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買不起,買車搖不上,我們攢錢有毛用?
作者 | 錢哥
ID | 說錢(ishuoqian)
1
前兩天陪表妹逛王府井,她買了兩件化妝品,花了1千多,買了一個包2千多,一個周末刷出了半個月工資的新高度,還發了一個朋友圈紀念這個裡程碑的時刻。
我問,你是漲工資了嗎?
她說,沒有啊,一個月稅後7千多,除去房租2500,逛兩趟街就沒了。
我說,你買這麼貴的東西不心疼嗎?
她說,心不疼,胃疼,又要開始吃土了,好在還有一周就發工資了。
我說,你就不想著攢點錢?
她說,攢啊,等攢夠2萬就去趟日本。
合著工作2年了,一分積蓄都沒有。
說她花錢大手大腳,她還振振有詞:攢錢有什麼用?北京的房這輩子都買不起,買車也搖不上號,還不如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大家看著都開心。
我身邊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工資是固定的,消費是隨機的。生活壓力太大,計劃趕不上變化,與其擔心未來,不如享受當下。
聽著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2
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正面臨著日子過得不如父母的尷尬。美國「千禧一代」年輕人目前年薪4萬美元左右,相比美國1954年的「嬰兒潮一代」同齡時期的收入,已經下降了20%。
日本已經進入「低慾望社會」,大量的年輕人不想買房買車,拒絕聚會,不愛逛街……在本該充滿慾望追求的年齡卻對一切失去了興趣,這種現狀催生了一個新詞——「喪」。
和美國日本的年輕人相比,中國的年輕人顯然要「積極樂觀」得多,他們更愛花錢愛享受。
根據中國銀聯和京東金融發布的《2017年消費升級大數據報告》顯示,90後人均消費金額35107元,是2015年的2.7倍,增速比70/80後快得多。
這些錢,絕大部分都以「消費升級」的名義貢獻給了各種標榜著能提升生活質量、營造生活品質、感受輕奢生活的商品。
看起來,和美國日本的年輕人相比,中國年輕人不僅不窮,還提前十年過上了「中產階級生活方式」。
然而,中國年輕人真的達到中產階級了嗎?根據一份2016年《90後基層白領就業報告》顯示,90後白領平均月薪為3918元,其中上海最高,平均月薪是5980元。如果按10%的漲薪幅度來算,2017年90後基層白領的平均收入是4309元,最高為6578元,平均年薪8萬左右。
按照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下的定義,中國中產階級的收入在1.35萬~5.39萬美元(約合RMB 9萬~36萬元,按當時匯率計算)之間。國家統計局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年收入在5萬~42萬元之間。不論怎麼算,中國年輕人的平均收入頂多是剛剛邁過中產階級的門檻,談生活方式更是為時尚早。
美國的年輕人窮,日本的年輕人喪,中國的年輕人跟他們都不一樣,但中國的年輕人對買買買的痴迷何嘗不是一種喪。物質消費所帶來的快感來的快,去的也快,快感消退後,仍要面對現實里沒房沒車沒存款,生老病死沒人管的一地雞毛。
3
前段時間,某位以炒房發家而被封神的大V寫了一篇文章,開篇就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理財就其本質,是一場騙局」,並奉勸年輕人不要攢錢理財。
他的理由看起來很有說服力:
因為本金有限,所以獲利也有限,因此「理財」無意義。假如你投10元,按照4%的利息,「理財」一年只能賺4毛錢。假如你有1000元,「理財」一年賺只能賺40元,多吃一頓味千拉麵而已。
「有意義的理財,要從500萬以上資產開始,在有500萬之前,該吃吃,該玩玩」,最好相信這樣就算「投資自己」。
很多人看完這篇文章就像打了一劑麻藥,剁手再也不用顧慮和糾結,因為有人告訴他:儘管吃儘管買,未來麵包會有的,錢會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而我想問問這位「大神」,難道說年輕人盡情花隨便玩,一分錢不用攢,過了30歲就能免費發大財?有這樣的好事,現在可以拿號預約嗎?
這位大V的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的邏輯順應了很多人對一夜暴富的幻想——現時不需做很多積累和努力,到了時間順理成章就能收穫大量財富——別忘了,夢做的越美,現實的巴掌打臉越疼。
4
現在的年輕人毫不避諱對金錢的嚮往,敢大膽承認:「我上班就是為了賺錢,不要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可唯獨在攢錢理財這件事上,卻突然變得淡泊起來——100塊的利息不足掛齒,5%的收益率不值得投資,存款一年不如一頓大餐來得實在……
大錢賺不到,小錢不在乎,這是月光族年輕人的通病。
這些人常常秉承一句經典的謬論——「錢是掙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然而大多說這話的人,既沒攢下錢,也沒掙到錢。
仔細想想,掙錢和攢錢並不是矛盾的,兩者同時進行還會互相增益。更不用說掙錢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攢錢理財卻可控的多。
很多人在財務規劃方面是缺課的,尤其對複利的力量一無所知。每個月少喝幾杯奶茶,少吃一頓燒烤,看似沒多少錢,但把這些錢省下來拿去投資,幾十年下來,就能積累幾萬、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財富。
(每月省下100/500/1000/1500元不等的金額,用於投資,假設平均年化投資收益率5%,這個收益率,稍微用點心任何人都能達到,10/20/30/40年後你擁有的財富會呈指數級翻倍,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5
年輕時總覺得,管他的金錢和房子,做自己喜歡的事,盡情的「月光」、夢想詩和遠方,等過了三十歲自然而然的就會有錢買車買房,自然而然地會關注股票和基金,雖然不至於富甲一方,但也會有個兩室兩廳的小房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小孩在旁邊吵吵鬧鬧。
然而事實是,你過了三十歲,依然一無所有,沒有合適的人可以結婚,房子依然離你很遙遠,曾經的朋友都在疲於奔命,再也沒人和你一起詩和遠方…….
人生在世,不同階段有不同責任,年輕人要攢成家的錢,中年人要規劃孩子學費和一家老小的用度,老年人要合理計劃退休收入和養老醫療支出,這是每個人必經的宿命,誰都逃不掉。提前開始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做準備,可以讓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從容。
現實從來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歲月靜好,人生也絕不是從青年無產階級自然過渡到中年中產階級。20多歲不積累本金,30多歲只會讓你成為一個老去10歲卻仍一無所有的人。
任何一本財富寶典,第一步都是從增加儲蓄開始的。你仍然可以享受生活中那些奢侈消費帶來的快樂,但這是由你主動控制,而不是受衝動控制,相信我,這種掌握財富而不是被財富支配的感覺,比吃一頓燒烤、買一個名牌包爽多了。
※早春時節多吃這7類食物,能有效預防流感,你知道嗎?
※一年被賣了10次,誰為我負責?
TAG:說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