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打著海外小眾品牌的旗號,卻是國內發貨?小心被這些假「洋牌」騙了!

打著海外小眾品牌的旗號,卻是國內發貨?小心被這些假「洋牌」騙了!

原標題:打著海外小眾品牌的旗號,卻是國內發貨?小心被這些假「洋牌」騙了!


本文來源:外灘時尚(公眾號ID:bund-style)


上海發貨的「千頌伊」同款


只有原版1/4價格的義大利手工皮鞋


這些假「洋品牌」賣得異常火爆

這些牌子到底是如何鍍金,


又大肆蠶食我們錢包?



流量明星的誕生,是 21 世紀娛樂產業的標誌性節點。


在那之前,沒有像如今一樣組織嚴密,槍口一致的粉絲,也沒有機場街拍,為明星打造私服造型的團隊,更沒有被流量明星一穿,就能賣到瞬間售罄的熱門單品。



也正是他們的出現,讓大眾看到了「大型買家秀」的影響力。愛美之心皆有之,於是,「明星同款」這股勢力,在電商網站崛起了,這本不是新鮮事。


但是,借著明星同款的旗號號稱自己是「洋品牌」,還賣得很火就很讓人驚奇。下面我們就來探尋這些神奇品牌的前世今生。


OZLANA


澳洲註冊,上海發貨的「千頌伊」同款

大家耳熟能詳的 OZLANA 算是假」洋品牌「里用心的牌子。



看上去和千頌伊同款的 Mr & Mrs Furs 的皮草大衣沒什麼區別,但比起它動輒幾萬的高價,OZLANA 同款只要兩千出頭,就能買到一件真·羊毛大衣也算值得的。



據說 OZLANA 是澳洲品牌,在澳洲的華人或多或少都聽過,因為他們身邊的代購都在賣。如果你自己去澳洲旅行,恐怕在商場里很難見到,在官網也找不到他們的店鋪信息,因為只有代購可以買得到。


而且,不約而同的是,每個代理都會發給你一張代理價格表,每個款式顏色都匯總在一張 excel 里。



最蹊蹺的一點是,他們是從國內發貨的。


就算代工廠在中國,難道不應該是運回澳洲發貨,才更真實一點嗎?好吧,反正都是中國人在買,能省物流費就省吧。


看到這裡,你一定以為 OZLANA 是個假洋品牌,倒真不是!它的確是在澳洲註冊的,這一點在官網都能查到。


而且,公平地講,不管怎樣,它的質量還是很過關的,問過買到的朋友,內襯的羊毛非常厚實,即使穿著它在北方過冬,也毫無壓力,就性價比來說,真的是足夠了。



但是,為什麼繞了世界一大圈,卻選擇在澳洲註冊?這一點相信你我都懂。原創品牌不好做,鍍了一層金,價格卻還算實惠的洋品牌,才是真的生財機器。


Rachele Louisa


義大利手工打造的「楊冪同款」


義大利小眾品牌 Coliac 的珍珠鞋,用鑲滿碎鑽與珍珠的直線,代替了傳統的鞋帶,早已成為流量明星,INS 紅人們人手一雙的經典鞋款。



在社媒體上,它得到了一個稱號,「楊冪同款」。


然而讓我震驚的是,最近在代購的朋友圈看到一雙叫做 Rachele Louisa 鞋,長這樣:



文字介紹寫得很誘人:義大利小眾手工珍珠鞋,正正宗宗的 Made in Italy,只賣一千多元,還不到 Coliac 售價的 1 / 4。


但是,長得和「楊冪同款」一模一樣,真的大丈夫嗎?



在「山寨」這一點上,Rachele Louisa 真的是慣犯沒錯了。


Coliac 的另一款珍珠鞋,也被他們盯上。



號稱是它家手工打造的貓跟鞋,長這樣:


定睛一看,這不就是 The Row 的 Coco 嗎?作為高級設計品牌,人家的鞋在電商網站早已賣到 1114 美刀。



當然,一同慘被山寨的,還有被袁泉穿過,又火了一次的珍珠鞋 Nicholas Kirkwood:



Prada 的愛心厚底鞋:



Manolo Blanhnik 的經典方扣鞋:



抄得這麼多這麼雜,請問「義大利手工匠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甚至當我問了一圈義大利的朋友,都沒人聽過這個品牌,也沒人見過這家店在哪裡。有人循著他們的地址去探店,也根本沒找到。

為了找到它的源頭,在搜索引擎里搜索「Rachele Louisa」,別說外網新聞,居然連官網也沒有。這年頭,被這麼多義大利代購「發掘」的本土手工作坊,真的連一絲絲報道和宣傳都看不到?


