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詞作賞析》
點擊「金秋文學」關注本微刊,欣賞更多精彩作品!
春江花月夜
魔箏之緣斷
李煒(古箏演奏家)
00:00/09:34
《黃庭堅詞作賞析》
作者:王建民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與秦觀並稱「秦黃」。
1、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
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1)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黃庭堅以修《神宗實錄》不實之罪,被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於元符元年(1098年)六月到戎州(四川宜賓)。此詞即寫於戎州貶所。初至戎州時,黃庭堅寓居城南一所寺廟中,自稱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可見其心中之抑鬱狂忿。此詞抒寫的即是其對世俗社會的抗爭和抵觸情緒。
在戎州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黃庭堅創作了五十多首詩歌。
(2)譯文
菊花開滿枝頭之時,正是重陽季節,早晨已有涼意了。人生在世應該讓杯中常常有酒。橫拿笛子對著風雨斜吹,頭上插花倒戴帽,只有在酒後醉中才能如此放浪。
只願身體康健,多吃飯,聽歌觀舞自樂自娛,盡情享受。頭髮雖白也要有菊花的氣質,傲霜鬥雪,就讓那些世俗之人冷眼看我吧!
(3)賞析
此詞是風格曠達之作。作者以達觀放浪的形態表達胸中抑鬱不平之情。詞上片寫詞人與友人開懷暢飲,在酒中尋找安慰,在醉中尋求快樂。下片表達對世俗的挑戰,末兩句尤見作者傲霜之志。全詞語言陡健清峭,風格疏宕豪邁。這首詞是黃庭堅與朋友史應之互相唱和應答之作。史應之是黃庭堅的朋友,詞序中的"眉山隱客"指的就是他。他常年隱居在眉山地區,靠開設私塾教書為生,生活貧苦困頓。
2、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1)創作背景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稗,黃庭堅被除名。同年五、六月間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詞的內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此送春詞作於貶宜州的翌年,即崇寧四年(1105)。同年九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於宜州貶所。
(2)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裡?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白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3)賞析
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徵。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裡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3、水調歌頭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
祇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
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歸。
(1)創作背景
大約寫於作者晚年被貶謫時期。
(2)譯文
瑤草多麼碧綠,春天來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無數桃花,花的上面有黃鸝。我想要穿過花叢尋找出路,卻走到了白雲的深處,彩虹之巔展現浩氣。只怕花深處,露水濕了衣服。
坐著玉石,靠著玉枕,拿著金徽。被貶謫的仙人在哪裡,沒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為了尋找靈芝仙草,不為表面繁華,長嘆為了什麼。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彷彿在驅逐我回家。
(3)賞析
全詞情景交融,反映了詞人出世、入世交相衝撞的人生觀和孤芳自賞、不肯媚世以求榮的品格,體現了詞人超軼絕塵、游於物外的審美理想。
開頭一句,詞人採用比興手法,熱情讚美瑤草(仙草)象碧玉一般可愛,使詞作一開始就能給人一種美好的印象,激起人們的興味,把讀者不知不覺地引進作品的藝術境界中去。從第二句開始,則用倒敘的手法,逐層描寫神仙世界的美麗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裡,詞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陶淵明描寫這種子虛烏有的理想國度,表現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黃庭堅用這個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這三句寫詞人春天來到「桃花源」,那裡溪水淙淙,到處盛開著桃花,樹枝上的黃鸝不停地唱著婉轉悅耳的歌。
「我欲穿花尋路」三句,寫詞人想穿過桃花源的花叢,一直走向飄浮白雲的山頂,一吐胸中浩然之氣,化作虹霓。這裡,詞人又進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現對現實的不滿,幻想能找到一個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祇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兩句,曲折地表現他對紛亂人世的厭倦但又不甘心離去的矛盾。詞人採用比喻和象徵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盡的詩味。
「紅露濕人衣」一句,是從王維詩句「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脫化而來,黃庭堅把「空翠」換成「紅露」,化用前人詩句,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下片繼寫作者孤芳自賞、不同凡俗的思想。詞人以豐富的想像,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彈瑤琴)」表現他的志行高潔、與眾不同。「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兩句,表面上是說李白不了,無人陪他飲酒,言外之意,是說他缺乏知音,感到異常寂寞。他不以今人為知音,反而以古人為知音,曲折地表達出他對現實的不滿。
「我為靈芝仙草」兩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開頭的「瑤草」,「朱唇丹臉」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蘇軾詠黃州定惠院海棠詩云:「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花容美艷,大抵略同,故這裡也可用以說桃花。這兩句是比喻和象徵的語言,用意如李白《擬古十二首》之四所謂「恥掇世上艷,所貴心之珍」。「長嘯亦何為」意謂不必去為得不到功名利祿而憂愁嘆息。
這首詞中的主人公形象,高華超逸而又不落塵俗,似非食人間煙火者。詞人以靜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頗具仙風道骨的風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寫得無一點塵俗氣,其實是要想像世界中構築一個自得其樂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連於其中,並以此與充滿權詐機心的現實社會抗爭,忘卻塵世的紛紛擾擾。
4、念奴嬌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
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
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1)創作背景
寫於作者於紹聖元年(1094年)謫居地處西南的戎州(四川宜賓)。
(2)譯文
雨後新晴,天邊出現一道彩虹,萬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巒經過雨水的沖刷,彷彿披上了新綠的衣服。月中的桂樹還很茂密,怎麼能說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她駕駛著這一輪圓月,在夜空馳騁。月光寒冷,為誰照射在這壇美酒上?
