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緣起與兩個德國強人

一戰緣起與兩個德國強人

原標題:一戰緣起與兩個德國強人



本文字數:2380,閱讀時長大約4.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顧鄉


讓歐洲走向爆炸,花費了50年。引爆它,卻僅需5天時間。

中國古人說,一別萬古愁,但惜眼前人。19世紀末歐洲人與俾斯麥的訣別,在後世看來頗有一別萬古愁的味道,只可惜當時的政客與將領,完全沒有但惜眼前人的情懷。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鐵甲巨炮間將人類文明導向了真正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


和平毀於一旦,絕非一日之寒;戰爭驟然而至,卻非命中注定。到底是什麼因素,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即便冷冰冰的客觀條件難以改變,各國政治家是否依舊能夠以史為鑒,從中學到深刻的一課?


這次曠世大戰,不僅在交錯戰壕里葬送了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沙皇俄國、奧斯曼帝國這四大帝國,更在鐵甲巨炮間將人類文明導向了真正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


重新審視戰爭緣起,是每一個負責任的人類成員都不能迴避的歷史課題。時值一戰結束百年之際,我們要明了這一課題,里德爾?哈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可謂最佳讀物之一。本書原名《大戰真相》,也當得起這個名字。


俾斯麥的苦心


想要了解一戰的起因,我們需要從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回溯到1871年1月的凡爾賽宮。


在這座象徵法蘭西王權的輝煌宮殿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稱帝,建立德意志帝國,不僅完成了德國統一大業,更為近50年後的歐陸混戰埋下了伏筆。


法國的仇恨種子就此埋下,不僅埋在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最後一課》里,也埋在了巴黎的河畔沙龍和馬賽的港口酒吧中。


不明就裡的人往往認為,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是德法仇恨的肇始者,因此該為一戰爆發負些責任。就在此處,哈特給了他明確的澄清,因為俾斯麥不止一次表示,普法戰爭後的德國是一個「心滿意足」的國家。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如果有人懷疑俾斯麥是以一貫的狡黠蒙蔽對手,因此「心滿意足」不足為信,可以去讀塞巴斯蒂安?哈夫納的《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在這個問題上權威史學家已有公論。


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這本書的妙處,在於直白剖析了俾斯麥的真正權謀,而非為其開脫。比如哈特指出,普法戰爭後俾斯麥的治國理念並非擴張,而是制衡。他的目標是把法國維持在無法進行復仇之戰的局面,從而使年輕的德國保持穩定。


基於這一目標,俾斯麥運用匪夷所思的外交手腕,先與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結成了「三皇同盟」(此三國皆為帝制國家),後與奧地利、義大利結成了「三國同盟」,完成了對法國的孤立。


俾斯麥努力促成巴爾幹半島的和平,以此調和奧匈與沙俄的矛盾。即便「三皇同盟」於1887年廢止,他仍與沙俄秘密簽訂了「再保險條約」,阻止了迫在眉睫的俄法接近。


而德奧之間的結盟,由於有了義大利的加入,更對法國形成了強大的地緣壓制,這一勢頭在西班牙的短暫靠攏後更顯明晰。


對於英國,俾斯麥也不斷玩弄其與俄羅斯、法國在海外殖民地問題上的不和,使其真正孤懸海外。


這樣一來,他打造的複雜結盟網路,果真把法國壓制在無法復仇的局面,但又沒有進行欺人太甚的直接挑釁,向歐洲傳達了一個避免戰端再起的德國形象。


哈特在書中總結,到了1880年代末,俾斯麥偉大的政治架構似乎已斐然成形,德國受到「三國同盟」的支撐,而英俄若即若離的態度,對它有利而無弊。俾斯麥已將法國驅入一個隔離圈內。

在這樣的設計下,「心滿意足」的德國收穫的是有利的安全形勢,它並無再戰的意願,唯一的敵人法國,則無再戰的能力。


威廉二世的放縱


這一穩定的局面,在1888年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急轉直下。他與沙皇素不友好,很快趕走了「親俄」的俾斯麥,並拒絕與沙俄續訂「再保險條約」。



德皇威廉二世(左)


這樣的做法,再加上德國的鐵杆盟友奧匈帝國與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衝突愈演愈烈,最終導致沙皇忍下了對共和制的憎惡,與法國簽訂了軍事協定,約定雙方在遭到攻擊時彼此相助。


這一協定,標誌著法國開始突破孤立,慢慢具備了俾斯麥擔心的復仇能力。從此時起,歐洲不再只有一個政治集團,而是兩大政治集團。


年輕的德皇由著自己的性子,因個人好惡促成了俄法結盟。但他暫時還維持著俾斯麥對英國的相對友好態度,使得英德同盟甚至一度被放進了選項。



德皇威廉二世

促成一戰中協約國一方真正成形的,是威廉二世治下的「世界政策」。這一次,德國終於不再是俾斯麥時代那個「心滿意足」的國家了,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開始在海外殖民地和商業利益上展現訴求,這直接引發了德國與英國的衝突。


德英第一次較大摩擦是為了土耳其,那是在1892年,即俾斯麥下台兩年後。此後,德國先後在海外殖民地問題上挑戰英國,引發英國各屆政府憂慮。但德國真正開始威脅英國,要算在19世紀最後幾年威廉二世支持的海軍擴建計劃頭上。由於英國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權國家,德國大規模發展海軍的計劃,無疑會被視作一種軍備挑釁,這不僅強化了英國進一步維持海軍優勢的決心,也令英國輿論產生了警惕德國的聲音——要知道,此前英國民意中親德的聲音不在少數。


就這樣,德國一步步把英國推向了法國和俄羅斯一邊,最終在俾斯麥分化戰略終結之後,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個對立陣營——協約國。兩大集團在歐洲的對峙,使得戰爭的陰雲逐漸密布。


這一過程,威廉二世「功不可沒」,他的好戰言論與態度,在國際間製造了不信任感與警訊,使當時歐洲到處都沾染了他的火藥。但把一場世界大戰的責任僅僅歸到一個人頭上,顯然是偏頗的。正如哈特所言:「若將主要戰爭責任歸咎於最後點燃戰火者,猶如為調查戰爭緣起,卻將焦點集中於戰火點燃後最初一個月一樣不合理。」


綜合本書的觀點,法國在普法戰爭戰敗後希望復仇的民族主義心理、德國實力壯大後必然存在的海外利益訴求、義務逐漸固化的結盟體系,乃至一旦啟動就無法急剎車的現代戰爭機器……這些客觀條件,才是一戰爆發的真正引線。


但俾斯麥與威廉二世這對冤家,如果被稱為當時歐陸和戰之間的最關鍵人物,想必還是恰當的。在歷史上的很多關鍵時刻,個人抉擇往往異常重要,這對現代社會的政治家們來說,無疑敲響了警鐘。借用哈特書中的一句名言作為結束語:


「我不認為少數人的名聲,比國家與這一世代人的命運更具價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英】里德爾?哈特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版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李東生:中國彩電業競爭力全球領先,不會因進一步開放感到威脅
亞布力的「成年禮」:關注新經濟機遇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