有人一語點破,這個品牌,很可能就是一家國內的山寨店,搖頭變成國人喜聞樂見的「手工匠人」作品,拍幾張義大利老師傅的照片和工坊,就真是那麼回事兒了。況且,以一千的價格買到大牌設計,買家還會覺得自己賺到了。




「什麼?我才沒有買假貨,我買的是義大利小眾手工鞋!」


以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做工還算不錯的 Everlane,可以買兩雙侏羅紀世界同款的 Sam Edelman 高跟鞋。


說到這兒,如果發現某個代購在賣這雙山寨鞋,你還會確信,在他家買到的其他品牌,都是真貨嗎?


寶姿Ports


穿Prada的女王也穿Ports


寶姿Ports號稱是加拿大的品牌。在它的百科介紹上寫著:「Ports 1961由Luke Tanebe於1960年在加拿大創立,LukeTanebe是日本移民,當時的工廠設在廈門,但是由於經營遇到困境,2004年Ports 1961重新於紐約起步。」

曾經出過一套Ports1961這個高端系列。


《穿Prada的女魔頭》里的服飾就有 Ports 1961贊助,電影的投資方也有Ports。通過這部電影讓Ports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



辦公室牆上掛著Ports的品牌廣告照


然而它其實徹頭徹尾是個中國品牌,是十多年前2個溫州人去加拿大註冊的,然後花大本錢到國內大肆宣傳。


一時間各式專門店林立,時尚雜誌、社交媒體猛砸廣告,就是為了讓大眾認為Ports是一個國際性的高級時裝品牌。甚至它在上海的精品店開幕還找到了鞏俐站台。



Ports能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這挺不容易的,從來都是國外服裝品牌打入中國。Ports 也算國內中做工、設計、用料都很考究的品牌了。



ports 在國外的門店

像這樣的品牌,我只列舉了三個,其實還有很多。在國人們打著「消費升級「的旗號,為自己的品質生活買單時,卻發現精明的商人們早已拿捏住了大眾的痛點。


「義大利製造」,「小眾品牌」,「手工打造」,「匠人情懷」...這些廣受追捧的形容詞被放在山寨產品上,可恨又可笑。


但,倘若再花點時間推敲,這種謀求賺快錢的品牌層出不窮的原因是什麼?人們為什麼願意買單?



我們尊重創造力的意識,還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在買家的語境中,與其以高昂代價買原創設計,用幾分之一的價格,購得看上去並無二致的山寨品,反而「經濟實惠」。但更多的買家,可能對它的來源並不知情。


而至於那些本身設計過關,做工也尚可的品牌,卻為自己謀得一個「澳洲」身份,「紐約」身份,足以看出商人的文化不自信,與國人盲目迷信洋貨的心理。



有個「代購」甚至在自己的推文里寫:

山寨沒什麼,在歐洲隨處可以看到各種山寨的包包衣服。我倒覺得大牌設計師也可能是逛街時從這些路邊小皮具找到靈感的。所以對我來說質量才最重要。

那些假「洋品牌」,在鍍了一層金以後,大肆蠶食著我們的錢包。但另一邊,上海時裝周剛剛落幕,其中不乏閃現設計才華的國內原創設計師。


不論是 ShuShu/Tong 的秀場上響起的舊上海唱腔,還是 Samuel Gui Yang 的 盤口領與旗袍,都是中國元素的回歸與致敬。


相比前幾年,現在的設計師們越來越多地對自身,以及自己的文化背景產生了認同感。而把它真正帶入尋常百姓的圈層中,還需要一些時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本土時裝周仍然任重而道遠。


如有版權問題 請聯繫 申江服務導報社


轉載文章 請聯繫後台授權


編輯:楊曉鳳


以上內容由《申江服務導報》綜合編輯,轉載請事先溝通聯繫並註明出處。


10000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江服務導報mp 的精彩文章:

社會你大哥背地裡喜歡扮女裝?這反差萌讓我猝不及防啊!

TAG:申江服務導報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