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走在乾縣之修訂版

行走在乾縣之修訂版

行走在乾縣修訂版——姜村鎮

一、概述

姜村鎮於乾縣南20公里處,與武功縣毗鄰,全鎮共轄姜村、東王堡、康家、蒲家、田雙東村、田雙中村、田雙西村、小田村、白落寨、白落寨南村、呂村、楊定村、神坊、神坊上堡子、田晁、晁楊、雙羊東村、雙羊西村等18個行政村,30314人,耕地46066畝,寶雞峽總灌區以南而過,107省道橫穿全鎮。全鎮地勢平坦,交通便捷,通訊發達,集貿繁榮,發展條件得天獨厚,是聞名西北的橡膠工業大鎮。

2016年按照有關要求,姜村鎮撤銷蒲家村、康家村,合併為康家村;撤銷田東村、田西村,合併為田雙村;撤銷小田村、白落村,合併為白落村。撤併後該鎮共有行政村8個,分別是:姜村村、康家村、田雙村、白落村、田晁村、楊定村、神坊村、雙羊村。

二、歷史人文

1、地名由來及歷史沿革:姜村鎮,取其駐地姜村而得名。原名姜村堡,以姓氏而得名。姜姓住此,由來甚久。從該村所處之地理位置看,地近武功。武功古屬邰地,是周人發祥之地。周之外戚姓姜,散居此地,築城建堡,故名。約在明初,趙姓聚居此地,原西城門樓上曾有磚鐫「乾南巨族」四字。據清《乾州志稿》載:約在清中葉,姜村已成為州內十五鎮集之一。明、清時屬神伏里、先仁里。民國時歸王村聯,後改為王村鄉。解放後,劃歸王村區(四區)轄,1956年,撤區並鄉時,由原田雙、姜村、田晁、雙羊鄉組建為姜村鄉。1958年成立梁村人民公社。1961年,區劃調整時,成立姜村人民公社。1984年姜村人民公社改名為姜村鄉人民政府。1998年撤鄉建鎮後姜村鄉人民政府改名姜村鎮人民政府至今。

2、古村落遺址:

神坊村位於姜村鎮東北約3.5公里處。包括黃家、劉家、聶家三個堡子。乾縣地名起志載:「唐時,黃、劉、聶三姓遷居此地後,曾在村南修建廟宇(俗稱南廟),廟前建一神伏坊,較為出名,村以坊名而得,簡稱神坊。」

有關神伏坊與廟的建立,還有一段典故。相傳人類遠古時期,神皇伏羲從家鄉甘肅天水去河南淮陽,路徑此地,看見這裡的人們不稼不穡,仍以遊獵為生,過著樹葉遮體,弱肉強食的生活。伏羲望著這一馬平川的原野和腳下肥沃的土地,萬分惋惜,便停下來暫住在路旁搭就的草坊里,把隨身攜帶的五穀種子分給這裡的人們,組織他們耕田開著撒種播種、收穫。把獵回的飛鳥走獸圈為家養,即後來的家禽家畜,並倡導男聘女嫁。從此,這裡的人們過上了男耕女織,富足安樂的生活,五穀也成了他們的主要作物。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造福人類的神皇,就把他住過的草坊叫做神伏坊,並在草坊後邊建廟塑造伏羲神像,年年糧食豐收的季節就集會祭拜。直至唐代,黃、劉、聶三姓在此落戶後又重新擴建神伏坊紀念伏羲神,為子孫萬代祈福。

雙羊村:唐時,此地建有一海國寺,村以寺名而得名海國寺(村);約在明末,海國寺已成廢墟,門前僅存兩隻石羊,故村更名曰雙羊村。

3、古樹木:姜村鎮張家分別有一株距今300年的槐樹和200年的皂角樹,在蒲家有一株距今500年的楸樹,在田雙村有一株距今200年的皂角樹,楊定村分別有一株距今200年的皂角樹和距今100年的槐樹。

三、近現代名人錄

1、黃金秀,字文軒,乾縣姜村神坊人,民國時乾縣民辦教育的先行者。自幼治學勤勉嚴謹,夜以繼日研究經史子集,為縣境飽學之士,德教雙馨之人,尤推崇孔子,善教化後生。先生見其故里神坊一帶距縣城稍遠,雖土厚風淳,但文化之開特為遲滯,民國三年(1914)於神坊創設乾縣南區孔教分會,集合同志以昌明孔教,敦崇人道為主旨。1915年他借本村興教寺址,創建私立務本高級小學,開乾縣私立高小之先河。首次置地17.5畝,投資1100餘元(銀元),修建校舍數十間。後靠家中鋪行收入和原有積蓄,以資學校費用,舍免貧寒學生學費並資以伙食費用。他延聘景頻之、劉開運、景寶卿等四方名師,開設國語、算術、史地、音樂、體育等新學課程,嚴訂學校章程。學校一開辦即很興盛,慕名負笈來者除乾縣四鄉學生外,尚有武功、興平、禮泉、永壽等縣青少年。培養高小畢業生9屆約450人,開乾縣私立高級小學之先河。又在務本校內附設石印社和公益書局,積累資金,動員孔教會會員捐款,以解決學校經費困難。

同時,他還主持籌設孔教會,興辦女子夜校,發展桑梓教育事業。他經常教導學生說:「學問事業須振作精神,亦步亦趨,幾見有巧偽相尋而能有成者?」他尤重學生品行教育。自奉儉約,摒絕不良嗜好,身體力行,為學生范。見有學生中染惡習者,痛惡之,訓誡之。當時每屆選舉,候選人常有在學生中拉選票的陋習。對此,先生極為憤慨,斥責說:「矯飾民意,而自謀當選,不義;誘學生為其投票,不仁。且學生當求學時代不能干預外事。」故歷屆選舉獨神坊學生無參與賄選之嫌。因他開啟桑梓教育事業,熱心教育,終生辦學,勤勉不息,教育成果顯著,曾奉陝西省國民政府教育廳命東遊考察教育,撰有《文軒東遊記》。因他克己愛人,熱心教育,終生辦學,勤勉不息,國民政府教育部特獎三等褒狀,並授予「敬教勸學」匾額。

謝世後,學生記其《言行錄》一冊。為永遠紀念這位教育先行者,民國十二年(1923)九月分別由光緒癸卯科舉人,邑人梁守典撰文立《乾縣南區孔教分會碑記》,由曾榮獲六等嘉禾章、三等嘉祥章,署理武功縣知事,宏道高等學堂預科最優等清獎拔貢邑人范紫東撰文並書立《黃老夫子德教碑》。此兩碑皆立於私立務本學校校園,至今仍留存於姜村鎮神坊完小院內。

黃金秀先生謝世後,其子黃通禮,黃存禮,承其父業繼續辦學,並先後任校長。該校後因災荒,曾於民國十七年(1928)停辦,民國二十六年(1937)又復辦,更名《乾縣私立建國小學》,至民國三十一年(1941)停辦,先後共歷十七年,畢業高小畢業生十五屆,學生一千餘名。黃老先生學生中知名者有曾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的楊伯倫、國民革命軍七十四師師長李正誼、抗日戰爭中血戰台兒庄陣亡的國民革命軍某團團長高鵬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州碎娃 的精彩文章:

春滿人間四月天·一個70後吃貨的記憶

TAG:乾州碎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