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興市場經濟體製造業強勢崛起,中國排名第4

新興市場經濟體製造業強勢崛起,中國排名第4

隨著中國的全球化進程加快,中國企業尤其是製造業越來越受到全球矚目。

第一財經研究院在2018年博鰲論壇期間推出了《中國與全球製造業競爭力》報告,以中國為基準點,追蹤和比較本世紀以來全球19個主要經濟體19個製造業分類基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力變化。

報告將「競爭力」定義為生產單位價值產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資本和勞動力),其成本越低,競爭力就越強。

報告通過測算全球主要製造業國家主要製造業行業生產每個單位實際增加值所需要支付的名義勞動成本,也就是單位勞動力成本(ULC),從而去揭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格局的變化。

主要經濟體整體製造業ULC水平及分時期年複合增長率

(按照2016年ULC排序;年複合增長率%)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CIP/ChinaKLEMS

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的計算, 2016年全球製造業ULC最低(最具競爭力)的五個國家分別是土耳其、馬來西亞、印度、中國和墨西哥。

但從趨勢看,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競爭力優勢正在減弱。美國、德國和日本單位勞動力成本在2000年到2016年年均升幅分別只 有0 . 5%、1.7%和-4.9% ,而中國、印度和土耳其升幅1.6%、4%和5%。在這16年中,單位勞動力成本下降最快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日本、中國台灣和西班牙,上升最快是俄羅斯、巴西和南非。

為了全面反映國際競爭力的變化,《中國與全球製造業競爭力》還考慮了本幣的實際購買力,即對實際增加值做「生產成本法購買力平價(PPP)」的調整。單位勞動力成本越低,代表一個經濟體或一個產業越具競爭力。

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16年,全球製造業格局出現了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快速下降,中國、印度、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市場份額的快速上升。

第二個變化來自於製造業內部,與最終消費品密切相關的製造業行業的份額下降,中間材料和投資品(含耐用消費品)製造業部門的份額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電子和通訊設備業,其次是化學工業,其後是汽車、電器以及機械製造業,正是這些製造業部門承載著本世紀以來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和「新經濟」。

具體排名上,中國從2000年的第8名升至2016年的第4名。截至2016年,中國製造業實際增加值達到2000年的7倍,佔全球製造業總產出的比重從8.5%提高到了30.9%。

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的排名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耳其2016年排名第1,比2000年的第2名略升1個名次。馬來西亞上升了3名,升幅客觀。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的排名在2000年到2016年期間均上升了1個名次。

相應的,部分發達國家名次下降,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分別下降了3個、5個和8個名次。但美國排名依舊上升了1名,從2000年的15名上升至2016年的14名。

《中國與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是全球第一份覆蓋主要經濟體和主要細分行業的勞動力成本競爭力報告,全面評估了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版圖中的實力崛起和變遷趨勢。

推出該報告的第一財經研究院/智庫是第一財經旗下的非營利獨立智庫研究機構,其宗旨為「致力改善經濟政策」,出品年度旗艦報告、全球與中國宏觀/市場分析(季報、月報、周報),以及指數和排名等系列產品。智庫以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基於事實和數據的獨立研究和分析,提供創新的可實施政策方案和建議,以提高中國經濟政策的質量和透明度,並推動有效而公平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由支付服務到賦能B端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賽靈思新任CEO:用FPGA迎接AI時代,不看好專用晶元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