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突襲》,印尼動作片里的暴力美學

《突襲》,印尼動作片里的暴力美學

《突襲》,印尼出產。很容易叫人想起泰國的《拳霸》,美國的《趕盡殺絕》,以及當年邵氏許多武打片:都是情節精簡到極致,靠花樣迭出的打鬥場面撐起整部戲,可以定義為感官系電影,其欣賞價值在於提供空前數量和質量的感官衝擊,可以是功夫招數,槍戰花巧,高難度雜技動作,等等。我們暫且稱之為「動作爽片」。

《突襲》的看點,主要是密集的動作對抗,即使是從小被大劑量功夫片喂出了抗藥性的中國影迷,也會被片中接二連三的動作奇觀激發出久違的觀影高潮。影片導演加雷斯?埃溫斯承認,影片的兩大源頭,一個是《虎膽龍威》、《血濺十三號警署》等警匪片經典,另一個就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突襲》的動作場面,無論槍戰還是拳腳,都可以看出上述經典的影子。可貴的是編導大膽推陳出新,把許多拍到山窮水盡的段子翻出了創意,這才是贏得眾多好評的奧妙。

影片高潮有一場反派與兩名特警長達十分鐘的近身格鬥,虎虎生風,招招奪命,能叫人看的精疲力盡,是全片一大精華。試想,如果省去前因交代,直接讓觀眾觀賞這段打鬥,在忠奸不辨的情況下,觀眾很可能會移情於那反派:一來動作片中大多是英雄以一敵多(陳真,葉問,黃飛鴻),幾個好人合揍一個壞人則不多見,二來那反派雖然左支右絀,但居然能憑靈活的身形屢屢脫出圍困,很多處令人擊節叫好,相反那倆警察的打法就有點狼狽。

總體來講,導演營造出的是一種融真實性和密集型為一體的暴力美學。前者指的是真刀真槍、實打實的動作風格,通過精良的設計和剪輯來達到令人眼花繚亂的效果;而後者則是指打鬥場面所佔得比重之多,無論是熱兵器,還是冷兵器,抑或拳腳,一波接著一波紛至沓來,讓觀眾應接不暇。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類似「強迫營銷」的集中爆髮式效應,給予了觀眾最大程度的視聽感受。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近身搏擊術CQC,同時主角扮演者伊科·烏艾斯還是一位自幼修習班卡西拉(一種源於印尼馬來等地的武術,亦稱印尼拳或馬來拳)的武術高手。個人以為,東南亞人受限於身高體重,十分適合走這種輕盈狠辣、講究一招制敵的路子,譬如名氣更大的泰拳也同樣如此,兼具速度感和殺傷力。雖與傳統的中國武術大相徑庭,但同樣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另外插個題外話,說句不中聽的,在目前中國武術日漸衰微、特別是競技格鬥技巧大量流失的情況下,實戰上如果遇到同等級的泰拳好手多半會以失敗告終。

《突襲》中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男主角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非要推對手一起墜樓,例如最後用日光燈管劃開瘋狗的脖子等等,都誇張有餘,可信不足。但它呈現出了印尼武術的魅力,復興了老動作片講究節奏和營造氣氛的傳統,在動作片的辭彙表上添加了一些新元素、新拍法,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成就。稱其為「年度動作片最佳」當不為過。

印尼地理知識補充

1、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有2.5億人)

2、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沒錯,不是伊朗!也不是西亞)有2億+穆斯林

3、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沒錯,不是新加坡,也不是曼谷!)

4、小小的爪哇島竟然有有1億多人!人口密度比中國最高的江蘇省還要高很多!

5、印尼有1000萬華人,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沒錯,不是新加坡,也不是馬來西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生活圈 的精彩文章:

TAG:汽車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