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常反思——從一次對話談起

日常反思——從一次對話談起

乘順風車出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會將完全陌生的兩三個人捆綁在一起,時長取決於行程的距離和堵車的狀況,然後共度一段我柯所講的「異托邦」的時光。

與其他師傅不同,順風車司機大多有自己的正經職業,而往往在早七點從閔荒趕到市區的十之八九是上班族。他們似乎在公司闖出了一番名頭:買得起閔荒的房,養得起跑路的車,受得住中環日常的堵,因為早九點公司上班打卡只是為了約束那些正在八號線搖搖晃晃的他們手下的小職員。因此他們不受計程車司機職業道德所限,有閑有心情同乘客嘮嘮嗑,打發日復一日的路程當中無聊的時光。

今天上午這位,也是一個上班族。略有不同的是,他經過若干年的打拚,從外企到自主創業,干出了一定的名堂——某家全國性的新能源公司分公司老總。聽他這樣一講,我倒是很好奇,老總為什麼還要接乘客?老總難道不是牛氣哄哄自己都不帶親手開車的嗎?後來看看他右手腕的兩串大佛珠、左手腕價格不菲的手錶、良好的身材、很有質感的滌藍色襯衣以及乾淨舒適而又簡約的車內裝飾,想著之前自己暗搓搓悱惻的那些大約是對「老總」的刻板印象了。

我們的話題起於哪裡呢?好像是從目的地談起:

「目的地?」

「上外附中。」

「你在那裡實習?」——懂行的人就不會問出「你是老師?」之類的傻問題。

「對的。做個兼職。」——講實習似乎一口咬定了自己的出路,其實我還在嘗試自己的可能。

「什麼專業呀?」

「中文。」

「中文好。那你們出來會幹些什麼?」——首先是肯定,不管他心中是否這樣想。對對方尊嚴和優勢所在進行否定可以快且不愉快得結束一段話題。

「很雜啦。除了繼續深造之外,可以進企業做相關文職,可以走行政……當然,更多是教書。」

「蠻好。都穩定。進企業可能沒有保障,但闖得空間大一些。我們公司也會招一些文科出身的,蠻好。」——嗯?他怎麼這麼了解公司招聘情況?莫非……他是HR?

到此為止,話題主體的鋪墊依然完成。

中間經過了漫長的對上海路況的抱怨以及對當下熱點的探討,我們的話題來到了即將面臨工作的學生群體:

「TCY那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前兩天華理學生也出了個事兒,你曉得哇?」

「聽說了一些,但都是網上的傳言。」

「我個人覺得事情完全沒有必要鬧到這個地步。導師是不對的啦,但問題是學生的承受能力也不強。在社會上,S讓T做的事情在平常不過,買個飯擦個車打掃個衛生都是正常。學生嘛,沒進入社會,就把那些事情看作是大風大浪。再撐個把月,導師一推薦,工作不是妥妥解決嘛。」

「嗯嗯。」——如果去看那件事情的細節,似乎沒有他講得這麼簡單。當然,作為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好像沒有必要就這個事情產生爭執,再說他本意不在說此。就暫且這麼隨便回應一下吧。

「我們公司前兩天經歷了一番招聘面試,小夥子蠻不錯的,人也精神,可上來就提條件。什麼老婆要備孕,不能吸入二手煙啦;年薪在多少多少往上啦;非工作日不能加班啦;能不出差就不出差啦……我似乎覺得是他在面試我們。唉這些小年輕,都非常自我。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

「確實有這樣的人。」

「還有一個小夥子來面試,IT男,鬍子拉碴,一身運動裝,不修邊幅。如果我要你來做技術人員,那可以。但現在公司都在縮減人才成本,你不單單要做技術工,還要和人打交道的啦。這樣的形象客戶怎麼可能待見。」

「是。」

「另有一個姑娘應聘採購部門,打扮的倒是清清爽爽,但和簡歷上的照片不太一樣。我就問她這照片是怎麼回事。她沒有像某些小姑娘一樣生氣,反而笑嘻嘻地說她長胖了。怎麼胖的,她說是她男朋友寵的。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被她這樣化解掉了,還使得面試氣氛活躍起來,這就是情商高。招進來,哎就做得很好。以及在工作中一定要懂人情世故,幫別人做事是理所應當的。如果TCY知道這些,他大概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好的,話題又繞回到了起點。儘管這些例子瑣碎,但通過他的描述,可以看出這位大叔還是蠻有兩把刷子的。我必須得問點啥。

「那您在選人的時候是怎麼個標準呢?或者您在面試的時候看重的是什麼?」

「首先嘛,你的專業其實沒有那麼重要,或者說是文是理也不重要。最要緊的是你的情商和你的學習能力。要懂得人情世故,要想上司之所想、想客戶之所想,要會說話。還要在短時間內對新的工作及時上手。其次,在簡歷上,我們會看你的形象,也不是說要很好看,五官端正是基本,最重要的還是乾淨利索清爽,給人的感覺很舒服。然後呢,就是看你的經歷,有沒有什麼學生會經歷呀、社團負責人啦、參加過什麼社會活動啦。當然,有實習最好,我們要看你實習的單位是什麼,你具體做了什麼工作。知識很要緊,但比知識還要緊的是經驗。」

