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死後,雍正給老十四改名怎麼弄得面目全非?
歡迎您關註上方「敬之以禮說明清」。
1
《雍正王朝》前半部分戲,是反映雍正登基前,如何從一個貝勒,經郡王,封親王,一步步爬上來到。
電視劇主要表現雍正,所以就要說他在九子奪嫡的政治鬥爭戲中,皇帝是怎樣煉成的。
老八胤禩一語道破玄機:老四做事,什麼都占理。
這理,就是制度。
胤禛之所以能成為雍正,靠的就是制度!
當然,他最關鍵是知道隱忍,擅長給康熙做「孤臣」。那著名的鄔先生,教給他的也是隱忍。
而其一母同胞的十四弟,卻不像四哥這般聰明。這不,《雍正王朝》第12集,特地為他安排了一場打抱不平的武戲。
康熙第一次廢了太子,下詔要群臣推薦新太子。絕大多數推老八,結果招了康熙的忌。老十四挺身而出,和老十三干起了肉搏戰,激怒趕來的康熙抽刀欲誅他。
兒子打架,急怒攻心,氣倒老爸。娘帶兒請罪,跪在龍榻前。
康熙醒了,問題來了。
德妃說:「皇上,胤禵不孝!」
胤禵是誰?
如果重返歷史現場,真有這一場景,想必卧榻之上的康熙會跳起來,厲聲怒問。
他給他那最會打仗的大將軍王兒子,取的名字是:胤禎,胤禎,胤禎。重要的事情,必須說三遍。
也許百度百科會挺身而出,作鐵杆證明,它就有「愛新覺羅·胤禵」的詞條,並寫道「愛新覺羅·胤禵,又名胤禎」。
康熙的十四子胤禎,真的又叫胤禵嗎?
2
清王朝皇家,自康熙始,按字輩命名,不僅規定了必用字,而且規定了第二字的偏旁。
康熙先後生子三十五人,存活下來的二十四人,名字首字皆用「胤」,第二字皆用「示」旁,如皇長子胤褆、太子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
康熙給十四子,取的名字為胤禎。從其康熙二十七年(1688)出生至雍正元年(1723),他用了胤禎這個名三十五年。
雍正元年,胤禛登基,為避皇帝名諱,除胤禛本人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即便是廢太子胤礽,也被改為了允礽。(只有一個特例,就是老十三胤祥死後,雍正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改回「胤」,以示最親密,以示不避諱)
老十四胤禎的名字更麻煩,不但首字要同眾兄弟一起改,就是第二字「禎」也因與皇帝的「禛」諧音,也必須改。由此,胤禎就被改為了「允禵」。
這些,是沒有經過康熙同意的。
但,雍正以後所刻印的史書,悉數避諱。《清史稿》雖為民國北洋政府編修,但行述康熙諸子的列傳,也照例避諱。
至於「胤禵」,前字「胤」為康熙所取,後字「禵」是為避諱雍正,生拉硬拽,自不存在,卻不料想二月河的歷史小說《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以及由二月河擔任劇本首席策劃的歷史電視劇《雍正王朝》,都是創造性地給了康熙十四子胤禎或允禵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
記住!
康熙生前,十四子名叫胤禎。
康熙身後,十四子改名允禵。
他從來就沒叫做胤禵。
3
雍正為避諱,給兄弟們改名字,大費周章。
他的兒子乾隆,雖然是一個偉大的形式主義者,但在名字避諱的問題上,要比乃父要大度得多。
乾隆的兄弟們,包括堂兄弟們,名字的第一個「弘」一律不改,頂多是最後一筆不點,形式還在。
對於兒子輩,乾隆在最後選定皇十五子永琰為儲君後,改其名為顒琰,其餘弟兄均未改名,仍用「永」。這算得上一個經典,嘉慶帝的名字,因避諱改了皇帝的名字。
哈哈哈,今古奇觀。
嘉慶以後,清朝皇帝和兄弟們的名字,排輩份的字,不再為避君王名諱改了,大家一起用。
因為,這些字還是有出處的。
乾隆某年新春,皇六子永瑢繪了《歲朝圖》進呈皇祖母孝聖太后,乾隆在上題了一首詩,有「永綿奕載奉慈娛」句,乾隆便選字「永、綿、奕、載」,作為後世取名輩字。
幾十年過去,道光又在「載」之後選了「溥、毓、恆、啟」四字,咸豐又在「啟」字輩下選定「燾、屹、增、棋」四字。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溥儀這一代,大清朝就結束了。
歡迎您關注「敬之以禮說明清」
TAG:敬之以禮說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