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同是禮佛,為何所得功德不同朗讀篇

同是禮佛,為何所得功德不同朗讀篇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摘自《回歸本然》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同是禮佛,為何所得功德不同:三士道

《回歸本然》57

三士道是指: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為什麼叫下士道?是不是因為下士道的人個子比較矮?當然不是。三士道在人的身份、環境、佛法上都沒什麼差別。那麼,差別在哪兒?差別在發心,下士道的發心是最差的。用一句話來說,下士道就是追求人天道果報。

發心的差別之前說過多次,那麼,三士道的發心有什麼差別呢?舉個例子,有五個人站成一排面對佛像磕頭,他們磕頭的場所和時間一樣,對象也相同,磕頭時念的咒也分毫不差,但五個人發心不同,於是士道便不同了。

第一個人磕頭時想,願我來世成為名人,或者當上領導,或者有錢有勢,或者天生麗質……以這種發心來磕頭,這就是下士道。第二個人磕頭時想,天人更有福報、更長壽,身體自然放光,還有神通,可以像鳥一樣飛翔,願我來世能做一位天人……這種為了追求天道而學佛的人也是下士道。

要知道,發心是什麼,結果就是什麼。結果並不取決於外表的行為或是所修的佛法,而是由發心決定的。不管你做什麼善業,放生、布施、積德行善、修持六度等等,如果你的發心是下士道,結果也會是下士道。即使你念的是金剛乘那不可思議、可以當下成就的心咒,如果發心沒在上面,結果也不言而喻。

話說回來,雖然這兩個人的心量比較狹窄,發心只是追求人天的果報,但他們都不願意墮入三惡道,還是可以接受的。下士道自然也是佛法,修行的人相信輪迴、會考慮到來世、會因懼怕惡道而謹慎因果,只是發心太窄、太小。

接著前面所舉的例子,第三個人也同樣磕頭念咒,但他的發心是想從三界六道中獲得解脫,在涅槃中安住。他追求個人的解脫能破除人我執,他磕頭的功德能獲得聲聞的果報,獲得阿羅漢的果報,這叫中士道。

第四個人也渴望解脫三界六道的痛苦,追求涅槃的快樂,但是他願意在修持時,不依靠任何善知識,而是自己依十二緣起來獲得辟支佛的果位。比如,他看到一堆動物的遺骨,心中思維:這骨頭從哪裡來?從死而來;死從哪裡來?從生而來;生從哪裡來?從有而來……這樣一直推到無明,十二緣起全部通達後,就可以獲得辟支佛的果位。這個過程被稱作獨覺或緣覺,也屬於中士道。

我們可以看到,中士道是為了追求個人的解脫,不是為了眾生。實際上,中士道的境界是一個中間站,佛陀的果位才是終點站。但有些中士道的修行者並不這麼認為,而是認為這就是最高境界。以前,有很多小乘的羅漢都不承認大乘,認為阿羅漢是最高境界,佛陀也是阿羅漢,阿羅漢以上沒有更高的境界,於是當大乘講一些更高的境界時,他們就反對大乘,認為佛陀沒有傳過這種法。

下面來說說第五個人,他磕頭念咒的目標既不是人天的果報,也不是涅槃的果報,而是最高、最圓滿、最徹底、最究竟的佛陀果報。他不是為了讓自己從輪迴中獲得解脫,而是為了一切如母眾生而追求佛果,他心胸寬廣,目標遠大,這就是上士道,也就是佛道、菩薩道。

上士道可以用兩句話概括——智不墮入輪迴,悲不離眾生。就像蓮花一般,從污泥里展露出來,卻不會受到污染,並且十分圓滿、清凈和美麗;反過來看,儘管它圓滿、清凈和美麗,卻也始終沒有離開過污泥,正所謂「出污泥而不染」便是如此。佛菩薩就是這樣。雖然聲聞、緣覺也可以「智不墮入輪迴」,但他們缺乏悲心,從而不可能做到「悲不離眾生」。

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大菩薩們跟我們凡夫一樣,會遭遇生老病死,包括歷代噶瑪巴,但他們都具備了「智不墮入輪迴、悲不離眾生」的大境界。既然他們已經解脫了輪迴,為什麼不在蓮花中化生?卻還要投胎?為什麼不在空中飛翔?還要走路、奔跑?為什麼生病時也要吃藥打針?其實,這些都是為我們眾生示現的。

佛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如果不符合眾生的情況,便很難得到眾生的接受和承認,因而他們的生活必須跟凡夫一樣,相貌也得一樣。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高僧長了三隻眼睛,人們自然會覺得太離奇,甚至會產生排斥感。如果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沒有辦法去度化眾生,可能會被政府收進博物館,僅供大家買票參觀了。

佛菩薩們是非常智慧的,雖然會跟我們一樣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他們的心並不會被污染。而真正的修行人會特別隱蔽,有時甚至會示現出更煩惱、更痛苦的模樣來度化眾生。

那麼,上士道的人為什麼能具備這種能力呢?

第一,因為他們有大智慧。有了智慧,不僅自己不會墮入輪迴,可以永遠不受業煩惱的影響,永遠保持清凈,還可以知道該如何度化眾生,如何根除眾生的煩惱迷惑,以及各種善巧的方法。

第二,因為他們有悲心。悲心的力量就像大地一般包容。在大地上,無論是行走還是駕駛,無論是暴雨還是颶風,大地都會一一容忍,其包容心無比廣大,而且堅強。佛菩薩的悲心和耐力就是這樣,眾生需要什麼就變成什麼,甚至是變成沒有生命的事物也可以,有些佛菩薩就會變成大樹為眾生擋風遮雨,帶來清爽,而以人或動物的身份示現的佛菩薩更是不計其數。

在前面例子中,五個人同樣是磕頭念咒,誰的功德會比較大呢?是不是站在中間正對佛像的人?是不是磕頭聲音最響的人?都不是!上、中、下三種道最終還是由發心來區別的。

所以,上士道是我們人人都有可能做到的。如同釋迦牟尼佛在三大阿僧祗劫中,經歷了六度萬行的菩薩道,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做到。並不是只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才有利益眾生的機會,在當今的社會裡,積累福德的機會也是很多的。這種積累不一定要等待很久,而是在生活的當下,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就可以隨時發心、把心轉向佛法。

一般來說,三士道多是顯教的法,金剛乘並不是特別明顯,但岡波巴大師在三士道的基礎上融合了大手印傳承,所以《了義炬》的四共加行跟一般的加行不一樣,具備兩種傳承的優點,更加完美和殊勝。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佛法是內道朗讀篇
八熱地獄朗讀篇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