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送藥方】5期 小建中湯(桂枝湯+增芍藥+飴糖)
【方劑組成】桂枝 9 克,芍藥 18 克,生薑 9 克,炙甘草 6 克,大棗 4 枚,飴糖 45 克(分沖) 【用法】水煎五味,湯成去滓,內膠飴,更上火上消解,溫服。嘔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藥湯原治腹滿痛,今加大量甘溫補虛緩急的膠飴,雖仍治腹痛,但已易攻為補,故名之為建中。謂之小者,以其來自於桂枝湯,仍兼解外,與專於溫補的大建中湯則比較為小也。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 100 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澀為津血虛,陽脈澀,即脈浮澀,為表虛榮衛不利。弦為寒,陰脈弦,即脈沉弦,為里虛有寒。 傷寒得此脈,依法腹中當急痛,宜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謂服小建中湯後,而病未全治,當已轉屬少陽, 故宜小柴胡湯主之。
按:脈浮澀而沉弦,為小建中湯與小柴胡湯共有的脈象,但腹中急痛,為小建中湯所屬,而柴胡證不常 見。先與小建中湯,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因表裡實,津液自和,即傷寒四證,亦當自汗而解。假設不瘥, 知已轉屬少陽,當以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 102 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註解:血少心氣虛則悸。表不解則煩。小建中湯內能補虛,外能解表,故主之。 按:營氣虛血少者,不可發汗。中氣建,血液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論中有明文,可互參。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第 13 條: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干
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註解:虛勞,為古人對虛損不足之病的通稱。里急,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互詞。悸者,為血少心氣不足。衄者,為氣沖熱亢。夢失精者,為下焦虛,精不守。四肢酸痛者,為榮衛不利。手足煩熱者,為虛熱。 咽干口燥者,為津液枯燥。
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鬆軟而拘攣者,即里急腹急之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湯應用的主證。以上 所述為小建中湯證,故以小建中湯主之。不要以為小建中湯能治一切虛勞。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 18 條: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註解: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簡詞。婦人腹中急痛者,當以小建中湯主之。 這裡雖舉婦人腹中痛,實際有是證,男子也可用本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兼見腹中急痛,或見心悸而不嘔者。
【驗案】例 1 張某,男性,42 歲,某廠門診病歷號 529,1966 年 6 月 l0 日初診。胃脘隱痛反覆發作已 五年。經檢查診斷為「胃粘膜脫垂」,近症常餓時胃脘痛,惡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飲。無噁心吞酸,大便微 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軟。先與附子理中湯治之不效,後細問症,據有汗出惡風,脈緩,知為表虛中寒之證, 故予小建中湯:
桂枝 10 克,白芍 18 克,生薑 10 克,大棗 4 枚,炙甘草 6 克,飴糖 45 克(分沖) 結果:上藥服六劑,胃脘疼已,但餓時仍不適,大便溏好轉仍日二行,仍服上方。7 月 1 日複診,除大便微塘外,他無不適。
例 2 劉某,男性,28 歲,1968 年 9 月 21 日初診。一年來,胃脘時痛,同時見前陰抽痛,多治無效,苔 薄白,脈弦細,此屬表虛里寒之證,與小建中湯三劑諸症已。
溫馨提示:
養生就像5元的停車費,再便宜都覺得貴,突然有一張罰單貼在玻璃上讓交200元違章停車罰款的時候,真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給10元停車費我也願意!
當身體出現疾病,醫生讓你交20萬30萬50萬的時候才發現,那幾千塊的養生好便宜!
養生不是改變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變!
願你健康每一天!
TAG:桂枝 |