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去濕氣,常吃這「4寶」!更有祛濕妙招,快准狠搞定濕氣難題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趙嘉誠教授
在古代,人們的物質貧瘠,很少有人能吃肉。而現代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人餐餐吃肉。不僅如此,開車也是一種流行,不說家家有車,也把買車當做一種時尚。而這些,恰恰就是人們生病的根源。
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最終容易招致各種難纏的疾病。雨水漸多,濕氣也重,中醫認為濕邪過盛可致病。你是否有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等癥狀呢?這些都是濕氣在搗鬼。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濕氣吧!
濕氣重會有哪些表現?
1、脾胃變差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等癥狀。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2、頭部
《內經》說「因於濕,首如裹。」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表現為頭昏沉重,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如負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
3、舌苔
身體濕氣重首先是會表現在舌頭上的。身體濕氣重的人舌頭的兩邊會有牙齒壓迫的痕迹;舌苔的顏色,如果是粉潤紅潤,那就是比較正常的,舌苔顏色過於發白髮黃,且比較厚實的,體內濕氣都比較重。
4、關節表現
身體里的濕氣比較嚴重話,在關節方面也是有癥狀表現出來的,濕氣進入身體裡面之後,也會入侵到我們的關節部位,濕氣還會影響到體內的氣血無法正常運行,如關節酸痛以及肌肉酸痛的癥狀,除此之外,還會有屈曲不利的癥狀,嚴重的患者就會出現風濕性關節炎疾病。
5、大便不成形
如果大便長期不成形,稀溏,說明體內有濕氣;如果大便成形,但總黏在馬桶上,用水沖不下去,也說明體內有濕氣;而便秘的人排出大便後不成形,那說明體內濕邪實在太重了。
上述癥狀是濕邪上身最淺顯的癥狀,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警告信號。濕氣乃萬病之源,對人體的傷害緩慢而隱蔽,尤其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濕氣不會自愈,放任不管濕邪會一步步侵害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疾病都是有濕邪引起的,甚至最後導致惡性腫瘤。權威專家秉著為患者著想的理念為我們推薦了一些經濟實惠而又美味的食物,還不趕快行動做起來!
常吃這些食物,濕氣不再怕
1、山藥
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2、牛蒡
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並有調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隨時飲用,長期服用。
3、赤小豆
赤小豆是非常好的食材,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食用,能夠有效增加我們腸胃的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促進我們排尿。可在睡前將赤小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4、紅薯
紅薯俗話說一斤紅薯三斤屎,話粗理不粗,紅薯一直是清腸道排毒祛濕氣的好幫手。紅薯含有豐富的纖維,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促進腸胃蠕動,對排便非常有幫助。最好的吃法是烤紅薯,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濕氣嚴重的話怎麼辦?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食療法僅僅適用於輕度濕氣患者,食療法雖然療效還可以,但需要長時間食用,對於一些希望快點祛濕,擺脫濕氣煩惱的患者來說,周期太長而且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所以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專業療法來祛除濕氣,能夠快速祛濕。
我國對正統的傳統醫學是大力推廣的。無數的中醫瑰寶被授予各種各樣的認證稱號。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旦獲得這樣的稱號,就代表是國家和口碑的雙重保證,可以放心的去用來康復調理。對於濕氣來說,也有這樣的存在,比如——肖-淑-之,清-濕-飲,是中原地區肖氏家族世代相傳的良方,距今已經有200餘年了,效果享譽全國。
它含有薏苡仁、茯苓、赤小豆、雞內金、芡實等二十四味上等藥材,經過「三煎三榨」後再慢火熬制,最後以蜂蜜收膏製作而成,上等膏滋有「滴水成珠」的效果,膏方64倍濃縮且保留藥材精華,比普通茶飲更易吸收,可以有效發揮藥材最大的功效,每天只需取適量沖水即可,食用方便,口感潤滑。
很多濕氣患者服用兩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例如排便順暢,四肢不再感覺沉重,精神氣色也逐漸好轉,祛濕效果聞名遐邇,其不僅能去除體內濕氣,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所以深受廣大濕友的好評,此膏滋已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對於國內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但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濕氣困擾?
1、戒煙酒
吸煙喝酒是加重「濕毒」的重要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煙酒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2、睡足覺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容易脾虛,進而引起水濕停滯。最好每天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保證6~8小時睡眠。
3、吃清淡
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併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和濕氣。最好堅持適量、均衡飲食。
4、少沾涼
中醫認為,過多食用冰激凌、涼性蔬果等生冷食物,會影響腸胃功能,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涼品」要限量,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此外,「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特別是在季節變換時。切記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別太涼,洗頭後要及時吹乾等。
5、多運動
越是不動,體內堆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濕氣的「死對頭」,每天堅持吃,濕氣一掃而光,小肚子也消失了
※「潮」來「潮」往 祛除濕氣中醫幫你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