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吳承恩筆下的「死」,指的是什麼?

《西遊記》吳承恩筆下的「死」,指的是什麼?

仙佛會死嗎?在我們的認知里,他們不會死,會死也就不是仙佛了,只有凡人會死。

在絕大多數的小說里,也是這樣的觀點。

可在吳承恩的《西遊記》里,似乎出現了不同。

《西遊記》吳承恩筆下的「死」,指的是什麼?

《西遊記》

《西遊記》里的仙佛可能會死,因為他們要渡劫。

並且,仙佛不死,越來越多的修道者成為仙佛,也無處安排啊。

所以,為了仙佛不會出現飽和的狀態,仙佛都會有淘汰機制。

而這淘汰機制中,最殘酷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渡劫了。

渡劫,這不是天尊級仙人安排的,而是天安排的。

誰是「天」呢?說白了就是道,也就是自然法則。

任何事物發展都要遵循自然法則,而渡劫便是仙佛的自然法則。

只是,這個法則可以隨時破壞,只要有能力就好了。

比如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其他仙佛也會渡劫,而法力不足的仙佛,在渡劫的過程中死亡。

這就是仙佛的一種淘汰機制,法力不夠,誰也幫不了他,除非吃了蟠桃和人蔘果,可以多活些年。

《西遊記》吳承恩筆下的「死」,指的是什麼?

《西遊記》

因此,我們絕大多數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是仙佛也會死。

但是,書生想說的是,仙佛並不會死,因為吳承恩的筆下,沒有絕對的死和絕對的生。

要說仙佛「死」,我們需要弄清楚我們所說的仙佛「死」的定義是什麼。

什麼呢?軀體。

也就是說,軀體死了,斷氣了,仙佛也就死了。

只有這樣定義「死」,才能說仙佛會死,人會死。

可是,吳承恩沒有這個意思。

吳承恩筆下所定義的「死」,並非指的是軀體,而是神魂。

原著道:「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剝皮銼骨,那就是軀體消失了。

按照軀體沒了,斷氣了就死了,那孫悟空也就死了。

可祖師提到了「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這句話,直接告訴我們,吳承恩的筆下,人死了、仙佛死了、妖死了,都只是軀體的死亡,神魂還在。

神魂在,便是沒死,這就是吳承恩給「死」下的定義。

在他的故事架構中,凡人也不會死,因為神魂還在。

也就是說,人、仙佛、妖的神魂都是永生的,都是可以繼續投胎轉世的,除非被貶入九幽之地,還要用權力壓制,讓他萬劫不得翻身。

從這點又可以看出一點,貶入九幽之地也只是一種禁錮,只要在九幽之地不斷的修行與立功,都是可以有翻身的機會的。

沒有機會,那只是仙佛高層不同意。

《西遊記》吳承恩筆下的「死」,指的是什麼?

《西遊記》

這就是吳承恩筆下的「死」和「生」,凡人、仙佛等即便死了,也只是軀體,神魂永生。

所以說,吳承恩筆下的仙佛是不會死的,因為他根本沒有定義「死」,他給了所有人、仙佛、妖等永生的權力,就看他們有沒有辦法一直長生下去。即便不能,也還有機會再次出現,那就是投胎。

在吳承恩的眼中,神魂比軀體重要多了,軀體只是臭皮囊罷了。

只要神魂在,換什麼皮囊也還是那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生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六耳獼猴不是孫悟空,只需這一點便可證明
《西遊記》用這一方式分類書中人物,各自的代表都有誰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