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孩子上課講話怎麼辦?

我的孩子上課講話怎麼辦?

01

那一年,糖果剛好上一年級,跟老師了解後知道她上課喜歡說話。

細細回味,當我聽到老師反饋時的感受,有焦慮、有擔心。焦慮的是孩子這樣會影響其他人和自己的學習,擔心的是老師認為我沒有盡到家長的責任,沒有教育好孩子。

當自己捕捉到這些信息時,深深地意識到這些想法會讓我更加焦慮,甚至會想要去責備孩子。

但這樣對孩子的問題行為並沒有任何幫助(孩子在學校就已經覺得自己做不好而感受糟糕,如果家長再責備,孩子會更加沮喪,久而久之會厭學)。

回想糖果之前在幼兒園進入國學班學習時,也有過類似的情形。

在新環境剛開始的時候,在孩子剛到陌生環境的時候,都可能會有很多的擔心,怕自己不被喜歡、怕自己做不好。同時希望在新的環境中被關注,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哪怕用偏差行為。

02

對於孩子來說希望被關注是合情合理的,我們要更好地支持孩子,但又要如何去做呢?

我意識到首先我自己要先放下焦慮,去真正地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支持到孩子把問題轉向技能。

「正面管教」的體系中反覆提到每個人從一出生就有四個需求,作為孩子這四個需求更為強烈。這四個需求是:

⒈ 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可以有貢獻、我是重要的);

⒉ 對自己能力的感知;

⒊ 個人力量和自主;

⒋ 社會和人生技能。

當孩子在環境中沒有滿足這四個需求時,孩子們會錯誤地理解並用偏差行為尋求這四個需求。

知道孩子需要在新的環境中去發展和得到這四個需求,我的焦慮和擔心在慢慢的消除。糖果也知道不是自己不好,而是自己需要學習一個新技能,做到尊重而有效的聽。

與糖果一起來想辦法,怎樣去改進成了我們的主題。(這是糖果在SEL 中學習到的——犯錯是學習的機會,關註解決方案比自責更重要。

了解了問題的原因,也找到了需要去解決的關鍵點。

需要我做的是在糖果回來前制定我自己的步驟,才能更好的引導她一起去解決問題。冷靜下來,暫時封存我所有的焦慮和擔心,因為那些感受可能會干擾我們的心情。

於是我列出了在談話分享中注意的細節和可以使用的方法,在後來的解決問題中我就是運用這些方法循序漸進。

03

關注於解決問題、細小步驟、跟進執行、描述式鼓勵、啟發式問題

有了準備我心裡踏實了不少,只是糖果能否跟我想法一致呢?我還是很忐忑。

放學後,我跟糖果分享著關於說話、關注、感受、技能、成長的話題,商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有了這段讓我們記憶猶新的對話!

⒈ 放下焦慮,聽聽孩子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想法/一起頭腦風暴,尋找解決辦法。

我:「今天老師跟我說你的上課情況,你對上課說話這個事情怎麼看?」

糖果:「這是我的新學校,我想感受一下,好多新朋友,新的東西。」

我:「我聽到的是你很興奮,所以上課都想和朋友說話,那這樣身邊的同學感受會怎樣?老師感受又會怎樣?」

糖果:「同學們會被影響,會心煩,然後會討厭我,老師會生氣,我會被批評。」

我:「你喜歡這樣的感受么?」

糖果:「不喜歡!」

我:「那你要怎麼去避免它?」

糖果:「我上課認真聽,不和同學說,自己管好自己的紀律。」

我:「如果你又很想讓老師看見你,除了說話外,還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

糖果:「不知道。」

我:「你可以試試認真聽,積極回答問題,也可以幫助老師去做些事情。」

我:「當你積極回答問題時老師看見你,和你講話被老師看見,有什麼不同?」

糖果:「講話會被批評,感覺不好,積極回答問題老師會喜歡我,感覺會很好。」

我:「如果你忍不住怎麼辦?」

糖果:「我就對自己說,我表現好是對老師和自己的尊重。」

我:「那我們約定這周先管好自己不去跟別人說話,做到說話次數減少幾次?」

通常我們要理解孩子內在渴望,理解他們不能一下就做到。

糖果:「只講兩次吧,我還是努力每節課都不講。」

我:「那具體要做些什麼,才可以做到安靜的聽。」

糖果:「不知道。」

我:「嘴巴要怎樣?」

糖果:「要閉上。」

我:「那身體要怎樣啊?」

糖果:「不亂動。」

我:「那是身體儘可能保持靜止吧,手上有沒有東西玩?」

糖果:「沒有東西,保持安靜。」

我:「那要怎麼聽?」

糖果:「看著老師,認真聽,並要想想老師說的什麼。」

我和糖果還商量當她忘記時怎麼辦。最後她的決定是找到幾個學校的支持者,一個是同桌,其他幾個是任課老師,然後她親自去邀請支持者(任課老師部分,我用微信協助她一起去邀請)。

