枯桑樹。

非常巧合的是,上世紀初,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我國新疆地區考古探險時,在丹丹烏里克遺址中發現了一塊唐代畫版。畫版正中是一位頭戴高冕的貴婦,其左側有一盛滿「形同果實之物」的籃子,右側有一「多面形的東西」。貴婦兩旁還分別跪著一個侍女模樣的人。起初斯坦因對畫的內容大惑不解,直到看到左邊的侍女用手指著貴婦的帽子,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此畫描述的正是玄奘法師所記「東國公主傳絲西域」的故事。畫中籃子盛的正是蠶繭,另一側多面形的東西是紡車,侍女手指貴婦的動作,似乎在暗示帽中藏著桑蠶種子的秘密。

唐代《傳絲公主》畫版,現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不過,《大唐西域記》沒有指明故事中的「東國」是哪個國家,有人認為是中原王朝的東漢或者北魏政權,也有人認為是于闐的鄰國,很可能是樓蘭或高昌等國。但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原的養蠶技術是沿著絲綢之路首先傳到西域,之後又通過這裡傳向西亞和歐洲的。

拜占庭帝國得到蠶桑技術的方式和于闐頗有些類似:直接要不給,那就派「間諜」去盜取。

長期以來,由於受到波斯在絲綢貿易上的盤剝,拜占庭一直想擺脫波斯的控制,但是各種努力屢屢受挫。

就在這時,一個機會來了。

公元552年前後,有兩名印度僧侶(一說是波斯人)來見查士丁尼大帝,他們自稱曾在一個叫賽林達(一般認為是新疆地區)的地方居住過很長時間,在那裡完全摸清了絲綢生產的秘密。他們向查士丁尼保證可以幫助搞到這一技術。

查士丁尼畫像

正一籌莫展的查士丁尼立刻來了精神,忙不迭地詢問詳情。僧侶們告訴皇帝,絲是一種小蟲吐出來的,它們天性具有這種本領,可以連續不斷地產絲,但是無法從賽林達帶活蟲回來。不過,這種蟲子能產下無數蟲卵,攜帶非常方便,而且只需在蟲卵上覆蓋上廄肥,產生足夠的熱量,這些蟲卵很快就會孵化成蟲子。

蠶卵

查士丁尼聽後大喜,向僧侶許諾若能帶回桑蠶卵種,將重重有賞。於是兩位僧侶不遠萬里返回賽林達,以佛教為掩護,四處搜集蠶種和桑種,然後藏在事先準備好的空心竹杖中,裝作雲遊四方的僧人,騙過邊境關卡,成功回到拜占庭。

「僧侶間諜」回到拜占庭後受到熱烈歡迎

蠶種和桑種傳到拜占庭後,由於地中海地區宜人的氣候非常適合桑樹生長,養蠶制絲業在拜占庭帝國境內迅速建立起來。這在歐洲絲織業發展史上是一件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此後,歐洲逐漸減少了對東方絲綢的依賴,從而導致波斯喪失了在絲綢貿易中的壟斷地位。查士丁尼皇帝也因在發展本國絲織業方面功勛卓著而被譽為「絲綢之帝」。

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靜怡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靜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