一群年輕人伴我左右,在微涼的晚風中踏著幽寂的小徑,走進長滿林木的張家小園,暢飲歡談。讓我們斟滿手中的金荷葉杯,雖然離家萬里,可是把酒暢飲的歡聚時刻實在難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歡聽臨風的霜笛。孫郎聽後,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揚的笛聲。
(3)賞析
詞中以豪健的筆力,展示出作者面對人生磨難時曠達、倔強、偉岸的襟懷,表達了榮辱不縈於懷、浮沉不繫於心的人生態度。整首詞筆墨酣暢淋漓,洋溢著豪邁樂觀的情緒。
開頭三句描寫開闊的遠景:雨後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詞人不說「秋空凈」,而曰「凈秋空」,筆勢飛動,寫出了煙消雲散、玉宇為之澄清的動態感。「山染修眉新綠」,寫遠山如美女的長眉,反用《西京雜記》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的故典,已是極嫵媚之情態,而一個「染」字,更寫出了經雨水洗刷的青山鮮活的生命力。
接著寫賞月。此時的月亮是剛過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為了表現它清輝依然,詞人用主觀上的賞愛彌補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賞自然美景的娛悅心情,他接連以三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問句發問。三個問語如層波疊浪,極寫月色之美和自得其樂的騷人雅興。嫦娥駕駛玉輪是別開生面的奇想。歷來詩人筆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棲」,「嫦娥倚泣」的形象,此處作者卻把她從寂寞清冷的月宮中走出來,並興高采烈地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舊典翻新,非大手筆不能為也。
此下轉而寫月下遊園、歡飲和聽曲之樂。「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詞,信筆揮灑,寫洒脫不羈的詞人,正帶著一群愉快的年輕人,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離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三句把詞人豪邁激越之情推向頂峰。這三句是此詞最精彩之處。《世說新語》記載東晉瘐亮武昌時,於氣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樓游賞,瘐亮曰:「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老子,猶老夫,語氣間隱然有一股豪氣。
作者說自己這一生走南闖北,偏是最愛聽那臨風吹奏的曲子。「最愛臨風笛」句,雄渾瀟洒,豪情滿懷,表現出詞人處逆境而不頹唐的樂觀心情。
最後一筆帶到那位善吹笛的孫彥立:「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孫郎感遇知音,噴發奇響,那悠揚的笛聲迴響不絕。
此詞以驚創為奇,其神兀傲,其氣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於壯闊的形象中勃發出一種傲岸不羈之氣。作者自詡本篇「或可繼東坡赤壁之歌」,確乎道出了此詞的風格所。詞人與蘇東坡一樣,飽經政治風雨的摧折,卻仍保持著那種倔強兀傲、曠達豪邁的個性,這一點,充分體現他的詩詞創作中。
5、醉蓬萊
對朝雲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
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
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
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
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
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1)創作背景
紹聖二年(1095年),黃庭堅被指控為撰修《神宗實錄》失實多誣,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此詞當是他赴黔途中經過夔州巫山縣時所作。作為一個知名的詩人,他受到了地方官的熱情接待,還遊覽了峽中的山水奇勝;但作為一個逐臣,他的內心又有著難以排解的抑鬱憂悶。黃庭堅把這兩方面編織在該詞中。
(2)譯文
