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厲害」的家族,千年不衰,近代人才井噴改變大半個中國
在1000多年前的中國,有這樣一個「可怕」的王族。
它能在最亂的亂世中生存,在朝代更迭中還能使國家富饒。
可這個受百姓敬仰的王族,在短短存在72年後,卻自己選擇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原來這個王族的後代,背負著一個「特殊使命」,他們在之後沉寂的千年里,其實一直在「神不知鬼不覺」地,改變著整個中國。
如今,他們終於爆發了!
這個家族就是:吳越錢氏家族。
一、吳越錢氏家族的起源
錢姓的始祖是錢鏐(852-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而錢鏐的先人據考證被認為是彭祖,彭祖的第28個兒子掌管錢兩,就以職務為姓了。
據說他出生時,相貌奇醜,丑到連親爹都不想要,他爹覺得不詳,想把他棄於井中,好在阿婆憐惜,才保住性命。
亂世出英雄,而他於亂世中,憑自己的實力闖出了一片天。他是唐朝將軍,因平定叛亂有功,獲皇上御賜免死金牌(免死9次,其子子孫孫可免死3次)。
後來唐朝滅亡,錢鏐開創了吳越國(現為浙江省全境,江蘇、上海、福建等部分地區),
當上國君後,便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以民為本,發展農桑,興修水利。在他的治理下,吳越國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一個世外桃源。
眾所周知,百家姓首句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錢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背後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我們都清楚,百家姓是宋朝時傳下來的,宋朝皇族姓趙,百家姓排名第一的自然是趙姓。那錢氏為什麼排名第二呢?
錢氏始祖錢鏐很愛國,在五代十國的亂局中,一心追求中國統一,生前就曾留下遺訓,要求自己的子孫遇到江山一統的君王,要納土歸之。而子孫歸附趙宋後,錢氏子孫忠心耿耿,被宋朝皇帝贊為「忠孝盛大唯錢氏一族」。
二、吳越錢氏家族人才「井噴」,孕育了一大批各領域的名家
錢氏家族出了「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以上只是錢式家族中的幾位,其他還有錢鍾韓(錢鍾書堂弟)、錢正英(水利學家)、錢臨照(物理學家)、錢令希(力學家)錢鳴高(採礦工程專家)等等,國學大師錢鏐、錢基博,政界、軍界的活躍人物錢其琛(原副總理)、錢昌照(原政協副主席)、錢信忠(原衛生部部長)、錢永昌(原交通部部長)......
錢學森是中國導彈之父,當年號稱「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這早已眾所周知。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國防事業實現質的飛躍: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錢學森的家人們個個也非等閑之輩,個個忠勇為國,代代皆是豪烈,錢氏家族不愧被稱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錢三強是「五四」文學革命的前驅、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的兒子。當年勸魯迅先生做點文章的,就是錢玄同。錢三強雖然沒有繼承老子的衣缽從文,卻成了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還曾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同為物理學家,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
錢偉長是中國力學之父,他是錢穆長兄錢摯之長子,也就是說是錢穆的親侄子,「偉長」名字便是錢穆所賜。
以上只是不過是家族中的部分人物,你不能想像這個家族到底有多厲害!
三、江南望族「吳越錢氏」為何人才輩出、千年不衰?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歷史的風沙掩埋了無數帝王將相,中國的皇室貴胄大多已煙消雲散。無論是大漢劉姓、大唐李姓,還是大宋趙姓,過去的貴姓今日都化為了普通百姓。然而吳越錢氏,卻能翻越千年的往事,成為大江南北一個至今顯赫的姓氏。
在當今中國,錢姓有近300萬人口,雖然僅佔總人口的萬分之二,但是被譽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的錢氏家族,卻是人才輩出,譽滿中華。
一個家族如此千年興盛,蔚為壯觀,其原由為何呢?
錢氏先祖傳下的豐功偉業,不是那「俱往矣」的權錢厚祿,而是鞭策子孫的《錢氏家訓》,它為吳越錢氏家族的鼎盛發達和人才輩出,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內驅力,是解讀錢氏家族千年蓬勃、傑才潮湧的文化密碼。
《錢氏家訓》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大部分,對錢氏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作了全面的規範和教誨。。小編摘錄部分供大家了解。
錢氏家訓(個人/家庭)
「成由節儉敗由奢」的道理千古不變,錢鏐把他寫進「家訓」中,以自己的教訓來告誡子孫們。錢氏一族也果然吸取教訓,家教素以嚴謹著稱。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就曾說:「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祖先家訓的影響。」錢氏後人中很少貪瀆之輩,無疑得益於這一家風。
「子孫雖愚,詩書須讀」,錢鏐出身貧寒,自小讀書不多。但稱霸以後卻喜讀詩書,通過拜師和自學努力,不但熟讀了經史,還在書畫上有相當的造詣。他自覺因此獲益良多,便要求子孫們也這麼做。尊師重教、讀書明理,成為錢氏家族的重要家風。
《錢氏家訓》基於儒家修齊治平的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角度出發,為子孫訂立了詳細的行為準則。如今,《錢氏家訓》已經不是一族的私藏物,它已經變成了中華民族的整體瑰寶。理解其精神,發揚其精粹,也許我們也可以繁衍出另一個「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