事後我很好奇地問她邀請老師的勇氣是如何建立的。

糖果說:「老師肯定會支持我的,我也很想上課好好聽。」

看著她非常自信和肯定的回答,我想到了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話:「每個孩子天生向著優越去發展」,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看見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得更好。

⒉ 跟孩子約定了一個方案的執行期限,3~7天分享一次,然後根據情況調整。

至於在細節里說到的分享時間,我和糖果約定3天分享一下情況。但她每天都會主動跟我說她的情況,說她今天只有在某某一節課說了一句話。並和朋友約定,下課再講話,上課的時候要好好學習。

尊重老師也要尊重自己,孩子雖然一下子不能做到,但每天看著她的細小進步,能讓她看見自己可以改善,多了一些更快融入這個新環境的信心和勇氣。

看著她小小的身體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的自信和勇氣,我也堅定了自己的心。從糖果的身上,正面管教心與心交流的強大力量讓我同樣更有勇氣去面對任何的挑戰和困難。

⒊ 孩子的每一個細小進步,都要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善,並相信自己「我能行」。

糖果每次分享她做到的,我都會問她:「你是怎麼做到的?」然後她就開始拚命地想,每想到一個都能讓她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然後開始相信自己能行。

整個過程中孩子都在思考,都在修復自己的邏輯,而這一切都是孩子很好的認識自己的過程,對自己可以客觀地了解。

當發現自己能行,可以做出調整,並為班級做出貢獻,這是多麼令人鼓舞的事情。

持續一個月中,糖果都會跟我分享,她每天做的一點,她還驚喜地發現,老師提醒她溫和了很多。

「是的,當你做到時,老師被尊重到了,她也會放鬆下來,你也鼓勵到老師。」我也及時地肯定了她的感受,引導她繼續堅持下去。

糖果看到這個變化,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原來自己的改變是可以影響到身邊的人。糖果對於要去改善不好的情況也比以前更加的接受,她很喜歡自己為班級紀律做的小小改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細小的改變都為我們帶來了信心和鼓勵,古人的諺語簡單而直白的告誡我們堅持的重要。

04

總之,孩子們是在探索和犯錯中去了解世界的,我們的孩子正處於學習各種規則和技能的階段。

如果把這個階段的技能缺乏看成失調或失常,把它當成羞恥的事處理,就會讓我們產生無力感,也無法幫助我們的孩子成長。而孩子呢,也會認定他們自己可能有問題,會感到自己對這個問題是無能為力的。

沒有學習正面管教之前,我就是如此看待錯誤和問題,每天都焦慮。孩子的問題行為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加劇,我和孩子經常感到沮喪,總擔心做不好。

焦慮、無助的淚水曾默默的陪伴著我,那是一段艱難而漫長的歲月。

遇到「正面管教」,讓我了解到孩子和自己真正地需要是什麼!

更是同孩子一起學習正面管教,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孩子的問題看成是他們需要學習或改善的一些技巧或能力,作為家長我們就能重拾信心。

幫助我們的孩子了解到「問題也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支持,這些問題是能夠克服的。同時我也將我的焦慮和擔心解封,我誠實的面對我的感受,接納它,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我自己發生改變的時候,我身邊的人也會因為我的改變而受到影響,我傳遞出去的是鼓勵和勇氣。

當我和糖果都這樣去看待挑戰和問題時,我們可以放鬆地關註解決問題,而不是以前的說教和指責,而糖果改變的勇氣和堅定,也鼓勵著我們的整個家庭的改變。

糖果的改變在繼續中,糖果的堅持在繼續中。我的改變同樣在繼續中,我的堅持同樣也在繼續中!

溫馨提醒

當孩子沒有做到時,我們通常會很擔心,陷入焦慮,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掉入以下4個陷阱:

⒈ 沒有約定回顧分享的時間,最後大家都忘了,發現孩子沒做到時,才又去關注,一般建議3-7天分享。

⒉ 我們老是希望孩子跟成人一樣,自己就去做,而我們沒有跟進執行。

⒊ 我們常常陷入判斷和評判,沒有關注問題本身。孩子一沒做到就開始指責,說教,讓孩子更加沮喪,並相信自己就是個笨孩子、壞孩子。

⒋ 孩子做到的部分,沒有給予鼓勵,覺得是必須的。

?

「愛悅家」期待和您的相遇

關於我們

愛悅家:是聰媽的全新項目,致力於為每個家庭定製個性化方案,聚焦整個家庭的共同成長,陪伴、支持和鼓勵家庭成員成長,讓家庭更加和諧。

同時專註於孩子的成長支持,長期開設各年齡段的SEL社會情感技能課程,從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係技能、負責任的決策技能等幾項重要的人生技能入手,成長孩子內心的力量和勇氣。

我們的文化

願景:讓每個家庭都幸福!

使命:讓每個家庭在通往幸福的路上都能得到陪伴、支持和鼓勵!

價值觀:陪伴、支持和鼓勵,激發每個參與者內在動力、提升幸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個子還有張老奶奶臉,卻是「大女人」教科書
能夠得到「真愛」的甚深秘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