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憶里的戲台

記憶里的戲台

說唱臉譜

群星

00:00/03:28

那一天,兒子在預習新課,是一篇來自「迅哥兒」的散文《社戲》。正在洗衣服的我,聽著兒子不太熟練的朗讀,又重新把這篇課文溫習了一遍。從心底深深折服於作者的文筆,更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戲的情景。記憶里那段時光,漸漸變得鮮活、立體起來。

當時80年代的農村,生活條件各方面相對較落後,休閑娛樂活動更是少之又少。冬閑時,每年一次都會有一個戲班子,應村裡某位負責人的邀請,進村搭台唱大戲。這無疑成了全村人關心的話題,從老至少無不被影響著。甚至連其他村子的人也慕名趕來,安靜的村落變得異常熱鬧。人們懷揣一顆火熱又喜悅的心,攜帶板凳早早來到戲台前,為的就是搶得一個便於觀看的最佳位置。

當鑼鼓點一響,人群一下子非常安靜。可接著又會引發小小騷亂,有示意前面人快坐下的,有勸左右哄好孩子別哭的,有招手熟人或親戚過來坐的。總之,有一陣子的忙活。演員不登場、不開腔,台下總有不安靜的理由。

台下那麼多人,未必全是看客。一是撒歡的孩子們,不停穿梭在人群中間,根本無心看戲。吸引男孩子們的是武生打鬥場面,還有那些紅臉、花臉「依依呀呀」的唱腔。在我眼裡,他們就是一群牛鬼蛇神在張牙舞爪,甚是嚇人。像我們女孩子,只愛看戲裡富家小姐的妝扮。頭插珠花,身著綵衣,手執團扇,簡直就是畫里的仙女下凡。至於唱的是什麼,劇情是什麼,完全不被我們關心。二是那些小商小販們,擔著貨挑也被吸引了來。與真正看戲的人恰恰相反,他們會稍遠離開戲台一段距離。其實賣的東西很單一,除了瓜子,就是糖果,再要麼就是冰糖葫蘆或甜桿(類似甘蔗),已然讓我們眼饞。實在太想吃了,就會跑去找到父母,央求著要來幾個小錢,或許是他們怕打擾到看戲,要錢往往出奇順利。 待零食吃到嘴裡,那笑容比三伏天的日頭還要燦爛。登上門口那張大石桌,和小夥伴們邊說邊笑,不時也會把目光瞥向戲台,象徵性地看上幾眼。下一秒,石桌上又換成另一撥孩子。三是那一堆一堆的年輕人,打著看戲的旗號,實質在為自己物色心儀的對象,類似今天的相親大會。當然,還是孩子的我們根本不懂這些,只知道後來誰家兒子定親了,再以後結婚了。我們關心的是有喜糖吃,有新娘子看。在孩子單純的世界裡,有吃的有玩的,就是幸福。

到了晚上,那些「追劇」的戲迷們全然到場,熱情大大蓋過長竹竿上掛著的幾隻燈泡所發出的溫暖光暈。有天,我在半夢半醒狀態下竟也熬到了最後。只記得,戲台上人物來回晃來晃去,時而清晰,裡面模糊。亦真亦幻。待到散場,人們肩扛或手提板凳,在眾人中找熟識的朋友。我顧不上這些,牢牢拽著母親衣襟,生怕給走丟了。深一腳淺一腳趟到家,恨不得一下子飛到床上,立馬鑽進被窩。那副可憐小模樣,如在眼前。可到第二天,就成了在小夥伴們面前炫耀的資本。

那麼多年過去了,曾經的戲台早已不復存在,連一塊石頭也沒留下。只有憑著記憶,還能尋到那塊空地。當年所有的一切皆如煙雲消散,一陣凄涼,一絲心酸,化作無限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滁州網 的精彩文章:

最近生活很新鮮

TAG:新滁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