朝雲暮雨,煙霧氤氳,微露雲端的亂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縣城樓上,遙望楚陽台,想像楚襄王夢與神女相會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宮府的儀仗隊行進,盛裝艷服之人迎接著馬隊,迤邐向城中走去。被貶謫放逐到偏荒之地,對影自憐,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到達黔州之後,山愈高,勢愈險,而距中原更遠,隔斷了眺望京城的視線,但鄉愁卻越過千山萬水飛向神州。有貶謫之地的地方官擺酒接風、歡宴公堂。醉舞歡騰,滿堂香氣,聲歌盈室,美人容顏嬌艷,香氣氤氳馥郁。聽著那杜鵑一聲一聲地到天明,直喚著「不如歸去」。
(3)賞析
此詞當是作者赴黔途中經過夔州巫山縣時所作。詞通過樂與悲的多層次對比烘托,突現出他貶謫途中去國懷鄉的憂悶之情。
詞的開頭以「對」字直領以下三句,描繪出一幅煙雨凄迷的峽江圖:有時雲蒸霞蔚,有時微雨濛濛,雲雨迷離之中,只見錯落攢立的群峰互相依傍。這裡既是肖妙的寫景,又是貼切的用典,「朝雲」、「暮雨」鑲嵌於句中,化而不露,「亂峰」則指巫山群峰,其中神女峰尤為峭麗,相傳即為神女的化身。這樣便營造出一個惝恍迷離、凄清悠遠的境界。這種意境與他去國懷鄉的悵惘心情是十分協調的。如以「叆叇」狀雲,表現雲氣濃重,更有日色昏暗之意。又如以「亂」字表現群峰的攢擁交疊,暗示他遭貶後神亂意迷的心境。「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是由神話生髮出來的聯想。「朱翠」指女子的朱顏翠發,代指美人。一個「鎖」字不也隱約透露出自嘆身世的感慨。這裡感情的流露是含蓄深婉的,詞人只是創造一種情緒和氛圍,給人以感染。
接著作者筆鋒一轉,描繪出一幅熱鬧的儀仗圖。春光明媚之中,官府的儀仗隊行進,盛妝艷服之人迎接著馬隊,迤邐向城中行去。「畫戟」是加上彩飾的戟,用於儀仗隊。「靚妝」,粉黛妝飾,這裡大約指歌姬舞女之類。面對如此盛況,作者的內心卻是一片悲涼。「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與開頭呼應,一腔憂悶噴涌而出。
下片開頭四句承上片最後一層意思而加以生髮。作者巧妙地越過眼前的情景,而設想貶謫之地的望鄉之苦,這是用未來的鄉愁反過來烘托現實的離情。去天尺五「極言黔南地勢之高,舊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諺語,此處借來形容山高摩天。儘管這樣的高處,但是眺望神州,還是隔著千山萬水。那鄉愁就象那萬重煙水,一直延伸到天地的盡頭,綿綿不絕。」神州「指中原,這裡意同」神京「。古代的逐臣常通過回望京城來表達其哀怨之情。
「樽酒」五句是一個大的轉折,展現了地方官為作者擺酒接風,歡宴公堂的熱烈景象。為了渲染歡快的氣氛,這裡用了一些色彩富麗的詞,如用「荔頰紅深」形容美人容顏的嬌艷之色,用「麝臍香滿」描寫香氣的氤氳馥郁。輕歌曼舞,醉意朦朧,場面越是寫得熱烈,越能反襯出山谷心頭的悲涼孤寂。置身於高堂華宴,面對著主賓的觥籌交錯,作者獨品苦味,唯有那杜鵑「不如歸去」的聲聲啼鳴陪伴著他通宵達旦。
這首詞上下兩片都分三個層次,先寫悲情,然後折入歡快場景的描寫,最後又轉入悲情的抒發,而上下兩片又寫法各異,不使雷同。為了構成鮮明的對比,寫悲與樂所用詞語的色彩反差也很大。寫悲情則樸素自然,近乎口語,以直抒胸臆。描樂景富麗濃郁,風華典雅,著力於鋪陳。正所謂「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薑齋詩話》)。
6、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1)背景
(2)譯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開放,知道春天即將來臨。夜盡時,遲遲聞不到梅花的香味,以為梅花還沒有開放;早晨起來,才發現在面南的枝條上已開滿了梅花,真是沒有想到。女子在鏡台前化妝,引起了梅花的羨妒,就飄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見到這種景象,便希望暢懷酣飲;現在就不同了,自從被貶離開汴京,十年來,那種青年人的情懷、興緻已經不存在了。
(3)賞析
此詞為山谷因寫《承天院塔記》被朝廷指為「幸災謗國」而貶謫地處西南的邊地宜州後所作。全詞以詠梅為中民,把天涯與江南、垂老與少年、去國十年與平生作了一個對比性總結,既表現出天涯見梅的喜悅,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寫不勝今昔之慨,表現出作者心中鬱結的不平與憤懣。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國數千里,說是「天涯」不算誇張。到貶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見的梅花,作者很詫異。「梅破知春」,這不僅是以江南梅花多在冬末春初開放,意謂春天來臨;而且是側重於地域的聯想,意味著「天涯」也無法隔斷「江南」與我的聯繫(作者為江西修水人,地即屬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顯見環境比預料的好。
緊接二句則由「梅破」,寫到梅開。梅花開得那樣早,那樣突然,夜深時嗅到一陣暗香,沒能想到什麼緣故,及至「曉來」才發現向陽的枝頭已開繁了。
雖則「開遍」,卻僅限於「向南枝」,不失為早梅,令人感到新鮮,喜悅。「夜闌(其時聲息俱絕,暗香易聞)風細(恰好傳遞清香)」時候才「得香」,故云「遲」。此處用筆細緻。「也有」表現出第一次驚喜,「不道」則表現出又一次意外,作者驚喜不迭之情,溢於言表。