「有道理。」——其實很多問題都是老生常談。

「我們也不會挑太聽話的,太聽話的一本不會有太大的前途。怎麼說呢,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公司模式有了極大的轉變,上司和下屬的關係不再是師徒、將兵,而是同志——我們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奮鬥。最後成就的是整個公司而非個人,所以主觀能動性很重要。」

「除了這些,像我們這些初入社會的學生要注意些什麼?」

「注意嘛,一定不要相信應聘單位對你的承諾。承諾實現了,你得燒高香感謝;沒實現,那才是理所當然。所以放低期望,這個世界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本身。如果你不懂這一點,到了職場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個世界最大的變化是不變本身這句話說得真好。」

「是啊,就是這麼個理。」

「不要把別人的拒絕當作對你的虧欠,也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幫助當作理所應當。」

「受教了。這個兼職結束,我也想去企業試試。」

「蠻好。趁著有時間,多去嘗試嘗試。一定要多和別人交流,積攢經驗。」

「嗯,好。謝謝!」——這句謝謝我說的很真誠。我未必認可他說的東西,但我不得不承認,他所講的對我日後工作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得虧這一路在和你聊天,要不然得悶死。」——看,會說話的人最終還是會把「謝」送回到你身上。

對於這一路不算太尬的尬聊,講真,我還是學到一些東西的。但對於它的反思,我似乎有些走偏。原因是我們師門最近碰了一次頭,舉行了所謂的「讀書會」,外加我最近在蹭一門博士課程,因而接觸了一些博士生。我們暫且不談一心向學、真正帶著問題意識來讀書的那些博士,對於他們我是尊敬而又佩服的,真的。但我相信,目前全國範圍內就讀的博士裡面有這樣一類:先去實習/工作,干著干著突然發現,跟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節奏跟不上,工作適應不了,還要和一些自己不怎麼瞧得上或者不怎麼瞧得上自己的人工作,可真特么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怎麼辦呢?象牙塔似乎是個好去處,「我」只需要用著自打認字兒以來積攢起來的學習經驗再老老實實啃一番書,必將苦盡甘來,一腳邁入象牙塔,過起無人拘束、想說就多說兩句不想說就拉倒的清閑日子。多好!還有面兒,還舒心,家人也鼓勵,親戚也支持。好!

於是,我的身邊就多了一些話都講不利索的博士生。【我還記得本科時候某次ZHB有事兒不在,他讓他的博士生來暫時代課,那節課上的可真是慘不忍睹。事後,許心怡同學拉著我說「我要是把博讀成那樣,就沒臉見人了。」同感。】但這樣的博士卻屢見不鮮。雖然我對黃Sir的某些觀點很不認可,以及我認為他這人有非常嚴重的精英意識,但我不得不承認,做研究還得講點天賦,換句話說還是有適合、不適合之分。假如說學術這玩意兒是一把篩子,它可比其他「工作」篩子的網織得細密多了。從來沒有在外面干不下去了回來讀書這麼一說,這完全是在自斷學術之前程。

話說回來,為什麼有那麼多似乎已然知道自己並非完全適合讀博(要不為什麼他們還要去找工作)的人會走上博士僧之路?家人的無條件鼓勵和支持似乎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我不曉得在其他地方是否如此,我之前和人大的某位同學有過類似的交流,而這種現象在我們那裡也是一種風氣——學位越高越好,賺不到錢不要緊,面子著實重要。正如順風車大叔所說,拼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正式進入拼教育的時代。想像一下,如果你媽出門,鄰里朋友走過來頂著一副欽佩的面孔說:「哎呦呦,你們家寶貝兒子/閨女可真厲害,都讀到博士了呢!娃咋學得這麼好,可真讓人羨慕。」乖乖,你可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那邁入中年逐漸老去的爸媽必將泛起掩飾不住的驕傲與自豪,是啊,我最大的成就不是賺了一些花完就光的身外之物,往大了說,那是培養了一個人才,為國家做貢獻啊!多厲害!

我承認,當我爸媽鼓勵我讀博的時候,他們有這樣想過。我朋友的爸媽在要求她讀博的時候,也有這樣想過。相對而言,我爸媽還是蠻尊重我的選擇。感謝!

但問題是,讀博看似光鮮,但讀博一定幸福嗎?讀完博找到的工作一定散發著與博士學位同等的靚麗的光芒嗎?未必。且看看近年來博士師兄師姐的出路,不由得讓人發出一聲感嘆:路漫漫其修遠兮,上下求索並非易事。而最難的,是改變人們對於知識的崇拜和對「博士」名頭的無限憧憬,以及上述種種對於不適合讀博而去選擇讀了博的人的潛在「壓迫」。

請將讀書做學問職業化,而非神聖化。以及,我們什麼時候才有膽量逃出別人的想法而做自己?對於我而言,路還很長……很長……很……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圍爐烤魚 的精彩文章:

TAG:圍爐烤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