至此,作者已滿懷江南之春心。一個關於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見於作者筆端。《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不但將舊典翻出新意,而且還表現出一個被貶的老人觀梅以致忘懷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賞梅,對著如此美景(「個裡」,此中,這樣的情景中),總想把酒喝個夠;但現在不同了,經過十年的貶謫,宦海沉淪之後,不復有少年的興緻了。結尾在詞情上是一大兜轉,「老」加上「盡」的程度副詞,更使拗折而出的鬱憤之情得到充分表現。
用「願杯深」來代言興緻好,亦形象有味。
這首詞寫得極為深摯,是山谷孤清抑鬱的人格風貌的寫照。全詞由景入手,婉曲細膩;以情收結,直抒胸臆。整首詞風格疏宕,頗具韻味。
文/王建民
編輯/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王建民,別名子才,號頑伯。上海人。化工工程高級工程師,項目管理專家。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楹聯學會會員,《詩畫天地》優秀簽約詩人,《旅遊作家》專欄作家。近年來創作格律詩詞、散文、楹聯上千篇(副),著有詩詞集《三閑野草》。
《金秋文學》微刊徵稿啟事(最新版)
1、作品形式:原創詩歌、散文、隨筆、小說、劇本、雜文、影評等作品均可。
2、投稿要求:投稿時註明「原創首發+獨家授權+標題+作者姓名」。作品「原創」是表示作品是自己創作的而非剽竊抄襲之作;「首發」表示該作品未在微信公眾號平台發表過(紙媒發表無妨)。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有人違規投稿,導致本刊兩次被取消原創保護和打賞功能。當公眾號運營者對於處理存在異議時,可以進行申訴,每個處理有一次申訴機會,這是為了保留申訴證據。
如何更有效的發起申訴,提高申訴的成功率?
(1).提供文章是自己原創的證據;
(2).提供原創作者的獨家授權證明,證明需能真實反映文章的獨家授權情況,並具有法律效應。
3、文稿一律用word文檔以附件形式投稿。如有圖片一併以附件形式投寄,勿附在文檔中。作者簡介及微信號附在文後。要求:宋體字,標題小三號字,作者姓名四號字,正文小四號字,首行縮進2個字元。並提供作者近照一張也以附近形式投寄。
4、作品發表後,請轉發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QQ空間、微博等,以便更多人看到大作。本文如非原創首發、獨家授權發布,請聯繫我及時撒換刪除,以免遭人投訴,使本刊受損,也使作家受損。如非原創首發、獨家授權發布,又故意隱埋不告知主編,致使遭人投訴封號或取消原創保護功能,本刊將永不刊發該作者文章。
5、作品如有打賞,50%歸作者,如無打賞,沒有稿費,10元以下讚賞不再發放。作品發表後一周左右結算,後續打賞不再發放。
以便及時查看到自己的文章。
《金秋文學》自創刊之日起,即受到著名作家石楠女士及劉湘如先生的大力支持,兩位前輩願意作為本刊的顧問,指導本刊穩步前進。最近著名作家石生也擔任本刊文學和法律顧問。
《金秋文學》編輯部
主編:王孝付
二O一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王孝付近照
《金秋文學》微刊主編王孝付簡介
王孝付,筆名王社宇、三月山、言情聖手,西窗野叟等。1973年10月生於安徽省銅陵縣鍾倉鄉(現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團進村。中文本科學歷。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金秋文學》微刊主編。1994年開始發表作品,散文《聽媽媽講故事》獲2003年「華夏當代杯」親情永遠全國徵文大獎賽優秀獎。2006年散文《心靈不設防》獲首屆「意林」杯龍源國際文學創作大賽三等獎。長篇歷史小說《白衣卿相——柳永》於2010年12月由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全國發行,獲銅陵市人民政府頒發的銅陵市第六屆(2010——2012年度)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文學類)優秀獎。另著有長篇小說《南國夢》、《江南新夢》、《回望家園》、《江南憶》、《詩仙李白》、《江山如此多嬌》等700萬字長篇小說,並著有中短篇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歌、雜文、評論、報告文學等數百萬字。
《金秋文學》? 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圖片及音樂版權歸原作者,文章如非原創首發,請聯繫我們刪除,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二維碼讚賞通道(請註明作者姓名及文章標題)
TAG:金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